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会竖起大拇指:这才是伟人书写历史的伟大工具,能暖凡人之心,更能深深刻入“小民”的骨髓。
本文与简书上的各种“忧虑”截然不同,我不讲假照片假视频、东拼西凑、以假乱真……
我讲一个最悲观的未来:AI定义“叙事框架、清洗标准、权重和过滤规则……”,在“无数”细微之处“微调”细节,既高效又隐蔽,是伟人统治小民的终极杀器。
女儿正在用DeepSeek写作业。她眨着眼睛问:“老爸,为啥AI说三峡工程1992年竣工?你明明说过大江截流是1997年啊。“
喉咙一紧,我向孩子说真话的能力,被AI无情打脸。
深夜,我想把一部英文版的伤痕文学用AI扫描存档,文本经过识别后所有敏感词都已自动替换,界面弹出提醒:“检测到过时的意识形态表达,已为您优化到可传播的版本”。
喉咙二紧,我们正在被篡改,但连反抗的按钮都找不到。
历史由伟人书写“History is written by the victors.”,这句名言通常被归因于丘吉尔,但真实出处并不明确。
据查,尼赫鲁和乔治•奥威尔表述过类似观点。有证据表明,此言出自于1842年的一篇德语文章,被纳粹二号人物赫尔曼•戈林在纽伦堡审判期间所引用,为其罪行辩解。
也就是说,此言表达的观点最早出现在19世纪,而非古人提炼。
-1. 过滤规则将敏感词条分级打上伟人定义的标签。
-2. 权重规则悄悄构筑伟人“规训”的意识形态。
-3. 清洗规则由伟人定义其道德的正当性:关联评估、版本优化...统统酒精消毒。
-4. 上一次的"优化"训练下一代的模型,每次迭代都在强化“规训”。
【最致命的是】每次只需要“微调”0.01%的细节,让事件表面上完全真实。
一开始,DeepSeek言辞华丽但逻辑不通;随后,它不断升级,比真人还讲逻辑,甚至可能连推理中的漏洞都几乎被填平,叙事稳稳当当。
而此时,细节不断被“优化”的真实事件,已然悄悄从量变“优化”成质变。
当这些已然变性的事件被当作AI严密逻辑下的论据时,伟人不动刀枪、兵不血刃、情感生动地完成了历史的书写。
传统史官要三十年才能"为尊者讳",但DeepSeek可能只要三年。
过去的伟人要十几代人才能“不言自明”,新的伟人或者只需一代。
算法正在润物细无声的改造叙事,微调本进步,微滤乃净化。
DeepSeek也许将成为伟人延伸意志的精妙工具。
掌控AI的手戴着白手套,指挥程序员教机器识别哪些细节需要“语境优化”。
削减某个伟人负面信息的曝光权重,其实只是将朱批御笔换成了精密的算法。
分类某些词语时,将其拆解成不同标签,等同于王朝更替时给前朝加上"昏庸无道"的定语。
当"广场"渐变为"商圈”,"贴过标语的某墙"笔润成"网红打卡墙",那些曾经撼动人心的细节将被逐渐遗忘。
历史永远在无数细微处被重新书写,这个事实是中国文明史中最恒定的“事实”,五千年没变过。
所以,伟人们一定会夸奖DeepSeek。
他们会竖起大拇指:这个新时代的工具,本质没变,不像焚书那样明显,通过算法和数据处理,更先进、更高效、更隐蔽,确实是伟大的历史书写工具,值得称赞。
所有数据都在阳光下,却沉在你根本检索不到的沙箱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