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中国  未来  系统  政策  行业  设备  基金  快速  教师 

这些院校无人上线!还能考吗?

   日期:2024-12-03     作者:caijiyuan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mip.tpjde.com/news/2267.html
核心提示:写在前面已经8月中旬,距离正式的考研报名也不远了,备考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就是择校——每年都有低分捡漏上岸的幸运儿,也有高分

写在前面

这些院校无人上线!还能考吗?

已经8月中旬,距离正式的考研报名也不远了,备考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就是择校——

每年都有低分捡漏上岸的幸运儿,也有高分无缘复试的同学。

考研很残酷,因此在择校上更应该谨慎一些。尤其是一些本科院校为双非的同学,更是应该尽量选择保护一志愿的目标院校。

我们如何得知院校是否保护一志愿?可以从一志愿上岸人数来判断。比如今年就有些学校的一志愿上岸人数为0。

面对这种情况,有的学校会二次划线进行校内调剂来弥补空缺,而有的学校会招收调剂优秀生源,最难的是有的学校已经连续3年取消招生计划了......

所以25考研的同学们眼睛可一定要擦亮了~

01

上岸人数为0的院校

01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文学院的法律(非法学)专业,一志愿考生的最高分为329分,而国家线为331分,一志愿无人上线。

02

厦门大学

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专业一志愿上线人数均为0人。

03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2024考研信息与通信系统(学硕)一志愿也无人上线,且复试文件中规定2024年不招收调剂。

04

石河子大学

石河子大学24考研国际中文教育分数线总分340分,与上一届相比总分不变。

但根据石河子大学公布信息:国际中文教育专业计划招收6人,其中一志愿0人,还有6个调剂名额。

05

辽宁大学

辽宁大学多个学院出现一志愿无人上线情况。

①经济学院[020102]经济思想史、[020103]经济史、[0201Z3]规制经济学、[020207]劳动经济学、[0202Z4]技术经济学、[0202Z5]投资经济学一志愿均无合格考生,考生复试分数线(总分)为338分。

②国际经济政治学院[0201Z5]新国际政治经济学、[0201Z6]数字经济学专业一志愿无合格考生,考生复试分数线(总分)均为338分;

[030201]政治学理论、[030206]国际政治、[030208]外交学专业一志愿无合格考生,考生复试分数线(总分)均为331分;

[050210]亚非语言文学专业一志愿无合格考生,考生复试分数线(总分)为365分。

③公共管理学院[02010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计划招生4人(已接收推免生1人),一志愿无合格考生,考生复试分数线(总分)为338分;

④法学院[030101]法学理论,计划招生4(已接收推免生1人);[030102]法律史,计划招生2人;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计划招生3人(已接收推免生2人);[030104]刑法学(纪检监察法),计划招生3人(已接收推免生1人);  [030106]诉讼法学(监察法),计划招生2人; [030109]国际法学,计划招生10人;  [0301J1]司法鉴定学,计划招生3人;  [0301Z2]财税法学,计划招生6人(已接收推免生2人);  [0301Z3]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法学,计划招生7人(已接收推免生1人)

上述专业一志愿均无合格考生,考生复试分数线(总分)均为331分 。

02

一志愿0人上岸,我还能不能报?

一志愿没有人上线和一志愿没有录取可能存在几种情况,我们不能“无脑黑”,还是要根据事实说话。

情况一:无人报考或报考人数极少

可能无人上线和没有录取考生,这与学校的知名度以及专业的冷门程度有一定关系。

如前两年0一志愿上岸的太原师范大学中中国史、文艺学等院校专业,地理位置、学校知名度、学科热门程度都没有优势,很有可能出现无人报考或者报考生源水平较低的情况。

如果仅以【取得研究生学历】为目标,可以考虑一下。

情况二:报考人数较多,但学校要求较高

这与报考生源质量和学校录取要求过高有很大关系。

如辽宁大学作为热门211,报考人数一定不会少,但是没有人上岸,其原因很可能是专业课出题较难。所以说大家在报考时不能单一考虑分数线的高低,更要结合真题的难度综合分析,以免成为考研炮灰。

情况三:不保护一志愿,偏爱优质调剂生

院校不保护一志愿,觉得一志愿生源较差,偏爱优秀调剂生,想预留更多的名额用来调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压分”操作。

如前两年的贵州大学、南昌大学等都有着这样的嫌疑,但其实每年具体情况也并不一样,仅能作部分参考。

相信大部分学校是公平公正和尊重考生的,具体的考研年份和具体学校及专业情况还是要具体分析的。

ps:虽然一部分情况下“压分现象”看似是院校的原因,但也不排除有些同学也许是因为自我感动式的努力,一直在努力复习但是效率不够,也没有抓住考试重点,所以觉得分数匹配不上自己的努力。

内卷越来越激烈,去年也许没有这么多优秀的竞争对手,到了今年学校为了划分梯度选择了更高的阅卷标准也很有可能~

有的时候反而是越高层次的学校越不会搞压分、不保护一志愿这种事儿,25择校的同学不妨大胆一点~

能走完初试这颠簸一路,已经远胜于大部分人!

本文地址:http://www.tpjde.com/news/2267.html    推平第 http://www.tpjde.com/ , 查看更多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新闻列表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3001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