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材,下面我们就来教教大家挑选鸡蛋的小窍门,让大家可以买到放心的鸡蛋。
如何鉴别鸡蛋的好坏?
1、观察鸡蛋外观
鸡蛋外壳有一层白霜粉末,手擦时不很光滑,外形完整的是鲜蛋,外壳光滑发暗、不完整、有裂痕的是不新鲜的鸡蛋。
2、用手摇鸡蛋听声音
购鸡蛋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鸡蛋摇晃,没有声音的是鲜蛋,手摇时发出晃当的声音的是坏蛋。声音越大,坏得越厉害。
3、对着光照射看颜色
用手轻轻握住鸡蛋,对光观察,好鸡蛋蛋白清晰,呈半透明状态,一头有小空室,坏蛋呈灰暗色,空室较大。有的鸡蛋有污斑,这是陈旧或变质的表现。再对着光线来看,真鸡蛋没有假鸡蛋透明度高,真鸡蛋有比较浑比较模糊的感觉。
4、让鸡蛋漂在盐水上
取水500克,加入食盐500克,溶化后,把鸡蛋放入水中,横沉在水底的是新鲜鸡蛋,大头在上、小头在下稍漂的,是鸡蛋放的时间过长,完全漂在水上的,这种蛋已经腐败变质。
小贴士
真鸡蛋粘度较重,所以可以把鸡蛋打在碗里用手碰一碰捏一捏,感觉蛋清较稀、倒在手上蛋清会从指缝间快速滑落掉,且蛋黄在手中一点不粘贴反而能随意流动的,很可能是假鸡蛋。
一般情况下,健康成年人每天吃1-2个鸡蛋;老年人每天吃一个比较好;脑力劳动者每天吃两个鸡蛋比较合适;孕妇、产妇、哺乳期女性及身体虚弱者每天可吃2-3个鸡蛋,不宜再多。煮蛋是最佳的吃法,但不宜煮得过熟。
吃鸡蛋误区
误区一:生鸡蛋更有营养
生吃鸡蛋不仅不卫生,容易引起细菌感染,而且也不营养。生鸡蛋里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影响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导致食欲不振、全身无力、肌肉疼痛等“生物素缺乏症”.另外,生鸡蛋内含有“抗胰蛋白酶”,会破坏人体的消化功能。至于那些经过孵化、但还没有孵出小鸡的“毛鸡蛋”,就更不卫生了。
误区二:产妇吃鸡蛋越多越好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大,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肝脏解毒功能降低,大量食用后会导致肝、肾的负担加重,引起不良后果。食入过多蛋白质,还会在肠道产生大量的氨、羟、酚等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毒害很大,容易出现腹部胀闷,头晕目眩、四肢乏力、昏迷等症状,导致“蛋白质中毒综合征”.蛋白质的摄入应根据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功能来计算。一般情况下,产妇每天吃3个左右的鸡蛋就足够了。
误区三:常吃鸡蛋胆固醇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