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移动支付,全世界都在模仿中国,但说到国内移动支付的领头羊,那一定就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了。近日,支付宝继网银支付、扫码支付、刷脸支付之后,又率先推出“碰一碰付”新方式。它真的有那么神奇吗?安全吗?本文就和大家聊聊相关知识。
支付宝“触碰支付”功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不考虑实用性,光谈风险是没有意义的。就拿支付宝新推出的“碰一碰”新支付方式来说,它靠“近场通信”技术实现,肯定会加入特殊的加密手段,在读写数据的过程中,必然会经过多重验证,完全不用担心安全问题。虽然不能保证百分百安全,但老王个人认为,它的安全性要大于人们现在使用的扫码支付。
此外,支付宝的安全保护机制特别健全,早年曾有黑客团队对支付宝进行测试,虽然有破解的可能,但最终还是被保护机制挡了下来。“一触即付”并不单单是通过软件进行支付,还需要手机具备“NFC”功能,安全性更高。
此外,在使用移动支付时,“隐患”并非来自于功能或软件本身,而是来自于操作人员,用户只有提高警惕,才能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导致资金被盗。
什么是近场通信(NFC)技术?
所谓“近场通信”技术,又称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英文名为“Near”,简称“NFC”,我们可以理解为“利用附近的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交互”的技术。
该技术最显著的特点是无需开放任何软件接口,只要读取介质与验证介质处于同一环境,便可相互建立连接,完成数据的传输、验证、交互或识别。
在日常生活中,NFC功能虽然还没有完全普及,但也十分常见,比如小区的感应门禁、汽车NFC遥控器、公交卡、地铁卡等等。甚至有些智能手机也植入了NFC技术,可以用来对一些关键介质进行克隆、写入、读取数据。
不过,支付宝的“一碰即付”与传统的NFC技术应用有所不同,所谓NFC技术的应用需要三个配件,分别是钥匙载体、数据读取或识别设备、数据写入设备。以常见的门禁卡为例,门禁卡就是钥匙载体,往门禁卡里写入数据的设备就是数据写入设备,门禁卡控制的门就是数据读取或识别设备。
支付宝“一碰支付”的本质其实就是“条码支付”,只是调用的设备模块和支付方式发生了变化。此前,支付宝可以扫码支付,也可以刷脸支付。两种支付方式使用的媒介都是二维码和面部识别,而“一碰支付”将媒介替换成了“NFC”,是一种“软硬件结合”的新型支付方式。
“触碰支付”有用吗?
点击支付非常好用(我已经尝试过了)。
传统的移动支付方式无非就是扫码或者刷脸支付,人们消费时需要向商家出示支付码,或者扫描商家提供的支付码,然后进行支付,只有部分有刷脸识别设备的店铺才支持刷脸支付。
其实“触碰支付”也是如此,虽然同样需要使用NFC读取或识别设备,但这是收款人需要操心的事情,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它的便捷性要优于传统扫码支付,效率也几乎可以媲美刷脸支付。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支付宝的主要载体是智能手机,如果智能手机不具备NFC功能,那么“触碰支付”就无法实现。
总结:支付宝的“一触即付”功能非常棒,普及只是时间问题,目前已在很多门店安装,有NFC功能的朋友不妨尝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