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新闻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
新闻业务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评论、新闻摄影摄像、新闻的编辑、制作几部分。
一、新闻采访: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
所谓新闻传播是新闻传媒对广大受众(媒体信息接受者)所进行的以新闻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传播。(一)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
1、从新闻传播的流程来看
电视新闻:前期选题——采访构思——采访拍摄
后期播出——文字稿——画面编辑
报纸新闻传播流程:获得新闻线索——新闻报道策划——进行采访——新闻写作——新闻排版——印刷、发行
2、从新闻传播的本质特征来看
(二)采访使新闻写作在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新文学创作
新闻写作摄取材料的方法:
新闻采访:获取关于采访报道对象的真实丰富的素材。
↓整理采访素材:通过整理新闻采访素材使素材由无序变为有序,为写作奠定基础。
↓新闻写作:采访得来的素材,其中的相当部分将不失原貌的直接地进入到新闻作品中。
(三)新闻采访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
新闻记者的职责:发现新闻线索,进行深入的调查采访,写成新闻报道或制作成新闻作品在媒体上发表或供领导层参考。
新闻采访的特殊性:从事新闻写作,作品形成后用于通过新闻传媒进行公开传播,满足人们的知情欲望。
二、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
记者和通讯员所进行的新闻写作,要对通过采访而得的原始素材进行必要的加工整理,使之从无序变为有序,对重点加以突出,并将报道内容用文本的形式体现出来,使受众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较多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
三、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
新闻记者的工作内容,概括起来主要由三个:
1、采写新闻报道
2、反映情况
3、做群众工作
二、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新闻采访围绕事实为新闻写作提供原材料,它是后者的不可缺的认识论的基础。
新闻写作根据新闻采访得到的素材制成新闻传播文本,实现新闻采访的价值。
一、新闻采写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
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有着一致性,它们都是为了使采访主体和写作主体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二、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
(一)在真实性方面制约着新闻写作(二)在深刻性方面制约着新闻写作
(三)在丰富性方面制约着新闻写作
三、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
对采访所得的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对采访所得的材料进行整体把握,做到对材料的本质有清醒的认识和科学的把握。
对采访所得的材料进行理性认识,做到能够发现材料中的深刻之处、耐人寻味之处、意蕴丰富之处。
第一章、新闻采访概论
一、新闻采访的涵义和特点
一、新闻采访的概念界定
(一)对现有新闻采访定义的讨论
1、“素材搜集说”
2、“调查研究说”对于新闻采访主体的定义只限于新闻记者,过于狭窄。
3、“互动行为说”新闻采访是一种人际交流。
(二)新闻采访内涵
新闻采访是有关人员出于大众传播的目的,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手段,对可能受到广泛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的搜集活动。
二、新闻采访活动的特点
(一)新闻采访以大众传播为目的(信息,是消除认知的不确定性。)
(二)新闻采访以平等沟通为手段(只有平等交流才能获取更多的信息)
(三)新闻采访关注事实的新闻价值(新闻采访的核心价值)
新闻价值:定义: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
五要素:时新性(最重要)、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
二、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新闻采访在本质上是一个采访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符号互动。
一、新闻采访是一种信息符号互动
(一)新闻采访本质上是一种符号互动行为
1、符号互动理论
个体具有“在互动过程中将自己视为被评价的客体以获得自我形象的能力”,也具有“感受并理解他人角色的能力”,当一个个体具备了“将自己放在他人地位上的能力”时,就“提高了合作互动的可能性”。——乔治.米德
社会被视为相互作用的个人的集合体,而这种相互作用的中介物就是符号。互动者会运用群体和他人的视角考虑问题,并根据具体情景,调整符号的运用,从而成功地彼此调适,达到交流的和谐。——布鲁默
2、符号互动理论对新闻采访的启发:
(1)采访者必须与受众进行互动,采访者要站在受众的角度,抱着与受众互动的目的来考虑采访、写作,感受受众的需求。
(2)采访者必须培养良好的与采访对象进行符号互动的能力,让采访对象将采访者所需的信息和盘托出。
(二)确保新闻采访成功的必备条件
1、采访应基于双方对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同理解
2、采访者应当以前台的形象示人,并结合采访的具体情境表现出合适的行为。
3、采访者应当学会换位思考,在认知和情感上去体验受访者的心态。
二、新闻采访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
1、社会交换是某物或某项活动从甲方自愿地转移到乙方,以换取他物或他项活动。
2、采访者与采访对象之间应建立一种朋友关系,采访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资源交换”是否成功,要看他们之间是否存在信任和友谊。
第二章、新闻线索与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一、获得线索:采访的起点
一、新闻线索的涵义及其特点
(一)涵义
1、新闻线索是关于新闻事实的片断性的简要信息。
2、所谓新闻线索,即指新近发生事实的简要信息。
(二)特点
1、多数新闻线索显得较为简略,基本上不可能做到五要素俱全。
2、新闻线索往往是比较零碎的,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新闻线索才可能比较完整的展现在人们面前。
3、新闻线索稍纵即逝。
4、新闻线索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5、新闻线索的可靠性有待进一步证实。
二、新闻线索在实践中的功用
1、激发记者的新闻敏感,从而产生采访动机。
2、为记者的采访提示了方向。
3、为媒体的报道活动提供决策依据。
三、新闻线索的一般来源渠道
(一)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介
1、消息中是否含有深度报道的价值?
2、事实报道是否有评论的价值?
3、一篇从A角度出发的报道,如果从B角度报道是否有意义?
4、异地的新闻现象或问题在本地是否也存在?
5、个别现象是否普遍存在?
(二)互联网、手机等信息传播工具
(三)党政机关及其召开的会议
1、各级党政机关的重要决策,尤其是与广大群众关系密切的重大决策,立法机构颁行的各种法律。
2、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活动、重要讲话。
3、各级党政部门举行的会议,尤其是记者招待会。
4、有关部门发布的关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统计数据、总结和调研材料等。
(四)企事业单位
1、企业单位:经营状况、改革进程和经营策略等。
2、事业单位: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五)重大文体活动
1、如何在众多的线索中抓住最有新闻价值的线索。
2、如何才能找到独家的新闻线索。
(六)社会网络
1、采访对象
2、通讯员
3、各行各业的朋友
(七)日常的平凡生活
1、成为生活的积极参与者,在体验中加深对生活的理解。
2、群众来信通常能起到提供新闻线索的作用。
二、新闻采访前的资料准备
一、采访前资料准备工作的意义
1、资料准备有助于记者与采访对象的沟通,从而提高采访的效率,是采访更加深入。
2、资料准备有助于记者应对采访中遇到的困难,在关键时刻提出精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