十年,不长不短,刚好适合一个产品走过蜕变之路。新浪博客十年了,在没有微博的年代,它引领过一时的潮流,聚集了社会各界、名流学士的思想和声音,迎来全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新浪推出“Z计划”,博客顺势改版推出全新的APP,意在聚焦用户需求,挖掘商业潜能。新版新浪博客从设计使用到运营思维方面发生怎样的转变?如何在自媒体时代重新占得一席之地?本期访谈邀请到新浪博客主编董明和新浪博客合作总监张翔,为我们解读新浪博客的新风向。
刺猬公社出品,必属原创,严禁转载。
合作事宜,请联系微信号:yunlugong
采写 by 魏晓涵
Q=刺猬公社
A=董明(新浪博客主编)、张翔(新浪博客合作总监)
新浪网副总裁、新闻总编辑周晓鹏现场致辞
1博客改版,重新挖掘优质内容的价值
Q:和新浪博客现有的app相比,新版主要有些什么改变最值得关注?
A:新版APP更加强调用户的个人关注与兴趣推荐,以前的APP上,用户更多的是看编辑推荐内容,而新版博客APP上,最明显位置上,用户看到的是自己关注博主的更新。此外新版改善了发文体验,加入了语音识别功能,支持多图上传,手机写博客或是生成草稿都会更方便。
Q:新浪博客长期存留的优质内容具体是什么类型的,大致描述一下吧?
A:新浪博客目前有近16亿篇博文,其内容包罗万象异常丰富,有很多时效性不强的,如人文历史、影评剧评、情感健康、旅游美食、科普教育等优质内容,因为当时推荐渠道有限,并没有被传播出去,现在仍值得挖掘推荐。
Q:编辑和博主共同参与内容的分配,具体如何把关?“优质内容”的标准是什么?
A:热门标签会由编辑和博主共同参与内容组织,编辑可以做文章置顶,博主可以推荐文章到FEED流。对于优质内容,我们对参与管理的博主有一个招募筛选过程,请来的都是一些资深原创写手,或者有文章辨识能力的阅读者。
Q:新版博客的核心博主由哪些群体组成?哪些领域的圈子会比较受欢迎或形成较好的互动?
A:博客频道目前建立了文化、娱乐八卦、美食旅游、时评、情感、草根、摄影、育儿八大核心博主群,垂直频道如财经、体育、健康等也有博主群。只要将相同类型博主聚集在一起,博主间互动都很积极,新浪摄影博主还经常自己搞一些线下活动。未来我们在进行征文或者有商业化机会时,也会优先告知核心博主。
Q:做用户生产内容聚合的APP在市面上似乎不少,新浪博客的优势和特色是什么?
A:我们有大量原创内容,有上万名写各类话题的活跃博主,有追随这些博主的忠实粉丝,有每日上亿的阅读量,有新浪网、手机新浪网强大的推荐资源。已经成名的博主,粉丝会更方便看到你的更新。未成名博主,只要写作能力出众,新浪有强大渠道将他打造成新的博客明星。
Q:目前新浪博客的用户活跃度如何?怎样调动博主生产原创内容的积极性?
A:实际上博客的活跃度一直比较稳定,说明写作用户有很强的连贯性,并不易改变。我们在2016年会加强编辑与博主的联系,将通过举办有奖征文活动、发布任务等方式调动博主写作的积极性。
2粉丝分级,分发方式智能多元化
Q:博客改版是新浪最新推出的“Z计划”中的一部分吗?为什么取名为“Z计划”?
A:Z有多重含义,她是自媒体,代表的是一项主要针对自媒体人的博客升级计划,通过Z计划一系列动作,让自媒体人得到更多阅读数、粉丝、收益,以前争当的是大V账号,以后也许都是大Z。她也是智能,代表未来博客推荐、分发方式会更加智能,多元化,博客不再只依靠编辑推荐给博主带流量,而是让用户自己组织内容,自己玩儿起来。
Q:你们的目标受众是怎样的群体,和旧版博客相比有什么不同?
A:首先是博主,他们可以通过APP管理自己的博客。另外新浪博客仍保持千万级的用户量,日均点击过亿,这其中有不少阅读者是博主们的忠实粉丝,他们更乐于阅读长文,这些网友当然也是我们的目标受众。
Q:怎样满足不同用户对内容的个性化需求?
A: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千变万化,只依靠编辑肯定不能全部满足,依靠算法其实也未必准确,我们的做法是让用户组织收集内容,形成各类兴趣标签,去满足阅读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你可能有一个非常小众的兴趣,只要你维护好一个标签,就会有相同兴趣的人进来看。
新版新浪博客APP推荐页面
Q:“Z计划”利用什么样的方式帮助博主积累粉丝?如何增加粉丝的忠诚度和粘性?
A:一方面是依靠现在新浪网的推荐,另一方面是提供更多粉丝功能。比如博主可以设置一些文章只允许某些粉丝看,或者只有某级以上的粉丝才可以留言,博主组织活动可以定向邀请一定级别以上粉丝等。
Q:对内容设置标签、对粉丝利用数据进行描述,是否意味着新浪博客逐渐走向“技术流”,越来越注重大数据在产品运营中的作用?
A:博客利用数据但不完全依靠,我们认为目前的科技水平下,机器还不能准确了解用户的兴趣与需求,不能因为我今天要换个手机,就每天推荐手机评测给我。我们要做的就是两件事:1、你有固定关注的博主,我让你更方便的看到他的博文,与博主互动多了还能升级。2、你没有关注的博主,请告诉我你的兴趣,我请与你有相同兴趣的人推荐给你看有趣的内容。
3资源联动,实现优质内容的商业价值
Q:选择什么类型的博主为新版博客打响知名度?
A:在Z计划中,我们将向新生代发出邀请,90后今年25岁了,00后也已经15岁了。韩寒17岁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郭敬明19岁出版第一部作品,蒋方舟9岁写成散文集10岁开始创作小说,博客2016年将举办一系列活动,着力打造90后、00后的博客明星。
Q:新浪旗下的门户网站、微博、博客等产品之间如何互动或资源互补?
A:我们现在讲媒体融合,新浪的门户、博客、微博的资源一直就是联动的,从之前我们的抗战阅兵、马航失联等新闻报道中就已经显现出我们的优势。结合门户和社交媒体资源,进行全方位新闻产品生产,是新浪的优势。而博客有遍布全球的3亿用户,日活跃用户800万人,大事件发生时,我们可以迅速找到当地博主,迅速把现场的图片文字搜集上来;同时博客还是最好的新闻当事人爆料和论战平台,本身就是最热门的新闻源。
新浪为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所做的专题
Q:目前微博上娱乐节目话题十分火爆,这样的特性是否会影响新浪网络产品的关注点也倾向于轻松娱乐的类型?
A:微博因为他的产品特性比较适合碎片化传播,而且用户现在也以年轻用户为主,产品特点决定了他们以娱乐话题为主。我们新浪门户还是坚持做严肃新闻、深度评论,我们新浪博客拥有文化历史、时评、旅游美食、娱乐评论、股票财经等多门类的博客资源,除了娱乐评论以外,文化历史、时评、生活化内容也是我们重点打造的领域。
Q:对核心博主的优质内容进行推广和聚合,甚至实现商业价值的同时,另一方面是否会降低广大普通博主参与的积极性?
A:将来核心博主分为两类:1是原创能力强的自媒体博主。2是整合收集能力强,有内容判断能力的标签管理博主。第2类博主相当于担任了一定的编辑职责,他们会发掘更多优质作者,丰富标签内容,标签强大才能有商业价值。相对频道编辑,普通博主接触标签管理博主,推荐自己博文的机会要大得多。
Q:在PC端、手机浏览器和APP这些不同的渠道,预计哪个渠道的效果相对更好(或者你们更重视哪一方面)?它们的侧重点是否有所不同?
A:博客的手机浏览器流量已经超过PC,而APP是今年三季度刚刚重新更新升级,用户量还在不断积累,单从文章推荐效果看,APP与另外两个渠道还有一定差距,但APP的阅读方式更精准,我们看好她的前景。对于长文写作来说,PC端优势是无法取代的,所以PC功能不会弱化,是博客的基础。手机浏览器则做为流量最大渠道,会加强内容推荐,吸引浏览用户转变为博主粉丝。
Q:博客的定位似乎发生一定的转变,更注重商业价值的挖掘?
A:博客是中国最大的公众写作平台,这一定位没有转变。优质内容是有价值的,我们不满足于让博主成名,也注重给博主回报。
4精准对接,做自媒体行业的滴滴打车
Q:自媒体在社交平台上数量庞大而活跃,新浪博客是否考虑过吸引他们的入驻?
A:首先我想澄清一下,自媒体是这几年才提出的概念,实际上博客就是最早的自媒体。自媒体的特征有三个,一个是提供优质内容,一个是自有分发渠道,一个是有赢利的期待。从这三个维度来看,博客都具备。只是博主的概念比自媒体要宽泛,因为有一部分用户是单纯自己记录,没有传播的需求,而有传播需求的这部分用户才是自媒体。新浪博客已经积累了3亿的用户,其中自媒体作者差不多有5%,也就是1500w,我们知道微信公众号有800w,我们其实是他们的2倍。
当然对于近年来在其他社交媒体平台上崛起的自媒体,我们也吸引他们到我们平台上来。首先,我们将在博客的移动端通过算法增加分发的频次,提高自媒体内容的曝光度和精准投放度,满足自媒体对于传播的需求;另外我们将上线垂直广告分包平台,让博客平台就像滴滴打车一样,可以让广告主和自媒体接包发包,让自媒体获得收益;然后我们还有自媒体孵化计划,让正在成长的自媒体找到合适的商务化路径;最后我们还有全媒体排行榜,提高自媒体对于广告主的议价能力。
Q:目前对接了哪些自媒体,效果如何,方便透露一下吗?
A:我们重点推荐的自媒体,首先是以在我们博客上成长起来的自媒体用户为主,比如美食自媒体文怡、王大厨、紫色透明,旅游自媒体行走40国、国际飞侠、七月娃娃,房地产博主张欣,筑城世方,科技博主鬼脚七、张向东,财经自媒体叶檀、吴晓波、万能的大熊、光远看经济。首批重点合作的有450个自媒体。
Q:你们的广告资源积累如何?不同的广告类型如何直接和使用人群对接?
A:新浪是互联网营销的标杆,从单位产出比来看,新浪的媒体溢价是最高的,所以我们有最优秀的营销团队和最先进的广告投放体系。现在针对自媒体人,我们将会上线新的垂直广告分发平台,把入选自媒体作者按照等级、地域、门类进行分类,简而言之就是给特定等级、地域、门类的博主更加精准的广告任务包,相当于自媒体的滴滴打车。
Q:结合博客的用户特点来看,和同类型平台相比,你们对自媒体的选择或对内容的侧重存在什么差异?
A:我们马上要上线的全媒体排行榜,就有9个大类,财经、房地产、科技、旅游、美食、汽车、时评、文化历史、娱乐。大家可以看到,首先我们兼顾了我们博客的特点,时评、文化历史、美食、旅游、财经(股评)、娱乐是我们这边数目最多的自媒体,然后房产、科技、汽车是从商务化的角度去考虑。几乎全部类别的自媒体我们都有。
Q:新浪也要做媒体排行榜吗?会针对哪些群体做数据统计,评价标准是怎样的?
A:对,其实当今主流的自媒体平台主要就是博客、微博、微信,虽然微信是现在大家说的比较多的自媒体平台,但是我们有博客和微博的数据,可以说三分天下有其二,而微信的数据我们通过商务合作可以获得,所以我们就有能力整合最全的自媒体数据。微博、微信、博客数据都有的,按照4:3:3的比例将三类数据通过指标换算成影响力指数累加后得出。若只存在微博、博客数据,按照4:3比例累加得出影响力,并通过加权的方式,适当提升其影响力水平,现大体确定在其最终值除85%得出。若只存在微博或者博客单一数据,先通过指标换算得出影响力水平,再通过加权的方式,适当提升其影响力水平,现大体确定在其最终值除70%得出。只有微信公众号,而无微博、博客账号的情况,则不会进入榜单排名。
Q:最近有什么新的动作,可以让大家期待一下?
A:我们明年将会推出青年作家训练营计划,投入100w,培养100个美少女、小鲜肉作家。训练营有海选,有网上投票,有导师(知名出版人、知名网络作家、知名编剧、知名影视制作人),有晋级,最终我们要打造10个韩寒、郭敬明这种的青春文学偶像。
刺猬公社
传媒观察原创平台
只做原创·自由分享
微信:ciweigongshe
新浪微博:@刺猬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