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需求
如图所示,我需要统计关键词“月”在古诗词的出现次数。虽然人是可以一个一个算出来,但如果量多还是很繁琐的。因此如果有公式自动计算那必定是很不错的选择。
二、实现
针对古诗词李煜-《虞美人》,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代码自动统计关键词“月”在这首古诗词中的出现次数。备注:单元格D2为李煜-《虞美人》,单元格A2为关键词“月”
解释:D2被空字符""替换掉D2中的A2后,得到一个新的字符串,然后这个新字符串的长度会比小于等于D2的长度,用D2字符串长度减去新字符串的长度,除以A2字符串的长度,最终得到A2在D2中的出现次数。
计算过程:
①LEN(D2): 返回64
②SUBSTITUTE(D2,A2,""): 返回春花秋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③LEN(SUBSTITUTE(D2,A2,"")): 返回62
④(LEN(D2)-LEN(SUBSTITUTE(D2,A2,""))): 返回2
⑤LEN(A2): 返回1
⑥(LEN(D2)-LEN(SUBSTITUTE(D2,A2,"")))/LEN(A2): 返回2(最终结果)
函数说明SUBSTITUTE(text,old_text,new_text,instance_num)
Text 为需要替换其中字符的文本,或对含有文本的单元格的引用。
Old_text 为需要替换的旧文本。
New_text 用于替换 old_text 的文本。
Instance_num 为一数值,用来指定以 new_text 替换第几次出现的old_text。
三、效果
可以看出使用公式计算得到的关键词“月”的频率与人算的相同,说明公式确实起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