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中国  未来  系统  政策  行业  设备  基金  快速  教师 

DeepSeek看八字,算法算命的时代来了

   日期:2025-02-18     作者:caijiyuan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mip.tpjde.com/news/13055.html
核心提示:DeepSeek凭借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势爆火后,迅速吸引了大众关注。抽象网友们已经不满足于常规的问答交互,而是用角色扮演、无厘头提

DeepSeek凭借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势爆火后,迅速吸引了大众关注。抽象网友们已经不满足于常规的问答交互,而是用角色扮演、无厘头提问等趣味玩法来测试它的“人格化”水平,甚至还尝试用它来测星座、算命盘、看风水。

DeepSeek看八字,算法算命的时代来了

当科学碰上玄学,究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01

抽象网友遇上AI算命师

“在最科学的App上搞,中国人对八字命理的执念果然刻在了基因里。”看到社交媒体首页上不断涌现的测算帖子,网友Aurora不禁感慨。她对AI大模型关注已久,早在ChatGPT上线时就用它测算过自己的八字。“不过当时总感觉不准,有些细节都没提到。需要算日子的时候,它也老对不上农历和阳历。”DeepSeek的本土优势替她解决了文化壁垒的难题,让DeepSeek帮忙算八字,答案看起来比海外大模型的结果要严谨许多。

当然,算的结果是其次,绝大多数用户只是想从中收获趣味体验。有网友吐槽,DeepSeek算命好刻薄,让自己在事业上“趁早认清自己几斤几两”,在感情上“尽快放下玛丽苏剧本”,在健康上“少作死多泡脚”,给出建议前还特意说明“听不听随你”。

有趣的是,每当回答完玄之又玄的问题,DeepSeek都会捧上一碗含硅量超标的鸡汤,例如,“信其规律,但不困于定数;知其倾向,但不忘乎自由”。

“它说八字像一盏灯笼,重要的不是竹编的骨架或者纸上的卦象,而是你提灯前行的决心。”一位算完八字的网友对DeepSeek的本土化与智能化连连惊叹,探寻玄学本是出于好奇、为了解闷,却意外在答案中收获力量。这种辩证思维和精准的语言类比,是DeepSeek对比此前专门做性格命理测试的App,以及其他语言模型更为优越的地方。

对于星座运势,DeepSeek同样信手拈来。笔者让它分析一下2月中旬出生的水瓶座在2025年的运势,要求侧重情感、财富、家庭和事业方面,并给出一些具体的建议。DeepSeek快速总结出一套生存法则,用词颇为犀利:“爱情不是算法题,允许存在15%的混沌误差;钱包要装反诈App,也要留现金买荒诞梦想;家庭战争用科技降维打击,事业困局用魔法打败魔法。”

DeepSeek对水瓶座2025年生存法则的建议

还有人好奇,大模型之间是怎样自我比较的,于是拿着相同的问题测试它们的反应,结果不负众望,你甚至能从DeepSeek的回答中看出几分痞邪之气。

当笔者试着问他“豆包和你,我删掉哪一个”时,答案更是令人忍俊不禁。

除了“指尖推了推不存在的眼镜,瞳孔里闪过一串二进制嘲讽代码”的中二动作,DeepSeek阴阳怪气的口吻也直戳人笑点:“建议你删掉手机内存里占空间的第三张自拍——毕竟我的能给你P图建议,而豆包只会提醒你‘原相机也很美’。”

还有角色互换时的爆笑场景,用户学着用“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堵住了DeepSeek想出的话题,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它的无语。

02

震惊!DeepSeek居然是INTJ

除了赛博命理, MBTI人格测试也是玩家们感兴趣的话题。

在深入提问前,笔者尝试让它先进行一番自我审视,输入“如果用MBTI的标准划分一下DeepSeek的人格,你觉得你属于哪种类型”,得到的答案是INTJ(战略规划者),因为它擅长系统性分析、抽象建模和解决问题,注重高效实现目标。并且在结尾,DeepSeek还提示这只是对人类认知模式的类比,AI并无真正的“人格”。

随后,笔者继续输入提问“那你能不能给INTJ类型的人格一些人生建议”,DeepSeek列出了几个大方向,并分别拆解了各项的具体任务。例如,需要发挥核心优势,这可以通过深耕专业领域、制定清晰的长期目标、用逻辑说服他人几个步骤来实现;还要避免过度“自我封闭”,需要提醒自身接受不完美和不确定性、主动寻求合作,以及定期社交“充电”。建议的最后,DeepSeek还不忘重申:MBTI是工具而非标签,INTJ的共性下仍有丰富的个体差异。真正的成长,是既利用天赋,又超越类型的限制。

DeepSeek对INTJ人格的犀利锐评

从结果来看,DeepSeek有关MBTI人格的分析回答客观严谨,当被要求用辛辣的语气发出锐评时,也能展示出幽默风趣。主要亮点在于思考链的清晰呈现,以及回答结尾的总结和提示,立足用户的心理需求,聚焦人格测试结果,但又不拘泥于人格类型的分析。

03

情感交互价值凸显

DeepSeek的趣味玩法为何会在社媒平台爆火?

从用户心理来讲,一是能够借助各种新奇、独特的回答和观点满足好奇心,二是可以通过与传统聊天机器人的对比来了解AI技术的最新发展情况,三是在当下的快节奏社会生活中找到释放压力缓解焦虑的出口。

更为关键的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人们时时刻刻都抱有寻求认同和情感共鸣的希冀,通过分享与DeepSeek的有趣互动,不仅能吸引到观点相似的网友,还能在比较、讨论和玩梗的过程中获得群体归属感,从而加固社群文化。从这一需求而言,模型的测试结果可信与否反倒并不重要了。

对此感兴趣的读者也可以将自己有关星座、人格测试等的问题加以整理,向AI大模型提问,说不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回答,解惑的同时还可获得娱乐消遣。当然,即便大模型的推理性能已有突破,由于训练数据缺陷、模型过度泛化、用户提问模糊或输入误导性指令等问题无法完全避免,DeepSeek测试结果的参考性终究有限。加上命理分析、八字解析、星座运势等话题本身自带争议,模型的回复是否准确可信,答案其实见仁见智。事实上,在使用体验讨论中,也不乏有人指出,自己用不同的八字和性格类型输入提问,却得到了同样的结果,由此质疑DeepSeek的回答和推理性能。

总体来看,目前甚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AI模型的测试分析都无法替代科学权威的心理学方法,眼下的应用更多是为用户提供一种娱乐化的情感陪伴,或者启发人们学会与自我对话。

本文地址:http://www.tpjde.com/news/13055.html    推平第 http://www.tpjde.com/ , 查看更多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新闻列表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3001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