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中国  基金  行业  未来  设备  快速  系统  政策  教师 

学贵有恒,“院”望必成|一文带你了解苏州大学商学院

   日期:2024-12-03     作者:caijiyuan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mip.tpjde.com/news/2128.html
核心提示:院长寄语从1982年苏州财校并入苏州大学时成立的财经系,到1985年6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省财政厅投资共建苏州大学财经学院
rame class="video_iframe rich_pages" data-vidtype="2" data-mpvid="wxv_3474622521473515522" data-cover="http%3A%2F%2Fmmbiz.qpic.cn%2Fmmbiz_jpg%2FxjUCyDMRz5w2FVibsf8auZ5KwibY7guiadwXk3CBWsEoR3YmF4pq7XIJ5zE6ngfwTXiaMSAg8r5IzAmQcIoHkxZAfw%2F0%3Fwx_fmt%3Djpeg" allowfullscreen="" frameborder="0" data-ratio="1.7777777777777777" data-w="1920" style="border-radius: 4px;max-width: 100%;" data-src="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3474622521473515522">rame>

 院长寄语

学贵有恒,“院”望必成|一文带你了解苏州大学商学院

从1982年苏州财校并入苏州大学时成立的财经系,到1985年6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省财政厅投资共建苏州大学财经学院,到2002年更名为苏州大学商学院,再到2010年4月苏州大学与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冠名协议共建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苏州大学商学院是苏州大学建立最早的二级学院,是一所伴随中国经济发展与时俱进的商学院。2022年3月,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教育厅与苏州大学签订共建协议,建设特色一流商学院。

苏州大学商学院融入中国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推动苏南模式与吴川模式、温州模式并驾齐驱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探索中国经济改革理论与最佳实践,培育新中国需要的高端商科人才,服务长三角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经济、管理、工程、科技多学科交叉的鲜明特色,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学院以“修文德以济世,习商略以富国”作为院训,倡导“富创意,善通变,耐持久,承责任”的核心价值观,以“成为扎根长三角、助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一流商学院”为愿景,以“培养担当笃行商界翘楚,贡献可续发展管理智慧”为使命,孳孳汲汲把苏州大学商学院建设成与时俱进的全球一流商学院。

学院感恩先辈们为学院和学科建设所贡献的功成不必在我,也寄予厚望于每一位后人展现的功成必定有我。世界正发生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处在大国崛起之关键期。苏大商院人素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与担当。立身一个洪涛涌流的时代,可以见证各种可能,践行各种可能。我们戮力同心,风雨同舟,为把苏州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肩同行。

冯博

教授、博导

 学院介绍

历史沿革

Business School 

江苏省财政厅、教育厅支持苏州大学

共建高水平特色商学院

愿景与使命

愿景

成为扎根长三角、助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一流商学院。

使命

培养担当笃行商界翘楚,贡献可续发展管理智慧

基础设施

      苏州大学商学院教研设备齐全,天赐庄东校区财经科学馆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平台与支撑。

财经科学馆

01
经济管理实验中心

配备金融模拟实验室、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室、企业运营管理模拟实验室、外贸单证模拟实验室和会计模拟实验室等。

02
财经教学大楼

具有多媒体教学系统。实验室运行良好,有计算机等设备200余台。

03
学院资料室

拥有专业图书10万册, 国内外期刊300多种。

设施齐全 就等你来

学科实力

硕士点、专业学位点和博士点

学科与专业优势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174人,专任教师130人,教授26人,副教授56人,讲师48人。

教育部国家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1人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1人

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

财政部会计学术领军人才2人

江苏省特聘教授3人

江苏“双创人才”2人

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4人

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8人

江苏省“社科优青”和“文化英才”4人

江苏省“双创博士”12人

学院兼职教授

10多位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大学、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等知名高校的海内外院士

国家级人才计划等专家学者

凯驰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江苏亨通集团等世界500强 、中国民营企业100强企业家50余位

左右滑动可查看更多

科研平台

江苏现代财税治理研究院

江苏现代金融研究基地

江苏省科技创新智库基地

江苏省新时代民营经济研究院

学术活动

承办中国工程院第一届工程管理前沿学术年会

主办第27届海峡两岸财经与商学研讨会

承办2023长三角(MBA)产学研论坛

承办第五届江苏省高校MPAcc教育发展高层论坛

承办江苏省社科联学术大会—人文经济学的理论阐释与江苏实践

承办苏州市新一代青年企业家 “新领航”训练营

承办2023江苏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承办2023年江苏省研究生第四届“智能经济与管理”学术创新论坛

 专业介绍

 财政学 

学制:4年

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设置

专业前景和就业方向

      财政学专业毕业生适合在财政、税务等公共经济管理部门和各类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涉税中介机构从事相关工作,也适合自主创业和继续在财税专业领域研究深造。本科生就业率较高,历届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就职单位主要有税务局、会计师事务所(安永、普华永道、德勤等)、证券银行保险类金融机构、事业单位及各大企业等。毕业生升学学校分布广泛,包括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美国南加州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

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

学制:5年

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设置

专业前景和就业方向

      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毕业生具有突出的国际化能力和丰富的金融理论与实务知识,适合在各类中资银行国际业务部门、在华外资金融机构、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跨国公司及企事业单位等机构从事各类金融管理工作,也可在国内外教育科研机构继续攻读更高级学位。毕业生升学学校分布广泛,除苏州大学外,还包括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美国杜克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等。

金融学

(金融+计算机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

学制:4年

授经济学和工学双学士学位

(在同一证书中注明)

主要课程设置

专业前景和就业方向

       “金融+计算机”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的毕业生适合在银行、证券、信托、投资、保险等金融机构的相关岗位特别是金融科技岗,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据技术运作的金融科技企业,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管理部门的信息化机构等就业。鉴于金融和计算机交叉融合复合型人才对于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的显著适应能力,本项目的毕业生有望在就业后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本项目的毕业生可以选择在计算机领域发展,在继续深造方面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会计学

(会计学+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

学制:4年

授管理学和工学双学士学位

(在同一证书中注明)

主要课程设置

专业前景和就业方向

       “会计学+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的毕业生能够在面对技术驱动的数字经济发展和愈加不确定的内外部经营环境时,利用智能技术工具和新一代智能财务系统进行高效的商业分析和决策。与传统的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相比,本项目毕业生具有更突出的数字技术应用能力,更能适应会计智能化背景下的各种管理挑战。主要服务领域和岗位包括(但不限于):(1)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等单位的会计信息与分析工作,利用会计信息和智能化工具更好的履行决策、控制、评价等职能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战略决策者;(2)利用大数据和可视化等技术进行复杂审计与监督的高级审计师和高级风险管理工作者;(3)利用语音指令会计核算以及账证核对验证机器视觉等先进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会计落地场景的研发人员和科研工作者。

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纳米材料与技术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

学制:4年

授管理学和工学双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设置

专业前景和就业方向

      “工商管理+纳米材料与技术”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在融合工商管理和纳米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的知识基础上,强化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训练。毕业生可以选择自主创业或到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科技企业从事企业管理工作,成为中国科创领域的生力军;也可到券商、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从事行业研究工作,还可从事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工作以及从事科技创新行业的政府管理工作。鉴于工商管理、纳米科学与技术的专业师资突出的科研能力以及在培养学术型人才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本项目的毕业生有较多的机会继续攻读商科或工科的研究生。

数字经济 

学制:4年

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设置

专业前景和就业方向

      数字经济专业毕业生主要适合在以下领域就业。一是聚焦于经济大数据挖掘的专业性公司,如万得、希施玛、企查查等。二是银行、证券公司、投资公司等金融单位的大数据分析部门、IT部门。三是高科技企业、制造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专业研究机构等单位中基于大数据对宏观经济走势和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的各类专业人员。四是开展数字化转型的各类企业。五是从事跨境电商和数字服务贸易工作的相关岗位。六是为数字经济研究提供辅助支持的研究助理,或者在进一步深造取得博士学位后到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专门从事数字经济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相关岗位。七是税务、海关等政府部门中运用大数据分析以优化行政监管的相关岗位。

 科研与竞赛成果

科研成果

   2016-2023年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赛道国赛、省赛高教赛道二等奖以上数十项

2023年“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1支队伍获得国家二等奖

2023年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1支队伍获得国家二等奖

2023年中金所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知识竞赛1支队伍获得国家优胜奖 

2023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S奖

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曾获铜奖及以上2项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赛道国赛、省赛高教赛道二等奖以上数十项

2023年“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1支队伍获得国家二等奖

2023年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1支队伍获得国家二等奖

2023年中金所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知识竞赛1支队伍获得国家优胜奖  

2023年第八届全国学术英语词汇竞赛国家级二等奖

2023年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本科组总决赛一等奖

2023年第八届全国学术英语词汇竞赛全国二等奖

2023年“东方财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挑战赛1支队伍获得国赛三等奖

2023年“正大杯”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3位同学获得国家三等奖及以上

2023年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类)3位同学获得全国三等奖及以上

2023年华教杯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全国二等奖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合作与交流

校企合作

实践基地

      商学院不断开拓实践实习基地,与中铁建苏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亨通集团等诸多知名企业深度合作。东吴证券、四大银行、中信证券等合作单位每年到学院招收实习生、毕业生。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在苏州大学选拔19人参加2021年加拿大MITACS本科生实习奖学金项目,学院9名学生入选。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举行招聘会、主题宣讲等

      商学院每年秋季学期举办“大型人才招聘会”,吸引近百家金融单位走进校园,至今已顺利举办二十一届。多年来,包括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内的300余家单位来院进行主题宣讲、专场招聘会等。

· 国际化建设 ·

全球商学院国际认证

加强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合作

 学生活动

走进学院

学院网站

http://sxy.suda.edu.cn/

招生咨询电话

0512-67581486

所在校区

天赐庄校区(东校区)

微信公众号

及时 准确 用心

在苏大相遇

与苏大一起前行

续写无悔青春路

他说,要征服一座座又高又陡的山

小得盈满,收获在望 | 苏州大学校长应汉杰院士祝全国高考学子金榜题名

学贵有恒,“院”望必成|一文带你了解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

素材来源/苏州大学商学院

编辑/ 杨笑言

本文地址:http://www.tpjde.com/news/2128.html    推平第 http://www.tpjde.com/ , 查看更多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新闻列表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3001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