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中国  未来  系统  政策  行业  设备  基金  快速  教师 

微信小程序:“神器”背后,隐藏着张小龙怎样的野心?

   日期:2024-12-13     作者:caijiyuan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mip.tpjde.com/news/3742.html
核心提示:微信小程序:“神器”背后,隐藏着张小龙怎样的野心?  2016年末的露脸 张小龙抱了近一年的琵琶,终于在2016年行将收尾之际,

微信小程序:“神器”背后,隐藏着张小龙怎样的野心?

微信小程序:“神器”背后,隐藏着张小龙怎样的野心?

 

 

2016年末的露脸

 

张小龙抱了近一年的琵琶,终于在2016年行将收尾之际,让“微信小程序”露了下脸——准确地说,这次“露脸”依然只是个预告,11天后的2017年1月9日方才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时候。

 

12月28日上午,“2017微信公开课Pro版”在广州亚运城开讲。“微信之父”、 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登台演讲。

 

虽然在12月17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深商大会上,马化腾就已经提前“剧透”了“微信小程序”将于鸡年春节前发布的消息,但是,这并不妨碍业内、媒体乃至广大“吃瓜群众”对于这个神秘产品的好奇与期待。

 

张小龙显然没有辜负大众的热情。

 

在将近一个半小时的演讲里,“微信小程序”是当之无愧的主角。除了给出确切的发布时间,张小龙的演讲也让“微信小程序”的面目变得进一步清晰。

 

“小程序”究竟是个啥?

 

虽然你可能丝毫不关心互联网行业动态,甚至连张小龙是谁都闹不清,但你仍然不妨了解一下这个即将粉墨登场的“微信小程序”到底是个啥。

 

毕竟,我们几乎每个人的手机里都装着这款名叫“微信”的APP,跳广场舞的大妈每天也在用它传着“99%的人还不知道的养身秘方”。根据腾讯方面公布的数字,至今年第三季度,微信的月活跃用户已经达到了令人咋舌的8.46亿!

 

微信公众号“极客公园”对“微信小程序”的描述,非常接地气:

 

“小程序就像把手机里的原生 App 复制了一个简单的微信特别版,只存在于微信中,在微信里可以直接使用相应功能。例如:买机票、订酒店、写便签、查地图、听音乐……这些以往需要退出微信,切换到特定 App 的操作,如今都可以直接在微信里完成。”

 

顺便,“极客公园”还预测了一把“微信小程序”的未来:

 

“以后会有微信小程序版的京东、携程、大众点评、美团、荔枝 FM……更会有微信里的便签、日历、修图、日程安排等等工具。”

 

归根结底:“人们可以在微信里做很多事。”

 

“用完即走”的“小程序”

 

那么,张小龙自己又是怎么阐释“微信小程序”的意义与价值的呢?

 

回溯到今年1月11日。同样是在“微信公开课Pro版”上,微信官方正式确认了“小程序”的存在——彼时,它还被称作“应用号”。

 

当时,张小龙这样描述“应用号”的形态:

 

“我们希望存在一种新的公众号形态,这种形态下面用户关注了一个公众号,就像安装了一个APP一样。他要找这个公众号的时候就像找一个APP,在平时这个号不会向用户发东西的,所以APP就会很安静地存在那里,等用户需要的时候找到它就好了。”

 

这被称为“用完即走”,听着似乎不像个什么高大上的东西,反倒有点像一次性筷子和湿纸巾。

在28日的公开课上,张小龙再次强调了“用完即走”的概念:

 

“任何一个工具都是帮助用户提高它的效率的,用最高效率的方法去完成它的任务,这是工具的目的,工具的使命。微信也是一个工具,所以微信的目的也是帮助用户用最高效的方法去完成它的任务。什么是最高效的方法?就是用最短的时间去完成任务,也就是说一旦用户完成了任务,就应该去做别的事情,而不是停留在产品里面,这就是用完即走的含义。

 

“无处不在”的野心

 

不能推送消息、不能分享到朋友圈、在微信中没有入口、不会有“小程序商店”,甚至连搜索也被加以限制……“用完即走”的“微信小程序”,被三节课创始人后显慧调侃为“性冷淡”。但是在这份“性冷淡”背后,后显慧也读出了张小龙的野心。在他看来,除了“用完即走”,“微信小程序”的另一个关键词是“无处不在”:

 

“微信和物理世界息息相关,就像AR一样。也许微信会重新开启一种真正的AR场景,让用户将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通过小程序结合起来。以前我认为微信在做一个OS,今天我感觉他们想索引整个世界!”

 

同样嗅到“野心”味道的,还有知名IT博主魏武挥。他将张小龙的这一野心归结为:用小程序重构web

 

在魏武挥看来,正如当年web服务击败了软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web应用在靠后,更多的是APP”。而曾经写出Foxmail的张小龙,如今的举动则颇有点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味道,因为“小程序,就是小网站。而微信,像极了一个浏览器”,所以张小龙“似乎要把网站以小程序的面貌重新归来”。

 

新榜的评论文章则直言,张小龙“O2O之心不死”,而他的目标是“连接一切”。文章认为,微信已经基本完成了“连接所有人”的使命。但另一方面,“在连接线下,连接服务,连接商家方面,服务号的效果是让人失望的”。因此“微信小程序”的问世说明张小龙“没有放弃连接使命的另一半”,并且这也将是微信的“下半场”。

 

“细思恐极”的未来

 

或许是张小龙的“野心”足够“野”,好事者已经开始勾画起“微信小程序”面世后的图景。

 

互联网行业观察类微信公众号“磐石之心”给出的标题有点耸人听闻:

 

《张小龙的小程序会让两类人失业,还会让李彦宏痛哭流涕》

 

文章开篇即指出,正如微信公众号对媒体行业的冲击,“微信小程序”的正式面世也将带来巨大的变革。作者感叹:

 

“这就是庞大生态类企业的影响力,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将是一场地震,关系到许多人的死活。而微信1月9日即将正式上线的小程序又会诞生新的职业,也将消灭许多公司。”

 

文章认为,“既然微信小程序可以满足餐饮订座、信息查看、商品购买等功能,那么大量低频类APP都将无需存在。同时,微信公众号、服务号的菜单栏中的二次开发都将变得无用。”

 

更进一步,文章认为腾讯将依靠“微信小程序”一举干掉百度和阿里巴巴:

 

“一旦小程序普及,百度的流量将再次被挤压,企业无需在百度投放广告,而是在微信投放,未来朋友圈的信息流广告可以一点即进入广告主的小程序,然后完成直接的交易。这意味着张小龙的小程序不仅抢了百度的饭碗,还会抢走阿里巴巴、京东的饭碗。当然京东可能最后也会被腾讯全资收购,从而完善腾讯的电商支付体系,完成生态闭环。

 

所谓“细思恐极”,概莫如是。

 

盛名之下,也有“软肋”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微信小程序”就是能将互联网行业搅动得天翻地覆的那件“神器”。

 

“极客公园”就点出了“微信小程序”的四处软肋:1.不能完成复杂工作;2.入口藏得深,用完就找不着了;3.太过依赖微信;4.主动推送限制多。

 

基于此,“极客公园”认为“小程序虽然看起来这么牛,但其实小程序要想真正影响绝大多数微信用户的使用习惯还需要时间。小程序的出现对大多数人基本的微信使用习惯不会造成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极客公园”也承认,“小程序是一旦用过就会成习惯的功能,而且用户会越来越依赖它。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适应,首先是通过某一个小程序满足生活中的一个特定需求。一旦养成习惯,你就会不断地需要更多的小程序来满足你更多的场景需求。因为随着小程序的发展,当50% 的事情都能在微信上处理时,你自然会希望剩下的50% 也能更多地在这里完成。

 

张小龙和他的“微信小程序”到底能在当下的中国互联网行业掀起多大的波澜?

 

11天后,或许我们就将初见端倪。


(本文首发于上观,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栏目主编:刘璐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项建英 编辑邮箱:internetobserver@163.com)

本文地址:http://www.tpjde.com/news/3742.html    推平第 http://www.tpjde.com/ , 查看更多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新闻列表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3001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