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德维克·博斯曼罹患结肠癌过世 年仅43岁
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在 2019 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平均每天超过 1 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 7.5 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为什么现代人活得越精致,癌症的威胁却更大呢?
人体百科全书《人体简史》告诉我们,原来人和癌症的关系如此「亲密」:你每天有 5 次得癌症的机会,你的身体每一次都保护了你。
文末有惊喜哦
-点击上图购买-
这是一本把人从头到脚、从里到外讲通了的「人体百科全书」。
那么,为什么会得癌症呢?
01 寿命因素
生活中时不时会听到别人说,自己认识的某某人突然就得了癌症。然而,中国的癌症发病率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高,在全世界排名 70 名左右。
而前二十的国家,竟无一例外都是欧美发达国家。
因为癌症发生的最大风险因素并非空气污染、转基因食品等,而是寿命。
80 岁的老年人患癌的可能性是青少年的 1000 倍。
所以身边癌症发病率之所以越来越高,是因为人活得越来越长了。
02 生活方式决定
生活方式是患癌的重要因素。
癌症越来越年轻化,也是和当代年轻人生活习惯不规律有关系——吸烟、饮酒过量和饮食过量都是诱发癌症的常见因素,
十八世纪,阴囊癌几乎是烟囱清洁工的职业病。
研究者调查后发现,这种癌的病因是扫烟囱是阴囊褶皱里积聚的煤烟。
其实每周洗一次澡,就可以预防这种癌症,但贫苦的烟囱清洁工根本没有每周洗一次澡的条件!
如《人体简史》所说:选择生活方式,就是选择死亡方式。
文末有惊喜哦
-点击上图购买-
03 概率和随机性
例如在肺癌患者中,有 10% 的男性和 15% 的女性都不是吸烟者,不曾接触过什么环境危害。
在这期间,他仍然坚持拍摄了《黑豹》等影片
其实癌症像是一场「自杀」,但身体从没放弃过你。
癌症无法传染,也不像细菌感染,但它们对人体却像是 bug 一样的存在:
它们不受外部因素比如药物的影响;它们很聪明,参与血管的生成,欺骗你身体的供血。
它们可以逃脱免疫系统的发现和抓捕,甚至能招募其他细胞帮助自己;在转移之前,它们还会在目标器官建立基地……
据统计,每人平均每天会有 1~5 个细胞会发生癌变,但你的免疫系统都会捕获它们。
在每个星期几十次,一年超过 1000 次的癌变中,你都有可能患上我们这个时代最可怕的疾病。
极为偶尔的时候,癌症会发展成更严重的事情,有可能害死你,但整体而言,癌症很罕见,而你的身体也从来没有放弃过你。
文末有惊喜哦
-点击上图购买-
关于人体,我们日常获取的信息只是冰山一角,我们的身体30亿岁了,你真的了解它吗?
作为一本「人体百科全书」,《人体简史》从人体 30 亿年的进化史入手。
从身体的五官、大脑、皮肤、骨骼、心脏,到人类的生育、疾病、医疗、衰老、死亡,将所有关于身体的奥秘一一解读。
很多人可能一听说有这么多知识点,就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看完《人体简史》一定会忍不住感慨:关于人体我们知道的还是太少了。
你知道吗?你每天眨眼 14,000 次——相当于你白天有 14 分钟是闭着眼睛的。
你的身体每秒钟会制造 100 万个红细胞,每个红细胞在体内游荡 15 万次给细胞输送氧气,然后默默地被杀死。
把你的肺摊开,能覆盖一座网球场。
所有人类共享 99.9% 的 DNA,但没有哪两个人一模一样。
……
本书作者比尔·布莱森,正是科普巨著《万物简史》的作者。
这本书也延续了它延续了布莱森一贯的幽默文风,
虽然看着不薄,但因为风趣流畅,读起来并不累,每天随手翻几页,非常轻松就看完了。
越看越觉得,我们对身体的了解还是太少,还有不少误区。甚至还会有些感慨:无数的进化和身体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我们。
知识无价,书有价,我们向出版社争取了 5 折特惠价,一本只要34.9元!超划算,一起来感受人体的奥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