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期是身体移动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掌握学前儿童身体移动能力发展的特点,有助于教师提高观察和指导的有效性,为幼儿提供适宜的运动环境,促进其身体移动能力的发展。那什么是身体移动能力呢?针对这一问题,在业务负责汪雯的带领下,全体教师共同学习了《学前儿童健康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第三章身体移动能力的学习。
概念界定
身体移动能力指的是独立和安全地将自己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是身体在空间上移动的技能,身体移动是一项基本运动技能。
身体移动需要具备三个必要特征:行进、身体控制和适应。行进指的是朝着期望的方向运动,行进需要具有起始和终止运动的能力。身体控制指的是稳定性,即平衡,包含在移动中建立与保持一个合适姿势的要求、移动身体时的动态稳定性的要求。适应指的是适应环境改变的能力,例如调适步态以避开障碍物或者不平的地面、必要时改变速度和方向。

本期共学内容
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身体移动,身体移动能力的发展为其独立生存提供了重要条件。学前儿童身体移动能力是其未来发展运动技能的基础,学前阶段发展起来的走、跑、跳等能力是儿童、青少年和成人充分参与体育活动所必需的。身体移动能力与幼儿的发展息息相关。
身体移动能力是学前儿童运动核心经验之一,教师们应该有意识地通过改变学前儿童身体位移方式而达到不同身体素质锻炼的目标,通过身体位移练习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

在业务负责汪雯的带领下,全体教师共同学习了《学前儿童健康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的第三章:
一、什么是身体移动能力。
二、学前儿童身体移动能力的发展特点。
1。初级移动一前移动一基本移动
2。学前儿童身体移动能力的发展通常处于前控制水平和控制水平。
3。从建立平衡控制逐渐发展为协调控制,移动速度更快、动作更流畅。
4。适应环境的策略从反应性策略逐步发展为主动性策略
5。从单一身体移动动作到组合移动动作,协调能力逐渐提高。
三、促进学前儿童身体移动能力的发展的教育策略有哪些?
通过本次的学习,教师们理解了学前儿童身体移动动作的发展模式。以及一些关键的重要的发展指标内容。对于幼儿进行针对性训练。


理念落地与实践
学前儿童的身体控制和平衡能力是在各种体育活动中锻炼出来的,不仅可以通过专门的身体控制和平衡活动发展平衡能力,而且要在走、跑、跳等各种活动中有意识地发展儿童的身体控制和平衡能力。我园老师将继续扎实学习系统性的幼儿运动发展知识,提升在运动活动中幼儿运动水平,为孩子们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都开展了哪些活动吧!
小班
设计意图:
海绵棒质地柔软,可玩性强,能够让幼儿在操作中大胆尝试探索创新,通过‘一物多玩’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在本次游戏中有意识的加入了钻、爬、跳的环节,让孩子在游戏中加强技能技巧练习,提高身体素质。
活动目标:
1。感知和探索海绵棒的多种玩法。
2。发展跑、跳、爬的能力,能肢体协调做出动作。
3。乐于参加体育游戏,体验变换不同方法玩海绵棒的乐趣。
游戏名称:小兔子跳跳跳
游戏玩法:
海绵棒依次摆好,幼儿双脚并拢往前跳。
游戏目标:
锻炼幼儿腿部肌肉力量。
游戏名称:接力跑
游戏玩法:
幼儿手拿海绵棒,站在自己小组赛道的起点线上,依次进行接力。用时最短的小组获胜。
游戏目标:
锻炼幼儿合作的能力。锻炼幼儿动作协调与平衡能力。
游戏名称:下雨了,滴答滴答。
游戏玩法:
幼儿双手拿海绵棒,根据老师发出的口令击打地面发出声音。
游戏目标:
锻炼幼儿的手臂力量。

中班
设计意图:
标志碟作为幼儿园常见的运动器械,经常出现在晨间锻炼、体育活动、体智能活动中。教师们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利用标志碟开展了多种有趣的游戏活动,既能发展幼儿走、爬、跑、跳的基本动作,又可以提高身体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同时也能培养幼儿与同伴间的合作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活动目标:
1。幼儿自由探索标志碟的多种玩法,让幼儿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
2。练习走、爬、跑、跳等动作的综合能力。
3。锻炼幼儿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游戏名称:小小杂技员
游戏玩法:
将标志碟放在头顶并运到终点。
游戏目标:
提高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与协调能力。
游戏名称:S型障碍跑。
游戏玩法:
幼儿S型跑绕过标志碟。
游戏目标:
锻炼幼儿腿部力量和反应力。

游戏名称:袋鼠跳跳跳
游戏玩法:
幼儿双脚并拢并跳过标志碟。
游戏目标:
增强幼儿腿部肌肉力量和弹跳力。
游戏名称:蜈蚣爬
游戏玩法:
幼儿俯卧撑姿势爬过地面,一只手将标志碟翻过来。
游戏目标:
锻炼幼儿手脚支撑能力和平衡感。
游戏名称:摘果子
游戏玩法:
在规定时间内,一名幼儿将标志碟(果子)捡起放入圈内,并返回与下一位幼儿击掌,依次进行。时间结束后,哪组果子多那组胜利。
游戏目标:
锻炼幼儿团结协作能力,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
大班
设计意图:
大班小朋友经过两年多幼儿园的生活,已经熟练掌握走、跑、跳、投、钻、爬等基本动作。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们比较愿意尝试具有一定难度的动作技能。借助体智能课的道具“乌龟壳”我们一起探索乌龟壳的不同玩法。
活动目标:
1。探索乌龟壳的多种玩法。
2。发展幼儿的手脚协作能力和平衡感。
3。增强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游戏名称:独木桥
游戏玩法:
将乌龟壳依次排列在地面上,幼儿双臂打开安全通过。
游戏目标:
锻炼幼儿平衡能力。
游戏名称:螃蟹爬
游戏玩法:
龟壳依次排列,幼儿双手双脚着地,侧身行走快速通过。
游戏目标:
锻炼幼儿手脚协作能力。
游戏名称:抢龟壳
游戏玩法:
音乐响起围着龟壳跑,当音乐音乐停止时抢坐龟壳。
游戏目标:
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

游戏名称:乌龟爬爬
游戏玩法:
幼儿扮演小乌龟双手双脚着地爬至终点。
游戏目标:
锻炼幼儿手脚协作能力。
家园共育
儿童时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对身体发育有很多好处。据一项调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儿童与同龄其他儿童相比,平均身高高4厘米以上,体重重2公斤以上,肺活量多200毫升以上。此外,坚持体育锻炼能够提高孩子适应环境、抵御疾病的能力,形成热情活泼、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那么,家长应当怎样培养孩子运动的好习惯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严格作息时间。
2。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与幼儿一同参与体育锻炼。
3。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制定适合的锻炼计划。
4。注意安全并合理休息。

老师的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每一个学习、每一次教研,都要注重“行”和“思”,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去探索、去实践。我们才能更专业的视角、专业的态度为幼儿移动能力的发展提高有效的教育支持,让幼儿在活动中享受运动的乐趣,获得成长。(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