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设立上海自贸试验区以来,全国先后设立了18个自贸试验区,这次又新设立3个自贸试验区,至今为止,全国共设立21个自贸试验区。
设立一批批自贸试验区,一是有助于加快形成全面开放经济格局,形成覆盖全国各区域范围和部分沿边地区的布局,有利于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打造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
二是不断增强服务国家战略能力。这次新设立3个自贸试验区,有利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比如增加了北京;实现了长三角全覆盖,有利于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比如增加了安徽;进一步叠加了中部崛起等国家发展战略,比如增加了湖南。
三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设立新自贸试验区,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辐射带动作用,有助于改善当地的营商环境,打造开放高地和制度创新高地,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搞这么多自贸试验区,含金量不仅不会降低,反而会提升。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是自贸试验区之间将会形成制度创新竞争。21个自贸试验区都是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在制度创新方面会积极主动作为,各自围绕特色和基础,加快推出制度创新成果,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未来,制度创新推出的步伐将会越来越快。
二是在系统集成创新方面将会更加有为。经过七年建设,自贸试验区在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单一部门主导的制度创新进展较快,今后将在含金量较高的系统集成创新、跨部门协同创新等方面将会有所作为、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