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曾背负家族希望,却接连七次县试落榜,直至23岁时才不负所望地考上了秀才,而后再接再厉考取了举人。光道十八年,28岁的曾国藩终于中了进士,入朝为官。
出生平庸,为人傲慢且脾气暴躁的他,得罪了朝中众多大臣,还曾惹怒皇上,中年时便设置“人生六戒”来激励自己。这位“愚钝”书生,通过自己一步一步地“精心策划”,硬是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官场人生”。
30岁时,曾国藩立志做圣人,决定痛改恶习,每日撰写日记后交由朋友审阅,帮助自己自省。他这一生,严于律己,精神领悟之高,备受后世之人推崇。
时至今日,就有一位推崇者,他曾三次抑郁想自我了断,最后靠着曾国藩的“律己精神”醒悟过来,也就是著名主持人——白岩松!
从上到下,被推至风口浪尖的白岩松
近年,网络爆出各种关于白岩松的负面新闻,曾激励一代人的“新闻人”被推送至风口浪尖。
有人认为他故作姿态,表面说着民生的话题,却不是用的百姓语言;有人认为他自以为是,总是用“上帝视角”来批判他人,毫无情面;有人认为他道德绑架,把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强加给“胸无墨水”的青少年,让别人以他为榜样。
白岩松曾经的言论与行为,被“有心人”找出来,刻意曲解破坏。他曾经的各种“好”也在被慢慢稀释,成为别人口中的“不要被他表面现象蒙了眼”的伪君子。
白岩松曾说房地产如何击垮年轻一代、房价如此居高不下全因政府等言论,被人指责口是心非,甚至有人批判他儿子英国留学却学习蒙古史,而后还道貌岸然的称自己“忠贞爱国”,显得虚情假意。
总有那么多人以为这、以为那,为白岩松“操心”,说他是伪君子,其实自己又何尝不是在道德绑架他人,在凭空构陷指责他人,甚至是在制造网络舆论。
曾经被众人“捧在天上”的白岩松,如今风评一落千丈,难道事实果真如此吗?
从里到外,追求完美的白岩松
在年度演讲《对白》中,一位女大学生询问白岩松是否有过抑郁症,白岩松如实回应自己却有一段时间被抑郁症困扰,每天睡不着,吃不下,体重从80公斤降到55公斤。
白岩松跟疾病搏斗了5年,靠药物抑制抑郁症,而后网络多达200多万条关于他自杀的新闻。
1992年是他最糟糕的一年,由于长期失眠,导致后脑斑秃。因为状态非常不好,家里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即使早已看见后面的斑秃,也不敢告诉他。
抑郁症甚至严重到让白岩松不愿意与妻子讲话,两人的沟通仅仅是写小字条。用白岩松自己的话:“年轻时会以为什么都要最好,自己什么都应该得到,有了一种追求完美的心态,如果迎着那个心态活下去,便永远觉得事事不圆满,一定要再盛再火才行。”
那时的白岩松不愿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内心种下痛苦的果子,慢慢堆积、垒压,让这个才能出众的新闻主持人陷入抑郁症的折磨。
抑郁症让他曾经3次想要自我了断,看到曾国藩的一句“花未全开月未圆”,才终于点醒了他,让他明白缺陷其实是完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道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把自己当普通人,学会与自己和解,找到轻松和可持续的状态,避免让负面感受便会击垮你的意志,“剥夺”你的身体。
抑郁症,一个听起来很遥远的“心理疾病”,却随时可能爆发在每一个人身上。近些年,因抑郁症自杀、自残的新闻此起彼伏,让世人慢慢了解到这个“恶魔”的可怕。
2003年,香港金像奖影帝张国荣因抑郁症跳楼自杀;2016年,著名歌手乔任梁因抑郁症去世;2019年,韩国女明星崔雪莉,因抑郁症上吊自尽。
喜剧巨星周星驰曾因抑郁症饱受折磨,靠着药物支撑才能出席活动;央视名嘴崔永元也因抑郁症,一度想要自杀;影视女星热依扎靠着药物抑制抑郁症……
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警示着我们抑郁症的危害与恐怖……
从里到外都渴求完美的白岩松,凭借自身的意志摆脱了抑郁症的困扰。靠着那一份对生命、对生活、对自己的“控制”,行走在新闻行业的风口浪尖上。
从早到晚,严于律己的白岩松
1968年8月20日出生的白岩松,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人。1985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了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顺利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一路顺风顺水的求学、入职生涯,是白岩松最“放松”的一段时间,翻看他的个人简介,也是硕果累累,卓尔不群。最让人深刻的便是他深刻而不呆板、活泼而不媚俗的主持风格。
节目录制快人快语,对各种民生问题牵肠挂肚,会为了房价抨击不能触碰的“中枢”,阐述自己对待各类社会问题的看法与心态,让一众奋斗青年拍案叫绝。
50多岁的白岩松,坚持每天跑步,身体健康保持在一线水准。一有时间便邀约足球好友,欢聚球场,体力甚至可以跟专业球员踢完全场!充沛的精力和体力源于对自身的苛求与自律。
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表情,但言语间却和蔼可亲。“年轻人,一定要多看书。”白岩松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说现在抑制自己抑郁症最好的“药”便是读书。
或许促使他不停“修炼”的原因也有一部分是所从事的工作因素,有能力采访各种行业大咖、业界大佬的人,必定自身亦是才高八斗、满腹经纶。知识也是新闻人士的“职业素养”,白岩松不甘只做媒体的“肉喇叭”!
他将自己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将自己对社会、对年轻一代的期盼讲出来,将自己的人生感悟传达出来,他终究希望的是“自我价值”的呈现。
白岩松如同曾国藩般苛求自我的“升华”,他们这一生,同样追求极致。不仅拼智商、拼才学,最终拼的其实是自我管理能力!
如果你之前的人生过得很糟糕,那你还有时间“重新洗牌”。钱没了,可以再挣;朋友没了,可以再交;爱情没了,可以再找。有时候缺乏的是一份重新开始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