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跟前公司因“李子柒”商标纠纷分家后,李子柒停更3年发布的第一条动态。
截至目前,这则视频播放量高达1亿多,转发量超过了10W+,点赞量超百万。
新华社也在第一时间采访了李子柒,连发9条相关内容,排面十足。
她社媒平台的评论区,更是罕见的一方净土,只有欢呼和祝福。
“我最高级的电子榨菜回来了”“熹妃回宫”“最爽重生文”。
国外社交平台上的评论区,更是世界大和谐:
咋说呢?在互联网博主交替飞速的时代,李子柒让我们见识了啥叫归来仍是顶流!
大家被李子柒吸引,绝不止于视频里“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的闲情魅力。
还有她这个人。
大家都知道,李子柒的作品都是亲力亲为!
消失的这些年里,她也没闲着。
做了”成都漆艺”四大绝技之一的雕漆隐花,以刀代笔,完成了一扇“麒麟回首,紫气东来”的漆门。
虽然好看,但做起来危害很大,因为会过敏。
李子柒做大漆过程中脸上和身上一直是红肿状态。
她还把一间废弃的柴房改造成一个梦幻的森林衣帽间,风格不同的衣服被悬挂在树枝上、放在石头上,被花海拥簇着。
除了这些,李子柒还在采访里说,自己做了许多之前没办法做的事情。
第一件事就是补觉。
大量的学习和工作,让她常常日夜颠倒甚至睡不够。
第二件事是生活。
一边陪奶奶,一边到处旅游。
奶奶不仅是她视频里的重要角色,还是在李子柒熬夜工作时,为她端上一碗热汤的亲人。
我们与家人的日子并非无限永远,这点李子柒也深有体会。
她也走了很多地方,今年4月还有网友在大理偶遇李子柒穿着扎染裙赶集。当时大家还在评论区盼着她回归。
第三件是她口中最大的收获,去了20多个省,拜访了100多位非遗传承人和文化工作者。为之后的工作方向铺路。
虽然她没有深入的说,但期待值拉满!
很多人看完采访后都说她闷声干大事。当大家都以为她因为负面事件“退隐”江湖,谁知人家去“修炼”了。
不枉新华社对李子柒的采访标题,用了两个潇洒有力的大字:归来!
不是重生,也不是回归。归来,好像是一种对朋友的承诺后,势在必得的出现。
记得之前李子柒说,自己最不缺的就是勇气,而这3年的蛰伏,就是她强大的最好证明。
一直以来大家对网红都有一种“运气加持”的滤镜,但李子柒的成功,除了运气,还有她的不认命、不抱怨。
李子柒原名“李佳佳”,1990年出生在四川平武县的大山深处。
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母亲不知所踪。她没有尝过“母爱”,最惨的时候,继母拽着她的头发按进水沟里。
6岁时,父亲去世,爷爷奶奶便把她带在身边养。
李子柒的爷爷是手艺人,厨艺很好,村里有红白喜事,爷爷都会去张罗,李子柒就跟着爷爷打下手,切菜洗盘子。
爷爷在她5年级时离开。10岁的李子柒,学费是靠着自己背着竹篓上山挖草药挣来的。
但这并不能维持她和奶奶的生活,14岁,李子柒便离开了校园离开了大山,外出谋生。
为了挣钱,她做过服务员,睡过公园长椅、桥洞。
为了挣更多的钱,她跟着朋友学DJ(打碟),在夜场讨生活。
即便不喜欢,为了生存她还是逼着自己做了。
没过多久奶奶生病,为了照顾她,李子柒不得不辞掉工作,又重回大山深处。
一心想着让生活好点的她,并没闲下来。为了给当时自己开的网店引流,便捣鼓起了短视频。
无心插柳柳成荫,谁知却成为人生转变的节点。
可当主持人问她为什么这么“全能”时,李子柒并没有说出自己曾经过得有多惨。相反都在“美化”
服务员的经历让她明白,如何跟别人介绍菜品。
DJ让她了解了乐理知识,让她对视频的配乐更敏感。
接受命运的安排,把人生每一步路都走得无怨无悔。这样积极的心态,真的很难不收获她想要的生活!
李子柒,让世人在浮躁功利的快节奏生活中找到了可以“暂停人生”的乌托邦,也让大家知道了一位公众人物能长久的大红大紫下去绝非偶然。
她已不单单是传统文化的分享者,走出大山又回归大山,靠着自己的双手改变了人生的方向。
我想,她的爷爷在天上看到了,也一定会为孙女倍感欣慰吧。
为人父母,我们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会受苦,但人生是不可预料的。
李子柒身上的特质,也给了很多有女儿的家庭一个参考。
1.不要害怕从头再来,人生走的每一步路都算数
要有失败的勇气。吃过的亏或许不会给你当下的反馈,但在未来说不定就会派上用场了。
就像李子柒,小时候跟着爷爷对做饭的耳濡目染,学DJ时对编曲的了解,让她在做博主时,可以更全面的考虑作品的呈现。
2.掌握一项技能,并好好的磨练它
无论是学习还是掌握一门技能,都要沉得住气,耐得住性子。
李子柒无所不能的背后,是她对待每件事的认真和反复。
为了节约成本,自学摄影。
比运气和天赋走得更远的是日复一日的训练。
3.原生家庭不是终点,人生的主动权在于自己选择的方向
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
李子柒的童年时代可谓天崩开局,她可以选择重复前辈的生活,也足以对整个世界失望。
但她没有,而是摆脱受害者模式,只为自己想要的生活去努力。
原生家庭虽然是不可抹去的一部分,但它不足以定论任何人的人生。
毕竟能打败自己的,只有自己。
就像李子柒说的:
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其实是源自于你是否肯努力为之的。
美好的生活没那么复杂,就是心中的热爱和向往。
“不忘初心,不忘匠心”,期待在下一首诗意人生中与李子柒再相逢。
也愿每一个孩子,都能无所畏惧、一路向前,奔赴自己向往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