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看待网络流行词?
不知道是自己对网络的关注不够,还是在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词语瞬息万变,网络新词层出不穷。
看看下面这些网络谐音词,你都认识吗?你认识的有哪些?
菇凉(姑娘)、汉纸(汉子)、扎别(差别)、河蟹(和谐)、稀饭(喜欢)、洗具(喜剧)、杯具(悲剧)、神马(什么)、鸭梨(压力)、木有(没有)、胶胶者(佼佼者)、内牛满面(泪流满面)、人参公鸡(人身攻击)、就酱子了(就这样子了)、皂片(照片),蓝瘦(难受)等”。
上周对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的单元检测题进行批改。当批改到作文时,本次作文的题目是半命题作文: ______的我
作文提示:幸福的我、开心的我、成长中的我、渴望理解的我……
要求:不少于600字
天底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一个同学都展示出了自己的不同,有:渴望理解的我,幸福的我,开心的我,爱画画的我,爱写作文的我,这些题目和内容看起来都健康,思想上进,平时比较少交流的,我们通过作文能够更清晰的了解到同学们的个性特征和个性特长。
突然,一个“玩游戏的我”,突然冒出两个“沙雕的我”,内容大概是去爬山,然后摔死了……
我感到非常惊讶。后来我只能在百度上查找“沙雕”一词的意思。原来,沙雕,是一个网络流行词,原本是一句不文明用语的谐音,因为和谐或者输入方便等各种原因而逐渐演变成“沙雕”。现多指有趣的人和搞笑的人,词义较为中性,略带贬义。例如沙雕网友。考虑到用语文明,不建议频繁使用。
沙雕是从傻屌一词演化而来,本来是非常粗俗下流的意思。一些有低级趣味的现代人,为了表达自己粗俗下流的态度,又怕社交平台的审核过不了,于是把词改成了沙雕,这样同样低俗的人就明白其中的意思。可是,没想到这样的词竟然流行了起来,被很多人传播使用,甚至当成常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