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系统  行业  参数  教师  中国  机械  设备  基金 

尤良英启示录:与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梦想同行

   日期:2024-11-26     移动:http://mip.tpjde.com/quote/1282.html

   懦弱者,困难于他便是拦路虎;坚强者,艰难与黑暗锻造着他更强大的力量与更光辉的灵魂。我很喜欢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艰难的生活,让人们或残缺,或贪婪,或卑微地活着,但经历过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之后,终以一颗坚定而向善的心面对生活;生活中的一切苦难,将人性的光辉推向极致。很多人喜欢在阳光之下声称喜欢光明,那不可信;只有那些身处黑暗与艰难之中,仍旧心向光明、坚守正道者,才是真正的勇士。

尤良英启示录:与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梦想同行

   尤良英就是这样的勇士。尤良英从小家境贫寒,12岁,她父亲去世,之后母亲离家出走,家里就剩下几个孩子。搂着弟弟,擦干泪水,尤良英靠给邻居割草、干活换口饭吃。尤良英夫妇初到一师十三团时,日子也是那般艰难——为了省钱,夫妻俩连盐都舍不得买,火炉是半截汽油桶做的,几捆树枝便垫成了床……但对于勇士,困难激发起的是斗志。尤良英夫妇便是靠着勤劳,最终敲开了自己幸福生活的大门。

   有人要问,自己生活得好就行了,为什么还要那么辛苦地去帮助他人呢?

   我们先从电影《当幸福来敲门》讲起。这是一部很有名气的美国电影,讲述了一位穷困潦倒的单亲爸爸,因事业失败无家可归,为了给自己和儿子争取一个幸福的未来,他重新振作起来,用努力去克服困难,用付出去赢得机会,用辛劳去敲响幸福之门——对西方人而言,靠个人努力过上富足的生活,这便是幸福的终点。近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其被称为西方经济界圣经的《国富论》一书中就有论述:个体为了改善各自的境遇而不断努力、不断追求利益、创造财富的同时,他就增加了社会财富,推动了历史的进步。换句话说,西方人认为合法的利己主义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但对中国人来讲,那远远不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才是中国人的价值观,个人生活的富裕并不是幸福的终点。有了能力之后,中国人还要帮助兄弟姐妹、紧邻、乡亲等,共同过上富裕的生活,这是文化涵化的结果,也被中国人当作一种优秀品质继承下来。于是,尤良英的致富路还没有走完,她自家富裕了不算最有“本事”,最有“本事”的是自己富了之后再去帮助他人、带领大家共同富裕。曹锦清先生在《黄河边上的中国》一书中,就对中国地方经济的这种能人带动作用做了深刻的洞察分析。

   众所周知,华西村也正是在“能人”吴仁宝的带领下,从贫穷落后中走了出来,变为公认的“天下第一村”。众所周知,尤良英与麦麦提图如普·穆萨克的相遇相识很偶然,起初就是一种雇佣关系。但当日后尤良英了解到麦麦提图如普·穆萨克贫寒的家境时,她仿佛对他的艰难感同身受,她不忍心再让这个汉子被贫困所拖拽——这种恻隐之心、仁爱之心,这种济世情怀,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让她毫不犹豫地出钱、出力、传授技术,帮助这位维吾尔族兄弟走出贫困、奔赴小康。如今,麦麦提图如普·穆萨克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有了红枣园、开了农家乐。他每年带几百人去团场务工,这既增加了乡亲们的收入,也可以让其他维吾尔族兄弟走出去学习技术、转变观念,朝着致富之路前行。

   今天,麦麦提图如普·穆萨克在思想上也真正成熟起来了,他思考着如何像“姐姐”一样,成为乡里乡亲的致富带头人,让达里格村的兄弟姐妹们都能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生活。这个曾经一贫如洗的汉子,渐渐成了大伙儿心目中的致富能人,他把兵团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和管理理念带回到达里格村,让共同富裕的梦想在这里扎根……尤良英和麦麦提图如普·穆萨克,都用行动书写着“先富带后富、共同致富”的人间美丽故事,姐弟俩之间这种仁爱、大义的接力,可歌可泣! 

   有人要继续问,像尤良英这般,累吗?

   不用说,肯定累——这种累是一种体力的消耗,是身体上的累;但在尤良英的心里,没有累过;有的,是助人为乐,是把大家带上共同富裕之路的信念。

   中国的先贤们对人心理活动的把握,真可谓入木三分,所以才会有人情练达即文章之说。就说说“助人为乐”吧,帮助别人需要自己具有能力,还需要付出或多或少的时间精力等,所以帮助别人从根本上来说是消耗自我的一个事儿。但像尤良英这样的人,搭上钱、出尽力,全身心地去帮助他人,不以为苦,反觉是乐,用“助人为乐”来形容,既简洁又准确——而且这种心理活动的成因,现代心理学也给出了合理解释。

   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荣格发现,人类种群的记忆可以遗传,他把这种现象称为“集体潜意识”。这种集体潜意识包括了人类先祖世世代代活动方式和经验的信息,用荣格本人的话来说,它是“一种不可计数的千百年来人类祖先经验的成绩”。互助友爱、助人为乐就是一种集体记忆的遗产。

   中国人看重传统,或许这其中就包括对先祖记忆遗产的重视,所以中国人很早就梦想能有个“大同社会”,即使今天的一些人把“大同社会”当成一种空想,但它也昭示了我们对“共同富裕”千年来始终不息的追求。改革开放后,我国把共同富裕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按照邓小平的构想,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由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新疆地域广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人的日子还不富裕,所以尤其需要尤良英和麦麦提图如普·穆萨克这样的人,勤劳致富后带领大家共同致富、追逐梦想。

   可以说,他们的选择,是跟随心中的呼唤,彰显人类先祖优秀品质的义举;是作为一名合格的公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力量的应有之举;在新疆,在兵团,更是促进民族团结、促进兵地融合发展的可贵之举。个体的生命若是如此,便是生命之花最绚丽的绽放!

   人生价值如何实现最大化?

   尤良英,一名普通的兵团职工。人群中见到她,你或许对她不会有太深刻的印象,但正是这个普通平凡的生命,演绎着非凡的人生,书写着祖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感人诗篇。这些天,随着中央的重视,自治区、兵团的大力宣传,尤良英的名字响遍了天山南北,停留在了很多人的耳际心田。

   此时此刻,我们需要进行这样的追问,就在我们身边的尤良英,到底触动了大家心中的什么东西呢?

   忙忙碌碌于工作,琐琐碎碎于生活,或许我们可以以思考尤良英事迹为契机,对生命本身来一次安安静静的审视与拷问。

   人的生命有两种,物理意义上的生命和社会意义上的生命。一个人,物理意义上的生命最多也就百十年,然后回归于静寂;而社会意义上的生命,则会长久很多。只要我们还在背诵着《论语》,孔老夫子的生命就还存续着;只要有人重温《史记》,司马迁便会跨越千年的时光来与你交流;只要人类文明还在,那些人类历史上闪耀的群星,就永远在我们心中闪亮。

   生命一诞生,便要努力活着,本能使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让人类物理意义上的生命长度差距不断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根本就在于社会意义上的生命长度与厚度。所以,有些人远去了还活在世人心中,有些人走了竟一点痕迹都没留下。

   生命的尽头,是一个神奇的存在;生命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与它——死亡——对抗。在这个对抗过程中,我们发展了科技、教育、医疗、艺术、运输等,我们学会了用“意义”去抵消和安慰生命最终的结局。所以,对个体而言,只有让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最大化,其社会意义上的生命才能更长更精彩地存续。

本文地址:http://www.tpjde.com/quote/1282.html    推平第 http://www.tpjde.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行业动态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3001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