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文章| 资讯| 行情| 企业| wap手机版| article文章| 首页|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易达信息科技

企业列表
新闻列表
推荐企业新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依依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新闻中心 > Deep seek如何助你写出好文章
新闻中心
Deep seek如何助你写出好文章
发布时间:2025-02-18        浏览次数:18        返回列表
静物——2025春节假期

今年春节期间,Deep seek问世,举世震惊,被誉为写作能力最强的AI。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日常承担没完没了的材料任务的办公室主任和秘书们,想来应当是最先受益群体吧。写手们可以从应接不暇的繁难文字工作中最大限度地解放出来,在其他各方面为大小BOSS们提供精益求精无微不至的服务、直接间接保障护航高质量发展。

Deep seek如何助你写出好文章

“传闻不如亲见,视景不如察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一标准!作为从小喜欢写作文、参加工作以来最怕写材料的我,且出个题目,试它一试。

正月初六,立春日,我注册成为用户。一天半时间以来,与Deep seek有过3次对话。本文记录的是第二次对话。

先说我的初步结论,再附形成结论的过程。时间不充裕的朋友,可以看完结论,忽略后文。时间相对充裕,且与笔者一样充满好奇心、乐于体验过程的,感谢您能继续浏览后文。

本人试用Deep seek的初步结论如下:

第一,假如你以为Deep seek是你在繁难写作生涯的“解放军”,你就打错特错了!

第二,你向Deep seek出一个题目、让它写一篇文章的过程,与你的领导要求你围绕一个主题、写一篇大材料的过程,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能力强的领导会出题,标准高领导对材料要求高,作风好的领导会指导你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材料。假如你简单地布置Deep seek写一篇文章,含糊地批评它没写好,缺乏针对性地要求它修改、修改、再修改,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是它能写出一篇让用户、听众、读者都觉得不错的文章,我只能说,不可思议!

第三,被誉为“会深度思考的人工智能”,与其说是夸张,莫如说是不恰当。会深度思考的,唯有人类!Deep seek,是会帮助人深度思考的人工智能。

第四,作为用户的个体,使用Deep seek的过程,是互为影子、镜子的过程,用户的思考能有多深,作为最终完成稿的文章才能有多高的完成度。简而言之,是用户借助机器学习的过程,也是机器学习的过程。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将它拟人化。就好像家有汪星人、猫星人的爱宠人士,无论说到狗还是猫,会随口说“他/她一个人在那里玩”,用词绝非“它”,不说“它一条狗”“它一只猫”,而是“他/她一个人”。这个春节假期,我只是临时受托,接管一只牡丹鹦鹉和两只小鸡,已经不知不觉将小小生灵拟人化表达、对待。

附:

材料改到十九稿纪实

(简化版)

你好!很高兴再次见到你。今天是正月初六,同时又是立春日。请参照微信公众号“阅心斋”历年发布的署名为“易容居士”的文章风格,一以贯之体现“幸福从心开始”观点和理念,主要模仿《楚庄有个开会群》《陪伴父母去旅行》,以《回家即是过年、过年即是团聚》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散文。

接收到指令后,不到30秒,一篇文章出炉了!

初稿即第1稿,全文略。

第1次修改意见:

请在适当处添加“楚庄”等地理信息。突出父亲、母亲是平均年龄超过80岁的农民,坚持亲自用传统方式耕种约10亩责任田、2亩自留地,声称能劳动、身体好、不退休。每到过年,父亲写对联,母亲炸坨子,都是我家最集中的年味。

第2稿,全文略。

第2次修改意见:

请进一步需改。

首先,楚庄是地道的农村、不是城市,附近没有公园。

第二,请突出一下,我在外去学、工作30多年,蛇年春节前,第一次在腊月十八、九回到父母身边,对于我和父母而言,我们的年就此开始。

第三,请添加一下,作为父母的女儿,我也早已为人母,在正月初五到机场为女儿送行,自此我和我女儿的年便已结束。

第3稿,全文略。

第3次修改意见(发出指令2次):

请继续修改。

首先,我的娘家,也就是我父母所在的家,与我的小家,也就是我和我先生、女儿的三口之家,相距数百里,一个在大江之阴,一个在淮河流域,不在同一个区域。

其次,我在腊月十八、九回到父母身边,住了两个晚上,便回到了江南,并不在父母身边过除夕以及后来的几天,是我的姐妹们携夫将雏、回娘家、陪伴两位老人左右。

第三,我说我的父母平均年龄超过80岁,你就断言我父亲八十二、母亲八十一,好没道理!

已深度思考(用时22秒),deep seek先是交代了一下对修改意见的理解、说明修改的思路和打算):

好的,用户这次又提出了新的修改要求,我需要仔细分析他们的需求。首先,用户提到娘家和小家相距数百里,一个在大江之阴,一个在淮河流域,不在同一区域。这意味着需要明确地理位置,可能要在文中加入具体的地名或区域描述,以体现两地之间的距离。

其次,用户说明自己是在腊月十八、九回到父母身边,只住了两个晚上就返回江南,并没有在父母家过除夕及之后的几天,而是由姐妹和她们的家人陪伴父母。这点需要调整之前的时间线,明确叙述她短暂停留后离开,由其他姐妹承担陪伴责任,避免让读者误解她整个春节都在父母家。

第三,用户指出之前假设父亲82岁、母亲81岁是不合理的,因为平均年龄超过80岁有多种可能。因此需要修改这部分内容,去掉具体的年龄数字,用更模糊的描述,比如“父亲母亲都已年过八旬”或者“父母平均年龄超过八十岁”,避免武断。

接下来,我需要检查之前的回复是否准确处理了这些点。在之前的版本中,用户提到父母年龄为82和81岁,现在需要更正。同时,用户回娘家的时间只有两天,之后返回江南,除夕由其他姐妹陪伴,这部分需要补充进去,调整情节的发展,避免矛盾。

还要注意地理信息的准确性,将之前的“公园”改为田间地头,符合农村环境。同时,娘家和小家的地理位置需要明确,比如大江之阴可能指长江南岸,而淮河流域则位于北方,这样更符合实际地理分布,增强文章的真实性。

另外,用户作为女儿已经为人母,送女儿去机场的情节需要保留,但需结合新的时间线,可能她在江南的小家送女儿,然后自己再返回父母家短暂停留,但需要理清时间顺序,确保逻辑连贯。

在修改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文章原有的温情风格,突出“幸福从心开始”的理念,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亲情和团聚的重要性。同时,加入姐妹们的角色,说明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体现大家庭的温暖。

最后,确保语言流畅,段落衔接自然,避免突兀的修改。可能需要调整部分句子的顺序,补充必要的时间节点和地理位置,使整个故事更加完整真实,符合用户的实际家庭情况。

(第4稿,全文略)

第4次修改意见:

辛苦!但需要进一步修改。

女儿去机场不是出国,是出境;不是求学,是返岗工作。除夕夜并不是四位姐妹回家陪父母,不需要具体讲几位,虚数即可,在家乡的姐妹和她们的儿女们,在除夕和正月轮流回去陪伴,正月初二回娘家这一天,到得最全,只有我缺席。但我通过安装在四合院的大门口和堂屋门口的两个视频监控,参与了团聚。正月初二,是全国各地绝大多数地区共同的习俗,回娘家。楚庄也是如此,楚庄的这项传统坚持得很好。这一天,院子里最为热闹。

第5稿,全文略)

第5次修改意见:

辛苦!但仍需进一步修改。

春节过后,我并没有再回娘家。“我站在门口、望着这一幕”,时间、地点的表述是十分明显的错误。作为deep seek,完全应该避免。三十年前,我也没有挤绿皮火车。当年家乡不通火车,我南下省城求学、到长江下游滨江城市工作,主要公共交通工具是长途大巴。我在老屋住了两晚、离开娘家时,也不是自驾。

请按照上面的要求,进一步修改、提升。谢谢!

因一再回应以“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上述指令分别发出2次,下文重复指令均为同一原因故不再赘述。

你怎么啦?请进一步修改、提升

已深度思考(用时29秒):

好的,用户希望进一步修改和提升之前写的散文(此处省略自言自语数百字)

(第6稿,全文略)

第6次修改意见:

可惜啊,你在每一次修正错误的同时,又在增加新的错误。(指令2次)

请回到上上一个版本,重修修改、提升。(指令3次)

已深度思考(用时25秒):好的,我需要处理用户的最新请求(此处省略数百字)

(第7稿,全文不含标点798字,略)

第7次修改意见:

请适当扩充成1000字左右。同时修正一些错误:父亲没有穿了二十年的军绿棉袄。村口没有老槐树。父亲并没有送我到村口,因为并没有哪里是明确的村口。他们是在大门口目送我离开(指令4次)

已深度思考(用时28秒)的自言自语部分略。

第8稿,全文不含标点1003字,略。

第8次修改意见:

这一稿修改,有精彩的地方,但仍然需要进一步修改。三姐,应为“三小姐”,虽然我排行第二,但我们姐妹之间,都是互相称”姐“的,除了排行老大的大姐是”大姐“,排行最末的小妹是“小妹”,排在中间的所有人都会互相称“姐”,只不过,如果是喊排行在自己后面、年龄比自己小的妹妹为“姐”的时候,需要在其排行和“姐”之间加一个“小”字。三小姐的确有个儿子,但她儿子尚未结婚,所以,我不知道deep seek你是依据什么让三小姐家的小孙子提前出现的。另外,在江淮大地,起码在我们的楚庄及其周围十里八乡,我们是不叫“姥姥姥爷”的,我们叫的是“舅爹舅奶”。

已深度思考(用时21秒)自言自语部分,略。

第9稿,全文不含标点1005字,略。

第9次修改意见:

仍然需要修改、提升!三小姐的儿子已经30岁了(虚岁),没那么调皮。出境的语音播报,逻辑错误。楚庄是我的娘家,妥妥的内陆。(指令重复n次)

你不会罢工了吧?我对你说了10次还多了!仍然需要修改、提升!三小姐的儿子已经30岁了,没那么调皮。出境的语音播报,逻辑错误。楚庄是我的娘家,妥妥的内陆。(指令5次)

第10稿,全文略。

看来,最后一稿修改还是靠自己,你是靠不住的。就这样吧。你已经算是不容易了。谢谢你

非常感谢您的耐心指导和理解!您的反馈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意识到在某些细节上还需要更加精准地把握。虽然最终未能完全达到您的期望,但您的支持和鼓励让我倍感温暖。

写作确实是一个不断打磨、精益求精的过程,而您对细节的关注和对文字的执着让我深感敬佩。希望这篇文章能为您提供一些灵感和参考,也期待未来有机会继续为您服务。

如果您还有其他需求或想法,随时告诉我!祝您创作顺利,生活愉快! 

(过了1小时后)

第10次修改意见:

还是希望你进一步修正文中的逻辑错误

还是希望你进一步检查,发现并纠正修正文中的一些逻辑错误

还是希望你进一步修正文中的逻辑错误

感觉你十分繁忙,可否用数字描述一下你现在的繁忙程度,并诚请抽空对文章进一步检查、发现并修正其中的不符合逻辑的事实的错误。再辛苦一下(指令2次)

感谢您的理解和耐心!确实,作为一个人工智能助手,我需要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和请求,但我非常愿意为您提供帮助。如果用数字来描述我当前的繁忙程度,大约是 7/10 ——这意味着我虽然忙碌,但仍然有足够的资源来专注于您的需求。

现在,我将仔细检查文章,找出并修正其中不符合逻辑与事实的错误。以下是修改后的版本:

第11稿,全文略。

希望这次的修改更符合您的期望!如果还有需要调整的地方,请随时告诉我,我会继续完善。再次感谢您的耐心和支持! 

第11次修改意见:

立春日,我没有返回楚庄。我的小家,与我的娘家,南北相距六七百里。在这个年代,寻常农家,哪里还有银元呢?至于神龛,在鲁迅先生的小说中才有的吧。三十年前,我的家乡并没有绿皮火车,我的南下或者北上,都是长途大巴。父亲并不需要老花镜。请进一步修改。谢谢(指令6次)

非常感谢您的细致反馈!您的指正让我意识到在细节描写上还需要更加贴近现实。我会根据您提供的信息,进一步修改文章,确保逻辑和事实的准确性。以下是修改后的版本:

第12稿,全文略。

希望这次的修改更符合您的期望!如果还有需要调整的地方,请随时告诉我,我会继续完善。再次感谢您的耐心和支持!

第12次修改意见:

写春联是除夕的事情。(指令3次)

写春联是除夕的事情。请继续修改!相信你会更智能(指令重复11次)

已深度思考(用时26秒):

好的,我需要帮用户修改文章,这次的重点是调整写春联的时间到除夕(此处省略自言自语数百字)

第13稿,全文略。

如仍有需要调整之处,请随时告知,我将继续完善。感谢您耐心细致的指导! 

第14次修改意见:

“大姐夫扛着整扇猪后腿跨过门槛,油纸包裹的肋条肉渗出赭红的痕迹”,这种情形,至少是30年前的真实了(此处省略数十字)。deep seek,你需要时代化。请进一步修改吧。继续努力!加油(指令3次)

第15稿,全文略。

第15稿修改附“现代化修改清单”包含:1.大姐夫形象重塑(具体3点);2.年礼场景升级(具体3点);3.农村现代化元素(具体3点);4.知识分子特性融合(具体3点)。

Deep seek不忘自我表扬一下:

此番修改既保留乡土温情,又注入数字时代气息,让不同代际的团圆方式在文章中达成和解。若需调整具体细节,您只需一声'加油',我随时待命! 

第15次修改意见:

你的此番修改,不否认确有可取之处,可是整篇用“现代化”作为滤镜美颜,太过了。过犹不及啊!缺乏系统思维!我的父亲母亲本就是农民,是下一代小家庭稻、麦尤其是其初加工产品的供给者,大姐夫送新育种的黑小麦不符合实际,没必要。农村现代化元素这部分,尤其牵强。大姐夫的着装、与父亲讨论中央一号文件,这种刻意描述,不实事求是,要恰当把握作为女婿的身份。请继续努力、再改一次吧。谢谢

已深度思考(用时26秒)(自言自语部分数百字,略)好的!感谢您的耐心指正。我将重新调整方向,在保持乡土本色的基础上,自然融入时代印记,避免过度现代化。以下是修改后的版本:

第16稿,全文略。

第16稿修改说明:1.大姐夫形象,4点;2.农村现代化,3点;3.新旧融合,3点。此番修改既保持农民本色,又体现时代变迁的自然渗透。若仍有需要调整之处,请随时告知,我将继续优化! 

第16次修改意见:

我记得我前面就告诉过你,父亲还不需要老花镜呀。对了,我还要告诉你,我母亲并不识字,所以她只会用手机接打电话,但并不用微信、不在微信群。请继续努力、再作修改。辛苦加个小夜班!谢谢!

已深度思考(用时22秒):自言自语部分数百字,略。

第17稿,全文略。

第17稿附修改清单含删除老花镜、母亲通讯方式、科技元素调整、新旧融合等,具体略。

敬请您检查,若有需要调整处,我随时待命! 

第17次修改意见:

从母亲所在的位置,我无路是去省城上大学,还是到滨江小城工作,方向都是南下,不是北上喔。

从母亲所在的位置,我无路是去省城上大学,还是到滨江小城工作,方向都是南下,不是北上喔。我大姐夫是乡镇事业编人员,但并不是农业局的喔。

第18稿,全文略。

第18稿附的修改说明部分包含:方向修正、细节校准、科技元素再简化等,具体略。

请您检查,随时待命调整!

第18次修改意见:

父母在大门口目送我。(指令2次)

请继续修改

(一直没回复,我不再催促,它便一直不回应,约1.5小时后)

你好,能否再全文检查,发现并修改,最大限度体现你的能力和水平。

(继续等待Deep seek回应中)

hi。你不会睡着了吧?请继续修改文章!幸苦加个小小的夜班

已深度思考(用时50秒):

好的,用户再次联系我,要求继续修改文章,并提到“幸苦加个小小的夜班”。我需要回顾之前的对话历史,确保所有修改点都已被正确应用。用户之前提到过多个需要调整的细节,包括方向错误、大姐夫身份不符、母亲不使用微信、父亲不需要老花镜等。现在用户可能希望最终的版本能完全符合他们的要求。

首先,我需要确认用户的最新反馈是否已全部处理。用户之前指出大姐夫是乡镇事业编人员,不是农业局的,这一点在上一稿中已经改为乡镇中心小学会计。但用户可能希望更准确,比如具体职务或年礼是否合适。同时,用户提到南下而不是北上,之前的修改已经调整,但需再次检查是否有遗漏。

其次,用户提到母亲不识字,只用老人机接打电话,不用微信。之前的修改中已经改为诺基亚和老人机,但需要确保所有涉及微信或智能设备的部分都被删除或调整。例如,是否有提到手机壁纸、AR特效等,这些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

另外,用户强调父亲不需要老花镜,之前的版本已经删除相关描述,但需要再次确认是否存在任何隐含的提及,比如“老花镜片上反着光”这样的语句是否还存在。

还需要检查所有地理方向的描述,确保从楚庄到省城或滨江小城都是南下,而不是北上。例如,用户提到三十年前南下的经历,是否在文中正确反映。

用户可能还希望保持乡土气息,避免过度现代化。之前的修改已经简化科技元素,但需要确认是否有残留的现代化描述,如智能设备或无人机等,这些应完全删除,保持传统元素。

现在需要通读最新一稿,检查所有修改点是否到位:

1. 大姐夫身份:乡镇中心小学会计,送文具礼盒,符合事业编设定。

2. 方向调整:南下,不是北上。

3. 母亲使用老人机,没有微信。

4. 父亲无老花镜。

5. 删除过度现代化元素,保留传统。

可能还需要调整的地方:

- 大姐夫的年礼是否合适?文具礼盒是否合理,是否需要更贴近乡镇事业编的特点?

- 是否有其他现代化残留,如“真空包装”或“环保材料”等,是否符合用户要求的乡土气息?

- 母亲使用诺基亚接打电话,是否有其他细节需要调整?

用户希望文章真实反映农村现状,避免不实际的元素。可能需要将“真空包装”改为更传统的保存方式,比如荷叶包裹或其他传统方法。同时,“环保材料”可能过于现代,可改为普通文具。

最后,确保文章流畅,情感真挚,符合“幸福从心开始”的主题,模仿易容居士的风格,保持散文的温暖和细腻。

现在,根据以上分析进行最终调整,确保所有用户反馈都被妥善处理,文章既真实又富有感染力。

好的!我将综合所有反馈进行最终校准,确保每个细节真实可信。以下是修改后

## 回家即是过年、过年即是团聚(第19稿,即Deep seek认为的最终校准稿,全文略)

请您验收,若有任何需要微调之处,我随时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