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生就业困难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在校生人数和毕业生数近年迅猛增长, 其直接结果就是目前 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的严重失衡。 随着世界经济危机影响的逐步显现,劳动力的 社会实际需求增加缓慢,与过多的新增毕业生的数目相抵消后, 形成相对供需失 衡,造成了一部分学生的就业困难。加之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使得高校学生 就业问题却越来越严重。 原因 1. 现在整个就业的状况,因为我们国家总的劳动力供过于求,这个大的背景下。 再加上当前的金融危机的影响,就显得大学生就业的问题难度就显得非常突 出。 2. 大学生就业的需求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了对大学生这种白领岗位的 需求不足,特别是第三产业不够发达造成
2、的。 3. 大学生的供给不太适应市场需要。大学专业的设置和相应招聘、招收这些专 业的大学生的人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市场的能力和观念,以及大学 生的观念能力,观念也不太适应。 4. 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与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高等教育的滞后性和周期长 的两个特点确定了其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不够,而高校人才预测工作处于探 索阶段甚至还没有开始,都造成了高校招生功利性比较明显,与社会需求结 合不够紧密,甚至脱节,导致高校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 5. 大部分高校培养的学生质量不过硬。目前大多数高校人事缺乏灵活性、流动 性和主动性。 6.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误区。其一,大学生对自身定位不够
3、准确。同时,大学生 “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心理更加严重影响择业与就业。其二,诚信问题。 不少毕业生觉不惜通过造假来求得一张证书以骗取企业的宵睐 ,对大学毕业 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 除了以上几方面的原因外,还有诸如环境还不够宽松、公平,企业用人方面还存 在许多问题等等。 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指导对策 1. 政府及时的政策疏导。加强城乡基层就业,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 是主渠道,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十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 业生就业;政府还应充分发挥在就业方面的职能,就业优先应作为政府的一 项基本办事方针,政策向安排就业倾斜;畅通就业渠道,政府应加强宏观管 理,加大改
4、革力度,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研究、探讨和实践,积极培育规 范、健康和法制化的各级劳动力就业市场,破除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制 定灵活优惠的政策,鼓励毕业生的合理流动,引导毕业生到艰苦的地方就业; 要重视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并采 取多种形式,保障和支持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开展毕业生求职技能培训,为在校学生提供多种参与社 会实践的机会;还要建立全员及全程的就业指导工作;另外要积极鼓励并支 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通过政策和资金积极扶持 ,降低创业门槛、创业成 本和创业风险等,鼓励学生自主创业,让大学毕业生创业思想得到弘扬,
5、 并使 创业行动得以落实。 2. 增强自身素质,树立正确就业观。首先,大学毕业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增强就业竞争力。其次,大学生要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总之,只有在政府政策疏引、学校教育培养结构调整、用人单位社会责任的 树立、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正确定位等综合引导下,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才能够 得到解决。 用工荒,是指用工短缺现象。用工荒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新现象。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新现 象,一边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一边却企业招不到人。它暴露了我国以前之政策不合理之处, 急需要调整。 出现原因 1. 经济格局的调整用工荒与中国发展模式的结构瓶颈甚至财富分配的调整 都有莫大关联。中央及各地惠农
6、政策效应不断显现,地区差异缩小使外出打 工者减少。随着东部与中西部在工资以及福利待遇上的差距逐步缩小,加上 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惠农和就业扶持政策, 如今选择在家乡务农或就地打工生 活成本反而更低。普通工人之间的财富与生活鸿沟日益扩大,用工荒现象也 就自然产生了。 2. 民工全面换代 求职人数同比下降,求职群体出现结构性变化。专家分析指 出。新一代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除工资薪酬外,更加注重对职业前 景的选择。相当部分新劳动力不愿意从事流水线的一线普工工作,就业流动 性加大,造成了局部地区出现用工紧张。 3. 人口红利的下降 我国有无限劳动供给的阶段即将过去,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所依赖的第一次
7、“人口红利”消失。作为依靠低附加值产品、廉价劳动力创 造了 “中国制造”的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无疑将会给我国经济带来重大 影响。用工荒的出现打破了中国廉价劳动力优势可以永远持续用工荒也会促 使企业提高工人工资和福利,使得整个社会正视几十年大发展中被忽视了的 人群的正当权益,正视不同群体之间巨大、不合理的收入差异。 4. 法律保障的缺陷 工人权益并非增加用工负担劳动者权益得不到保障是 “民工荒”根本原因工人权益得不到保障造成“民工荒”遵守劳动合 同法会让企业走得更远 劳动合同法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功不可没, 法律的实施,使得企业裁员更加谨慎,被欠薪的农民工得到了法律上的大力 支持,维护了社会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