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政策助力传统行业与大数据融合「图」
一、数字经济行业现状
1、整体市场
伴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推进,数字经济已成为当前最具活力、最具创新力、辐射最广泛的经济形态,是国民经济的核心增长极之一。据统计,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同比增长9.5%。预计2021年国内数字经济总体规模达到45.2万亿元,增速加快。
数字经济占GDP比重逐年提升,2005年至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由14.2%提升至38.6%,2020年数字经济增速是GDP名义增速的三倍多,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
2、细分市场
数字经济内部结构“二八比例分布”,我国数字产业化总体实现稳步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数字产业化增加值规模达7.1万亿元,占GDP比重7.2%,同比增长11.1%。从结构上看,数字产业结构持续软化,软件产业和互联网行业占比持续小幅提升,分别较上年增长2.15个百分点和0.79个百分点,电信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占比小幅回落。预计2021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将达8.4万亿元。
2019年我国产业数字化增加值规模约为28.8万亿元,2005年至2019年年复合增速高达24.9%,显著高于同期GDP增速,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7%提升至2019年的29.0%,产业数字化加速增长,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预计2021年我国产业数字化规模将达37.33万亿元。
二、数字经济行业发展趋势
1、国家政策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冲击全球经济的最大不确定性。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在此背景下,十九届五中全会,“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以“双融合”全面支撑“双循环”,将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的支撑。
2、加速推进产业链数字协同融合
应充分发挥中国完备产业体系优势,完善数字技术服务、测试验证、创新孵化、产权保护等--系列公共服务,打造一批拓展产业边界、面向不同场景的新模式与新业态,促进不同产业链之间的协同发展;引导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加快推进“互联网+”向“智能+”转型升级,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消费领域应用,支持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引导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加快电商化、数字化改造。在国内经济产业链安全有效基础上,把数字经济延伸到国内外上下游企业的整合上,实现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高水平融合,促进数字贸易与国内产业发展的相互融合。
原文标题: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政策助力传统行业与大数据融合「图」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数字经济行业发展现状、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国数字经济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