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9日消息(记者张奥 罗涵)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投资人到底有多犀利,创业者内心需要多强大才能抵得过他们的拷问与种种challenge?
今天的投资人
犀利大叔型投资人——徐绍毅,知合资本合伙人
徐绍毅:在对的时间以对的价格投对的团队做对的事情,你对吗?
年轻美女投资人——车思南,九合创投投资总监
车思南:大家对我的评价就是外形很女性,思维很男性,我对自己的定义是保姆型的一站式服务型投资人。
接受挑战的创业项目——
黑白校园——一款会变身的校园信息入口APP,白天实名制聊、晚上匿名说
创始人——狄玮杰,前阿里巴巴员工,手机应用、支付宝的大拿,花名计无施
狄玮杰:我2014年从支付宝离职以后,创办了黑白校园,基本上提供一个链接年轻群体的平台。
联合创始人、COO——姬鲲,前阿里巴巴员工,雅虎系
姬鲲:大家好,我是黑白校园的姬鲲,很高兴今天我能代表创业者接受两位的挑战,也希望给创业者更多的信心做好自己的项目。
阶段:准备融A轮
团队
1、年龄与颜值
创投圈有个说法,A投人,B轮投产品,C轮看收入,D轮看利润。
徐绍毅:我们觉得这个团队偏老,颜值偏低,你们现在针对的用户和受众群体是00后,而团队是一些70后、80后的人。美国校园软件simple,他们平均创业团队22岁,最小的就16岁,我觉得这个团队年龄太大。
姬鲲:校园类的产品、团队我们接触很多,从颜值方面来说,我们的综合颜值算高的,徐总可能还没有我们接触的多,将来可以找一个按颜值的工具来测一下,我们的创始人是80初,我的心理年龄也是81年的。公司核心的中层,技术核心主干都是80后,市场人员,接触一线的全部都是90后,颜值非常高。
2、团队初心
车思南:我们经常说你做一件事情,要热爱这件事情,当你对这件事情热爱才会有激情,创业路上会有各种的困难和坎坷,你只有坚持和喜爱做这件事情才能支持下去。你们团队的年龄层次可能偏大了,距离所谓的校园生活已经很远了,你们为什么会发现到这个机会?为什么有兴趣、有热情做这件事情?你们怎么样和这个校园里面的大学生做沟通发现他们的需求?
姬鲲:现在有大量的人在创业,投资人接触创业者的时候,我相信也需要用90后的思维才能够跟这些创业者有更好的交流。我们做这个项目,基于我和狄玮杰之前在阿里体系一些实际的工作经验,跟校园有实际的接触,我们发现校园这个巨大的市场。
狄玮杰:我在阿里工作了8年,愿意从支付宝离职,愿意抛弃我们最擅长的事情做这么一个项目,我们得对这个项目多看好。
3、BAT工作经历与失败经验
徐绍毅: BAT现在出来创业的人很多,腾讯牛在QQ和微信,百度可能是在搜索,阿里可能是在电商和支付。投资人要深挖判断,是人厉害还是平台厉害。投资者会避免屡败屡战的创业者,希望有一两次失败不太成功的创业者是非常欣赏的。
姬鲲:我也挑战一下投资人,一本书介绍美团的王兴,他是9次失败才找到校内这个方向。如果黑白校园创业成功,我跟狄玮杰将来的方向是什么,我们没有想的太多。我比玮杰的经历要坎坷一些,我要坚持做一个百折不挠的创业者。
徐绍毅:投资人重点看你从过去的创业项目失败中学到了什么,对你下一个创业项目的商业规划有没有调整,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多次没有找到我方向。
姬鲲:我、玮杰的团队当然想的很清楚,第一个我们从用户的特点来说,考虑产品叫做黑白校园,联合创始人性格特点上也是一黑一白。狄玮杰代表了足够的理智,我之前选玮杰合伙的时候评估过玮杰自己的特点,我偏感性一点,一直做营销,玮杰从他中学考大学,一直读研究生,到选择第一份工作,到出来,在我判断他人生的所有的重大选择没有出现过一次错误,应该走高富帅路线,我自己进阿里之前一直在创业,离开阿里也做了两次创业,我觉得其实我应该代表算一路坎坷草根逆袭。我们配合是一个很好的搭档。
车思南:你在A领域的成功不代表你在B领域就成功,但是我更看重是团队有没有快速的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团队相的性格和经验比较互补这也是这个项目的优势,但是在不同的领域的探索,能不能成功是一个很大的问号,尤其项目才进展不到一年,目前数据还不太能说验证你未来能走下去。
产品
白天——社交模式,很像微博。
夜间——匿名评论,像秘密
活动——招聘、实习、校园大赛
Fun——社区,微信公众号
商城——导入商家,购物
1、产品规划全但缺亮点
徐绍毅:我觉得产品目前大而全,从提供的界面上还没有杀手级的应用,因为我们看到过去有一些单品APP,课表的、作业的、实践的、辅导的、餐饮的、实习的都有,它们都在做。相比单品应用,你们的用户和积累的相应的速度会比较慢。
姬鲲:我们只做了一个内容,就是大学生生活的信息,就好像一本杂志,里面有各种各样故事,各种各样段子。我们希望给学生提供的服务是单纯的、纯粹的、专注的服务,我们下一步会有战略级的产品功能上线。我们在线下做了很重的布局,为开学打一场很刺激的战役做了一场准备,开学希望徐总关注我们的产品。
2、重点不够突出
车思南:我登陆页面,看到的不是大学生的信息入口,产品非常分散没有重点,跟你的定位不符合。
姬鲲:我想挑战一下投资人,二位看了相关的项目,类似的项目,包括来之前针对我们做了一些研究,=两位有没有想过,在现在的大学如果我们需要一个信息入口的话应该是什么样?
车思南:这个问题不是能由投资人来回答的,所谓的信息入口不是投资人拍拍脑袋说信息入口。不过我的概念里面来首先信息入口应该跟58同城差不多,有信息检索的分类的,很清晰了然,招聘、交友、二手品置换、演出活动信息。水木论坛上也集合了很多大学生信息。
姬鲲:水木有两个问题, BBS在校园里是有足够高的价值的,但在水木在实名制之后,其遇到一次比较重大的打击。第二个问题是水木社区在解决跨校行为的时候不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如果说清华的同学,我特别想知道北大的活动的话,未必在水木可以看到。
车思南:投资人不是没有研究那么多,单个的投资人也没有办法去做一个那么全面的调查。
姬鲲:我们用3个月时间研究了所有校园类的APP,那我们认为现在没有一家在线上能有一个很好的信息入口,能够解决触达学生用户的行为。当年新东方俞敏洪老师刷布告栏开始,一直到现在依然用的方法是刷布告栏、发传单、摆牌子,包括BAT类的企业依然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车思南:我其实也看到一些做校园入口的项目,大家起步接近,你没法定义说A一定比B好。
姬鲲:当年千团大战的时候,也没有人一定说美团的王兴会走到一个很棒的局面,我觉得拉手、包括其他一些团购当时做的不错。
3、用户增长偏慢
徐绍毅:从投资人角度看,他们发现了校园信息入口的痛点,但是从用户的积累数量上来讲,发展是比较慢的。Facebook 2004年2月创建的,大概用10个月在美国积累了100万的用户,2005年550万用户, 008年8月份有1亿的活跃用户,相当于美国整个全部人口的数量。从目前黑白校园的商业企划书来看,上线大概8个月才到50万用户、4万多的活跃用户。
姬鲲:关于阶段性用户增长的问题,我们也研究了一些,知乎在前两年3个月的时候一共只获得了40万用户,后来知乎通过这两年三个月的沉淀,我相信在后来的爆发与这两年3个月应该有莫大的关系。黑白校园才仅仅用了半年,现在有很多的创业项目,在初期验证产品的所消耗的时间可能更短,我希望大家呵护这些创业者,给它们有足够的时间,我们已经算沉下心来研究产品的。我们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来研究用户到底需要什么,在未来实现爆发,我觉得这是一个挺科学的方式,换句话如果在下一个阶段,我们真正能实现爆发性的增长,那么在即将到来的学期,徐总是不是一定会投我们的项目。
4、脱离市场,场景缺乏,不够细分
徐绍毅:黑白校园场景的想象还不够,他们没有分析出他们的客户、用户、粉丝、会员、消费者、买单者。校方是怎么用的,负责教务日、校务,比方学生会、团委、宣传部是怎么用的;学生里面有没有做细分,有做学生的,有班干部,有社团干部,甚至本科生、研究生,甚至他们的家长是怎么用;从学生的类别,有走读、有住校、有本科、有在职的,有社会办学的;围绕着学校整个社会O2O这些比方说学校的各个食堂,美容、餐饮、旅游。我看到它没有给这里面找到它们的信息提供信息或者UGC…
5、融资额过高
徐绍毅:我愿意观察你项目的进展,我告诉你facebook第一轮的天使投资50万美元,你们现在A轮的融资到1000到1500万,显然对自己的公司估值过高,也可能你们在实现下一个里程碑的时候,我们更愿意跟你探讨,但目前你们对自己确实期望和定价过高。
姬鲲:我特别希望两位投资人在9月份、10月份能够高度关注我们的产品,到那个时候,咱们讨论不止是价值问题。我们在8月底会实现中国超过1200家校园的100%的信息的全覆盖,也就是说你自己所在的学校的信息,黑白校园全有,你所在的城市的信息,你们学校里面没有的信息黑白校园也有,我们会把本地化这方面的工作做的比较重,我们在近三个月的时间来搭建线下的渠道来满足线上内容的需求。
6、产品偏重
车思南:我现在看到的两个产品主线,一个是活动平台,一个是社区平台活动平台也有地域性的问题,社区型产品很轻,而活动平台的用户喜欢线下活动。你们怎么同时在你们的产品平台上运营这两种类型的人,用一个轻一个重的模式。
狄玮杰:我相信在座的所有人加起水木的上线次数加起来都没有我多,学校里面整个的信息分为两部分,一个是信息是灌水,一个信息是那有价值的信息,比如兼职,实习这种团购这样的东西,水木的话和所有传统的BBS都是一样的,它用不同的小板块来划分,它的信息组织的非常好,有几个板块获取信息,另外几个板块全部是灌水。我们一边两个板块,一块是活动,将来会有是信息,另外一块是社区,,一个是灌水,一个是有价值的信息,已经划的非常清楚了。
姬鲲:人多就一定重吗?饿了吧、美团,人要多我非常非常多倍,中国人本身有一个特点,在中国做UGC非常难,让用户自己贡献信息这个很难,我们需要前期做工作,培养用户的习惯,那么我们在下个学期会先有PGC开始,有我们内容供应者来提供内容,由大多数用户来消费信息,未来引导它们做UGC。
7、没有站在风口
徐绍毅:目前的创业项目,没有吸引新一轮创业风向,比方说大数据的分析,我们没有看到黑白校园从用户和会员上面能够分析出这个会员的属性并且推送一个东西。第二这个产品的交易性也不强,还是以信息发布和浏览为主,但是比方说是不是能跟校园卡跟比方说洗衣,校园支付工资这些结合起来,那么这两项也是有待团队继续挖掘的。
姬鲲:您说的是我们的未来方向,但这样的前提是一定要把校园里某一个痛点充分的解决好,黑白校园要解决不单纯是一个信息的问题,如果我们能把信息的痛点解决的足够的极致,未来我在对接所有消费行为的时候,我相信学生也是乐意接受的。
8、用户注册审核过于复杂
学生用户:我登陆界面以后,发现我并不能玩里面的任何的东西、不能看,它让我去注册审核,输入学校、学号,上传校园一卡通照片。一卡通有自己的学校名字、学院名字、男女,还有你的学号。我等了一个多小时,他说是人工审核。审核通过了,我去看看,发现有我们学校的学妹,但向身边同学打听后发现,她根本不存在于我们的学校。
姬鲲:大学生对自己来说,它希望进入的环境是安全的,如果我聊着聊着发现有大量的社会人群也进来跟我聊的话,大家会感受不好,我们坚守这些内容的时候,让所有的进来的用户感觉,黑白校园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定义,与我深度互动的用户,全都是真真正正在校的大学生。
姬鲲:人工审核一小时,像我们这么一个小规模的公司,在这个领域已经做到极致了,同类的可能24小时,48小时,包括还有一个月都还没有验证完了。
姬鲲:我们仍可以用匿名社交,你注册一个用户,你未必用自己真实的身份,你真的随便注册一个学校,为了增加互动,说你是北影的。
狄玮杰:审核的认证,我们并不看你的这个姓名。学号也只是保证说你不要有同一个人。现在有很多的坏人,我们不希望有10个人拿同样一张学生证我们做验证,上传的时候你可以把姓名涂掉、头像涂掉,你只要告诉你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即可。我们仍保护隐私。
9、黑白校园,学生真的如此分裂吗?
姬鲲:人本身白天和夜间的荷尔蒙分泌本来就不一样,他明明晚上躺在宿舍的床上聊的就跟白天上学聊的它不是一件事。我们应该给它创造一个更开放的聊天环境,但是在黑白校园里它的身份是唯一的,这个时候用户还要考虑明天白天还得恢复到我的身份,我晚上聊得也别太过,总归有一个途径可以找到我。另外,我们做一些地理信息的界定,当你真的想做一些过分的行为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地标位置在产品里出现的,你离另外一个同学距离可能500米,聊天的时候别太过分了。
徐绍毅:我对安全性并不在乎,我更关心它们什么时候能扩大用户基数,扩大黏性,实现收入和盈利,创业项目、互联网项目总是双刃剑,就像Uber在国外的推广碰到很大的问题,这个事情总是有将来来解决,而不是创业项目一开始做世界警察让天下太平无事,它本身就是一个商业项目。
车思南:我个人对于一款产品尤其在项目这么早期就能够满足它的目标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不同诉求这件事情是打一个非常大的问号,涉及到你很大的运营成本,更不要说在这个阶段里面同时每一个单一的诉求都有不同的产品在去竞争。
总结
黑白校园的优势
徐绍毅:我觉得黑白校园是移动互联的Facebook。中国在校生大概有2500万,那facebook也是从校园开始构建了一个整个社交的商业帝国。创业团队如果真的能抓住用户的痛点,想好怎么能够建立客户基数加大客户的黏性、强度和交互性,我觉得是非常有前景的应用,在创业的路上你们并不孤单,你们在达到下一个业务的里程碑,我非常愿意跟你们探讨你们新的商业计划。
车思南:早期投资人经常讲赛道和团队,黑白校园做的是整个校园市场, 95后、00后人群的入口。这个人群在未来的中国互联是中流砥柱,目标市场是有巨大的商业前景的。如果未来能够如他们所愿,能够做成一个校园流量的入口。从团角度来讲,非常成熟,有过创业经验、有过合作经验,对互联网有非常深刻的理解,管理经验和产品开发能力上会有非常强的优势的。
姬鲲:我们的社交基于某一种场景下的,比如说,大三大四的同学还没有交女朋友,他又喜欢大一大二新来的一些小女生,发现在黑白校园上有他一直关注的女生报了另外一个学校的讲座。她跟你一起去,又一起参加的线下的行为,其实真正的帮他解决了社交的行为,算是破冰门槛。我们真正要帮助这些大学生怎么跟男女同学之间实现交流。
说不,代表不喜欢吗?
狄玮杰:投资人不停的说不是挺正常的,尤其你在做一个比较大的事情,一开始都是比较孤独的。
姬鲲:我认为说不比不说要好,说不是真真正正帮助创业者,而不说有可能会误导创业者。
徐绍毅:如果经常说不代表投资人对这个项目还有兴趣,最差的就是投资人根本就不理你。经常说不可能是在帮你调整创业方向,如果积累一定的说不,下一个一定是说YES。如果前面没有经历一定说不,下一个YES是不真实的。
车思南:投资人不永远是对的,创业者要去伪存真,从投资人的不里面找到一些合理性的因素,对自己的项目做一些相应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