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首先,在我们决定考研后必须要了解清楚考研的全流程是什么样的,有哪些步骤,哪些方面需要我们注意。千万不要盲目的备考,否则很可能会错过许多关键信息。
今天,小编给26考研的小伙伴罗列了考研的全流程以及需要注意的一些考研基本常识:
1、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全日制是像我们本科阶段一样进行脱产学习,更多的时间是在学校进行学术上的学习。而非全日制则是边上班边读,上课时间一般安排在周末或是节假日。但非全日制的学费相较于全日制会比较贵,且学校一般不安排宿舍。同时,调剂时部分院校会允许全日制调剂到非全日制,但非全日制基本上是不能调剂到全日制的。
2、学硕和专硕
学硕指的是学术型硕士,学制一般为3年,所学内容偏向于搞科研做研究。而专硕是专业型硕士,学制一般为2-3年,所学内容偏向实践。
但在调剂时,学硕可以调剂至专硕,而专硕一般不可以调剂至学硕。
3、A区和B区
A区主要是一些经济发达、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但报考的人数比较多,竞争十分激烈。且A区的国家复试分数线一般会比B区高10分左右。
B区的经济、教育资源相较于A区而言会比较薄弱,B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但B区的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竞争压力不如A区激烈。
两者比较值得注意的是,A区考生如果未达到A区国家线但到了B区国家线则可以选择调剂至B区。以前B区是无法调到A区的,但现在只要你的分数线达到了A区分数线就可以向A区招收调剂的的院校申请复试。
4、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
一级学科是学科大类,属于学科门类,一般用四位码表示,包含的课程范围以及涵盖面会更广。
二级学科是学科大类下的学科小类,从属于一级学科,一般用六位码表示。
5、考研考什么?
政治
(马原、毛概、史纲、思修、形势与政策、新思想)
英语
(分为英语一和英语二,英语一难度大于英语二)
数学
(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了解清楚自己所报考的专业考哪一类)
专业课
(哲学、经济学、艺术学、文学、教育学等等)
考生需要结合自身的爱好、专业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自身未来的职业规划等因素确定自己所要报考的具体专业和研究方向。
首先,兴趣是选择专业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兴趣能让你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好的保持对专业和学习的热爱;另一方面,兴趣能让你在考研复习的过程中更好的保持学习的动力。
其次,自身实力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在选择专业时要结合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选择自己更具有竞争优势的专业能更好地帮助你一战成硕。
另外,在选择专业时也要仔细了解专业当前的就业情况以及就业方向是否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能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提供帮助。
在确定专业后我们首先要查找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大家可以在“研招网”上进行筛选查询,对比每一院校该专业的招生信息、复试线、录取人数、复试比例、近几年进复试的情况等数据,选择1——3所合适自己的院校,这也能有效预防招生政策发生变话或是因自身原因需要变换目标等事件的发生。
在确定院校时大家也要根据往年的初试参考书目看一下,尽量确定三所院校专业的考试科目所用参考书是相同的,这样哪怕后续换学校也不会影响备考进度。
在这里,大家可以多关注一下三个择校必备的网站:
1、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招网)
此网站内可以查询到全国各大院校招生单位各个招生专业的信息,后续的考研预报名、报名、网报确认等流程都是在这个网站进行。
2、中国考研网
该网站里面会有详细的院系介绍、导师信息、专业信息、历年分数及报录比等。
3、考研论坛
里面可以相互沟通交流,彼此分享自己想要的信息,一同寻找资料或是找研友一起努力。
(PS:当然,小编之前又给大家整理许多院校艺术类专业进2——3年的一些考研数据,大家可以看一看~)
上面我们说到要进行数据分析,那么该分析哪些数据呢?小编给大家讲一讲:
1、近几年本专业的考研报考人数、录取人数、报录比、分数线和单科线;
2、学校专业的实力和就业情况;
3、推免比例的大致变化;
4、复试通过率以及复试的大致内容构成。
5、是否会歧视来自双非院校的考生
最后就是分析自己的综合能力,要考虑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应对自己所要报考的院校以及专业。
确定好院校后就会涉及到选导师的问题。考生最好能够提前了解每个老师的研究方向、擅长的领域等,看是否与自己的发展方向或是未来就业方向相吻合。确定后最好是能够找到与导师相熟的本科院校导师或者学长学姐请他们帮忙引荐,这样大多能事半功倍。
在确定好院校专业后,我们就可以根据院校发布的往年招生信息确定要考的科目和参考书目有哪些。
这里小编给大家罗列了一些查找途径:
1、查询各高校研究生招生的专业课考试科目可以去高校官网的研究生招生网查看当年公布的: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和招生简章。
2、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 也可以查看。
3、补充渠道:考研论坛和考研吧
确定考试科目以及参考教材后便可以按需购买教材和相关资料,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备考计划并根据备考计划开始复习。备考计划最好详细到每月、每周、每日的复习内容,在做计划时一定不要安排的太紧,最好给自己留出一些调整空间。
对于不擅长的科目,尤其是专业课,可以选择报班学习,这能更好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以及冲刺高分。
在考研里每一科都很重要,不能有偏科的情况出现,所以大家一定要合理安排好每一科的复习时间,然后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自学或是报班。
网上报名一般分为三大部分:
1、网上预报名(一般在九月底进行)
2、网上正式报名(一般在十月份开始)
3、网上确认报名(一般在11月上旬)
大家一定要留意研招网发布的公告,确定每一步骤的操作时间,千万不要忘记时间错过报名或是忘记网报确认。
初试考试时间一般在12月下旬的某个周末,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一般考试时间顺序如下:
第一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第一日下午 外国语
第二日上午 数学/业务课一
第二日下午 业务课二
第三日 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
初试成绩一般在来年2月中旬左右公布,国家线、院校线公布一般在3~4月。
大家在备考的时候也可以根据每一科目的考试时间来安排每天每一科目的学习时间,让自己提前找到状态。
考研复试是在考生通过初试的基础上,对考生业务水平和实际能力的进一步考察。
考研复试关系到考生是否能最终入选,是考研的最后一道关卡,因此在考研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大家在结束初试后也不要过于放松,这一时期可以多阅读一些专业相关的论文、关注时政热点等,保持自己对专业领域的了解。由于复试的时候会涉及到英语口语的考核,所以大家的英语单词也千万不要落下,还可以根据网上的复试经验、问题汇总等提前做好准备,多开口练准没错!
考生如果符合复试条件但不能在第一志愿院校参加复试的,考生档案将送至第二志愿院校或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调剂。
这时我们就要关注搜索各院校的调剂信息,确定后注意研招网通知填写调剂信息,在填写完成并收到调剂通知后就按流程参加复试即可。
复试通过确认录取后,学校会将你的档案调往学校进行审查,没有问题后学校将会发放录取通知书并将你的所有关系转到学校。
接到录取通知书后你就只需要按照上面的报名时间带上行李前往学校报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