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开始的以旧换新国家补贴政策,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掀起了中国家电市场的大潮。根据商务部截至3月22日的最新数据,今年已吸引2020.8万名消费者,采购了2757.2万台家电产品,带动销售额930.8亿元。在政策实施的8个月里,消费者购买的以旧换新家电产品接近9000万台。这项补贴政策不仅扩展了补贴的范围,从传统的8类大家电增加到12类,还推动了空调的补贴上限从1台增至3台,极大地刺激了市场需求。然而,消费端的繁荣并没有同步反映在供给端的顺畅上,反而让许多中小家电经销商的资金压力倍增。
在二线城市,一位家电卖场负责人指出,每台售价5000元的空调,其国补资金约占1000元,如果在旺季销量达到1000台,沉淀的资金就高达百万。“再加上厂家3到6个月的返利周期,现金流真的是一个大问题。”另一家县市级零售商也表示,国补让他们销量是去年的四倍,但备货资金却需求激增90%。针对国补回款周期1-2个月的尴尬,许多中小企业几乎处在“踩着现金流高空走钢丝”的状态。
调查显示,有78%的家电经销商面临周期性资金缺口,62%因为融资效率问题错失了市场机会。传统金融机构对于这样的融资困境显得力不从心。家电经销商多处于轻资产状态,且在旺季融资需求集中的情况,传统的风险控制模型难以提供快速有效的响应。结果,很多中小经销商虽然借着政策红利,却因资金短缺而无法扩大业务。这种“看到政策红利却吃不到”的困境,正在持续削弱国补政策的市场传导效率。
在这关键时刻,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跃入了家电产业链,为应对这一复杂挑战提供了一系列创新的金融解决方案。通过构建“全周期、场景化、生态化”的金融体系,京东为实行国补的商家提供专项额度提升和息费补贴,全方位助力家电行业将政策红利转化为真实的市场动能。
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的核心是利用数字化手段打破产业链的“冰点”,将库存、订单和应收账款等冻结资产,通过它们转化为流动资金。比如其主打产品——京保贝,深度融入了京东的生态体系。自2013年推出以来,京保贝已为供应商提供超过7000亿元的融资支持。在国补政策下,该产品更推出了30亿的专项提额及3000万元的息费补贴,新客户可享受15天的免息优惠,大大缓解了家电供应商面临的融资压力。
对于京东的POP平台商家,京小贷的“快速到账”特点使其在融资上更显威力。许多商家反馈,其在京东申请后不到5分钟便获得了资金。此外,即使没有加入京东体系,通过货押贷和订货贷,商家也能获得相应的融资支持。货押贷产品通过与仓储系统的直接连接,使商品入库即生成可贷额度,灵活度极高,支持动态赎货换货。数据显示,货押贷今年一季度已为国补商家授信提额4.2亿元。
京东的票据融资模式也正在构建高效的支付结算体系。京票秒贴平台已经处理超过4000亿元的票据贴现。通过与核心企业系统的直连,商票融资周期已从周级压缩至小时级,电子债权凭证“信单”的使用则实现了账期的定制化和流转无追索的处理,极大改善了整条供应链的资金生态。
京保贝、京小贷、货押贷、订货贷、商票、信单,这些产品不仅各司其职,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金融生态体系,能够快速响应国补政策带来的短期需求,同时持续提升产业链的协同效率。例如,一家空调厂商通过京东的货押贷产品,把5000台库存空调转化为千万级的融资,申请到放款仅用时2小时,这让他们能够专注市场而不是背负传统金融的种种复杂操作。这种战略性的产融结合,无疑为家电企业找到了一条创新的发展之路。
经过诸多改革与尝试,在这一政策推动下,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正在将家电行业推向一个新高度。未来,随着绿色智能家电的逐步普及与产业链资金周转效率提升,人们将会越来越意识到,真正的产业赋能并不止于简单的资金注入,而是每个生态参与者在数字化大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
综合来看,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在国补政策发展中所展现出的灵活性与创新性,不仅推动了家电行业的快速复苏,也为相关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务实的支持。在资本与科技的双重助力下,家电产业的未来无疑将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