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合肥纪委“凭借被删除的微信聊天记录,成功挖掘反腐关键性信息”的新闻火遍了全网,人民群众无疑不被有关部门的机智果敢所折服。然而,通过微信“被删除的聊天记录”获取关键性信息的方式,却也让不少吃瓜群众细思恐极——原来,你每天在微信上聊什么,微信分分钟都知道!即使你手抖删除聊天记录,也依然可以被强制恢复哦!
更重要的是,此次事件更揭示了政务工作使用微信聊天的不安全性,既然政府部门能够恢复微信的聊天记录数据,那么不得不承认,许多潜在的高端黑客也存在复原微信聊天记录的可能性。所以,工作聊天避免用微信,使用企业级而非个人级的社交软件,保障政务工作的信息安全刻不容缓。
此新闻一出,微信官方立即跳出来“灭火”,旗下官方活动号“微信派”火速跟进一篇文章,企图转移视线将侵犯用户隐私的行为甩锅给“通过司法取证技术从手机设备本身的存储系统中恢复”,并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放出许多学术论文,来佐证取证程序的合理性。
官方如此公然高调的“甩锅”行为,让互联网圈的大v们又忍不住“为正义发声”了,比如,知名互联网意见领袖阑夕就在微博上吐槽:“有些词段、图片和链接在微信里是发不出来的,(微信)你没有通过技术权限看我的东西,你怎么知道我发了非法的信息?”如此打脸的真凭实据,可以说是非常力透纸背了。
“不保存用户的聊天记录”,备份你聊天记录的可能是鬼!
小编也从微信的官方声明中,挖掘出了一些“蛛丝马迹”:首先,微信声称,“微信不留存任何用户的聊天记录,聊天内容只存储在用户的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上。”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没毛病哈,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采取监测、记录网络运行状态、网络安全事件的技术措施,并按照规定留存相关的网络日志不少于六个月。”所以说,腾讯爸爸,如果你对外公开讲说,你不保存用户的聊天记录,你就公然违法了你造么?这种挑战国家权威的事情,相信小马哥是不会轻易干的,蛤蛤。
那么,好奇宝宝们会问了,这些所谓的“关键性聊天记录信息“都存在哪里呢?小编相信一定是会存储在用户的本地设备中的,这也没有问题。问题就是,真的不一定只存在你的本地设备中,不要忘记伟大的”腾讯云服务器“——当你更换手机设备的时候,有没有图方便用过聊天记录的备份功能呢?不备份不存储的话,聊天记录从哪来?现在知道你的那些隐私都去哪儿了吧?
不相信?做个小实验,给你的朋友发一条微信消息,然后注销你的微信,让你的朋友也注销微信,过一段时间再恢复微信使用,竟然还能收到当初的那条消息!请问,如果微信不保存用户聊天记录,那么这条消息是鬼发出的吗?
“不分析用户的聊天记录”,当我没看过朋友圈广告?
并且,微信官方还对外声称“微信不会将用户的任何聊天内容用于大数据分析。“这条就有些打脸了。臭名昭著的朋友圈广告,难道不就是利用了用户的大数据做精准定向推送?因为有的人看得见有的人看不见啊!当初微信还利用这种精准推送大做文章,让用户产生身份认同感,现在又自己打脸说不会做大数据分析?
最简单的,小编一个朋友,随手在微信上更朋友聊起要结婚的事情,朋友圈就各种开始推送婚纱摄影广告,最可气的是,同微信苟合多年的今日头条和京东,也开始各种推送跟结婚有关的广告和商品……emmmmm…. 微信你有本事说自己不做大数据分析,你有本事别把大数据卖给队友分析啊!友商分析了一波之后,又把数据还给你,这个闭环牌坊立得有点妙了!
“传言中所说我们天天在看你的微信”,后半句心虚神秘消失?
再有,微信说“因微信不存储、不分析用户聊天内容的技术模式,”话还只说了一半,呃,微信派今天估计又有实习生要下岗了。小编找出原文,原来后半句是“传言中所说“我们天天在看你的微信”纯属误解。”什么情况?已经心虚到连后半句都不敢说了吗?还要在评论里勉强回复。
细细想来,删去这句话的确是有目的的——就算不保存、不分析我都假装自己傻信了,你说你不监控,我是完全拒绝的!一到重要会议举行期间,小编就连个微信头像、微信地区都换不了!有些字段的关键词,在微信上是根本发不出的,还有小编有个老司机朋友,连续好几天夜间在微信群内“乱开车”,没两天就被封号,还被有关部门请去喝茶,这种事我会到处乱说吗?微信,你说你没有监控聊天记录,不能天天看我们聊什么内容,那你一定是开了天眼吧???
有趣的是,就在微信风波回复不久,知乎上“微信侵犯用户隐私“的老生常谈又再度被顶上了热搜。小编擦亮双眼一看,原来这段口径正是今年1月份微信的用户隐私口碑危机爆发的时候,微信对外发声的口径!改都不改就原文复制照搬上来,微信的公关团队也是相当的优秀了。更有趣的是,心细如发的小编去“清风合肥”这个政府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搜索了一圈,竟然发现引发微信这场风波微信原文竟然神奇的消失了!不得不说,这波公关“围堵民意”的骚操作还是很到位的…..
【被消失的“政绩”原文在这里】
小编不禁感慨,微信真是手眼通天,不仅官方发声,避重就轻,混搅视听,甚至连地方政府部门的政绩都能“屏蔽”!在此温馨提示广大政务工作者,为了保证政务信息工作的高度安全,还是不要在微信这种安全系数较低的个人社交软件上聊工作比较好,否则万一哪天被有关部门请去喝茶问话,岂不是自毁前程?小编顿时感觉怕怕的,这篇造福人民群众,揭秘事实真相的文章发出去之后,会被腾讯爸爸秒删吗?在线等,挺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