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系统  行业  参数  教师  中国  机械  设备  基金 

论文写作笔记

   日期:2024-11-26     移动:http://mip.tpjde.com/quote/1329.html
1.什么是学术论文What

学术论文是传达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的书面文档,遵循特定结构和引用规范。

论文写作笔记

其中包含三个关键

  • 内容:它传达研究成果、学术观点、理论或调查结果
  • 结构:学术论文通常具有特定的结构,也就是我们说的"八股文",包括标题、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等部分
  • 引用:学术论文要求引用相关文献并提供参考文献列表,以尊重学术研究成果
2.为什么写学术论文Why

写学术论文有多种目的和重要性,最主要的包括

  • 传播研究成果:学术论文是研究人员传达其研究成果、发现和学术观点的主要方式。通过学术论文,他们可以将他们的工作分享给同行和学术社区。
  • 提高作者声誉:成功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可以提高作者的声誉,增加他们在学术界和相关领域内的影响力。
  • 完成毕业条件:一般学校会在毕业条件中对学术论文的要求做明文规定。
3.怎样写学术论文How

写学术论文需要遵循一系列步骤和准则,大致步骤分为选择研究主题,文献综述,设计方法,数据分析,撰写论文,修订,发表

  • 选择研究主题: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研究主题。首先这个主题应该有足够的文献和研究基础,以支持你的研究。
  • 文献综述:进行文献综述,研究现有文献,了解关于你选定主题的已有研究,理解领域内的主要问题和已知的信息,最后进行综述分析。
  • 设计研究方法:详细描述你将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数据收集、样本选择和分析方法。以确保方法能够回答你的研究问题。
  • 数据收集和分析:实施你的研究,收集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撰写论文:按照学术论文的标准结构(标题、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等)开始撰写你的论文。
  • 修订和校对:仔细检查和校对你的论文,确保语法、拼写和格式都符合学术规范,根据指导老师和审稿老师的意见修改论文,仔细校对。
  • 发表论文:一旦完成,你可以选择将论文提交给学术期刊或会议以发表。

小结

学术论文是研究者传播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的一种书面形式。它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引用规范。学术论文的目的是传播新的研究发现、提升作者声誉并完成学业要求。撰写高质量学术论文需要遵循选择课题、文献综述、确定方法、数据分析、撰写、修改和发表的流程。整篇论文应符合学术规范,经得起指导老师和同行专家的审阅。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可以使研究成果造福社会,也是作者学术成长的重要一步

LaTeX是一种“非所见即所得”的排版系统,用户需要输入特定的代码,保存在后缀为.tex的文件中,通过编译得到所需的pdf文件

这是latex中的helloworld!示例代码

 

最后输出的结果是一个pdf文件,内容是”Hello, world!“。

“所见即所得"是一种常见的排版方式,特别是在图形用户界面(GUI)文字处理程序如Microsoft Word中。这意味着你所看到的文档编辑界面的样子与最终输出的文档外观非常接近,因为它们直接呈现给用户,从而提供了所谓的"所见即所得”(WYSIWYG)体验。Word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你编辑的文档在屏幕上的样子通常与打印出来的文档非常相似。

LaTeX则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它是一种"所思即所得"(WYSIWYM)系统,其中你通过文本文件中的命令和标记来描述文档的结构和格式,而不是直接在屏幕上编辑所见的内容。LaTeX通过编译过程将文本和命令转换为最终的排版结果,通常以PDF格式呈现。这种方法使LaTeX更专注于文档的结构和格式,同时提供了更高的自动化和一致性,尤其适用于学术论文、书籍和技术文档等需要精细排版和标准格式的内容。

在你提到的示例中,LaTeX的确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在处理学术论文、排版要求严格的文档和复杂的公式时。虽然LaTeX的学习曲线可能较陡,但一旦掌握,它可以提供更一致和高质量的排版。Markdown是另一个很好的工具,它结合了文本编辑的便捷性和LaTeX公式输入的优势,是一种灵活的写作和排版工具。

总之"所见即所得"和"所思即所得"都有各自的优点和适用场景,具体选择取决于你的需求和个人喜好。

下面就一些常见语法做演示

图片

插入图片需要使用宏包,建议使用如下方式

 

其中,的作用是自动选择插入图片的最优位置,设置让图片居中,设置了图片的宽度为8cm,用于设置图片的标题。

表格

LaTeX中表格的插入较为麻烦,建议使用如下方式

 

列表

LaTeX中的列表环境包含无序列表、有序列表和描述,以为例,用法如下

 

另外,也可以自定义的样式

 

页码

默认的页码编码方式是阿拉伯数字,用户也可以自己设置为小写罗马数字

 

另外,表示小写字母,表示大写字母,表示大写罗马数字,表示默认的阿拉伯数字。如果要设置页码的话,可以用如下代码来设置页码从0开始

 
下面就一些数学公式做演示

行内公式

行内公式通常使用来输入,这通常被称为公式环境,例如

 

公式环境通常使用特殊的字体,并且默认为斜体。需要注意的是,只要是公式,就需要放入公式环境中。如果需要在行内公式中展现出行间公式的效果,可以在前面加入,例如

 

行间公式

行间公式需要用来输入,笔者习惯的输入方式如下

 

这种输入方式的一个好处是,这同时也是Markdown的语法。需要注意的是,行间公式也是正文的一部分,需要与正文连贯,并且加入标点符号。

多行公式

多行公式通常使用环境,例如

 

效果为

a=b+c =d+e

矩阵和行列式

矩阵可以用环境和环境,分别为方括号和圆括号,例如

 

如果要输入行列式的话,可以使用环境,用法同上.

小结

LaTeX是一种非所见即所得的排版系统,用户通过代码描述文档格式,再通过编译生成PDF。它侧重内容结构化,可以生成更统一美观的排版。LaTeX学习曲线陡峭,但掌握后可轻松排版学术论文、书籍等,尤其擅长公式排版。虽不如Word直观,LaTeX通过编译实现所思即所得,提供更专业的排版体验。总体来说,LaTeX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排版系统,非常适合对排版质量有要求的场合

在学术论文写作中,有一些单词和短语应该慎用,因为它们可能会降低你的文档的专业性和学术水平,还有,一般而言, 未出现在任何学术论文中的单词, 不可以使用,以下是一些应该小心使用的单词和短语

  • "I think"或 “I guess”:学术写作应该基于客观证据和研究,而不是个人意见。避免过度使用表达主观看法的短语.
  • “It is obvious”:这个短语常常被用来强调某个观点,但通常不够具体或科学。用事实和数据来支持你的观点更有力.
  • "many"或 “some”:这些模糊的词汇不提供具体的信息。尽量使用精确的数字或百分比来描述数量.
  • "very"或 “extremely”:过度的修饰词可能会削弱你的陈述。尽量使用准确的形容词和副词.
  • “As above”:这是一种多余的短语,因为你已经提到了这些内容。避免重复表达.
  • “No doubt”:避免过度自信的表达,因为学术研究往往有不确定性.
  • “In this paper”:通常不需要在文中提到你正在讨论的内容是在哪里。读者可以理解你的上下文.
  • “This problem”:要明确指出你正在讨论的问题,而不是使用模糊的表述.
  • “absolutely”:类似于 “显而易见”,这种词汇可能过于绝对化,而忽略了复杂性和变化.
  • “exciting”:避免过度感情化的语言,尤其是在科学或学术写作中.
  • “Solve”:只有我们彻底解决某个数学难题, 写出了相应的定理与证明, 才能说 solve. 做机器学习, 一般无法解决某个问题, 所以我们应该用handle 或 address.
  • “Novel”:常用的单词是 new. 只要你写一篇论文, 要么涉及 new 问题, 要么涉及 new 方法, 所以这个说法很正常. 但 novel 一词就比较夸张, 表示比较大的创新. 审稿人看到这个词会提升对这篇论文的预期, 如果发现招数没有太特别, 就会拒掉. 所以使用这个词的时候要慎重. 当然, 也有人指出, 如果你投的是顶刊顶会, 都不敢用 novel 的话, 审稿人也会小瞧你. 还是根据自己工作的创新性来选择吧.
  • “Prove”:实验结果只能表明 (show) 而不能证明 (prove) 某个规律, 如你的结果比别人的好. 仅当你写了定理、性质及其证明过程, 才能说 prove.

小结

在学术论文写作时,应避免使用表达个人观点的词语如“I think”,言辞应准确而不夸张,避免使用模糊词汇如“many”或感情化语言如“exciting”。不要重复陈述或使用不必要的词语如“as above”,应明确指出所讨论的问题。避免使用过于绝对的词汇如“absolutely”,实验结果应该用“show”而不是“prove”。使用准确的术语,如用“new”而不是“novel”,“handle”而不是“solve”。总体来说,学术写作应该基于事实和数据,语言应准确严谨、不夸张、不重复、不模糊。保持专业的学术风格很重要

总结句式是解决语法问题的正解. 虽然开始的时候费力, 但贵在简单、有效

法一:借鉴法

基本步骤
  1. 选取20篇顶级期刊的论文,通常不要使用顶会论文,因为有的作者可能匆忙投稿,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善。
  2. 提取这些论文的各个部分中的简单句子,例如:“The main idea is to estimate the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by summing the energy contributions of each instruction.”。
  3. 获取这些句子的句型,例如:“The main idea is to … by …”。
  4. 在自己的论文中应用这些句型。
注意事项
  • 根据句子出现的位置(例如摘要或实验部分)分别总结,因为它们可能有不同的时态和语气。

  • 不要尝试学习复杂的句式,最好避免包含多个从句的复杂句式,简单的主谓宾结构更容易理解。

优缺点
  • 缺点:启动较慢,需要积累大量句式。建议在写第一篇论文时,首先花一周时间准备200个句式,然后根据需要逐渐增加。

  • 优点:写出的句子不会存在基本的语法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将越来越熟练,查找句式的速度也会提高。就像谚语说的那样:“磨刀不误砍柴工”。

两种模式
  • 正向构建(基础模式:选择一篇论文,提取其中合适的句子,并按一定方式进行整理,包括句子的基本结构、出现的介词、出现的位置。这相当于构建一个机器学习模型(如决策树,需要训练,但在使用时速度较快。

  • 反向查找(常用变种:对于你要写的句子,从众多文献中查找与之最相似的句子。这相当于惰性学习,类似于k最近邻(KNN)方法。不需要训练,但在使用时可能会更耗时。

法二:倒腾法(“收敛法”

基本步骤
  1. 首先,写一个能够准确表达自己意思的英文句子。
  2. 利用https://translate.google.cn/将其翻译成中文句子。
  3. 将中文句子再翻译回英文,直到两者的内容不再发生改变(即达到收敛状态)。
  4. 替换句子中的非专业词汇,使用准确的专业术语,因为翻译软件可能无法正确处理这些词汇。
注意事项
  • 最好从英语句子开始,而不是中文句子,这样更容易达到稳定状态。
  • 如果最终的句子与初始句子相差太大,且无法准确表达意思,需要根据初始句子进行修改。
优点和缺点
  • 优点:可以确保句子符合原意,同时能够发现并纠正一些单复数、第三人称、介词等方面的错误。
  • 缺点:可能初始句子的表达混乱,中文表达不够准确(这是常见情况而非个别现象,因此最终的句子可能仍然不够理想。进行单个句子的转换可能需要花费5至30分钟不等的时间。

小结

总结句式法是解决论文写作语法问题的有效方法。主要包括借鉴法和倒腾法两种。借鉴法是通过学习顶级论文的句式来构建自己的句子,优点是避免语法错误,缺点是需要提前积累大量句式。倒腾法是通过英文翻译中文再翻回英文的方式来提炼句子,优点是可以纠正语法错误,缺点是初始语句表达不佳会影响结果。两种方法都需要一定时间积累与训练,但可以帮助改善论文的语法和可读性。通过重复练习,可以掌握简单有效的学术写作句式。

注意事项
  • 明确定义你使用的符号和变量,避免歧义。在第一次出现时给出定义.
  • 使用通用的符号表示法,如微分用d,积分用 ∫ 等。遵循行业标准.
  • 对长式或复杂表达式进行编号,在正文中引用
  • 图表清晰,尺寸合适。文字与图像相对应.
  • 遵循期刊的格式要求,使用它们提供的公式编辑器.
  • 使用LATEX排版公式可以使表达更简洁清晰.
  • 找一篇已发表论文的tex文件来学习其中的数学表达式的写法.

小结

在论文中恰当使用数学表达式对于表达思想和研究结果非常重要。应明确定义符号,使用通用表示法,必要时对长式进行编号引用。图像应清晰易读,与正文对应。应遵循期刊格式要求,使用LATEX可以使表达更简洁。可以学习已发表论文的TeX代码来掌握数学表达式的书写方法。在论文写作中,合理运用数学表达可以使描述更准确严谨,是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手段

注意事项
  • 准确性:标题应具有描述性,准确反映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
  • 吸引性:论文的标题应该新颖,不吸引人的论文标题审稿人看了没兴趣
  • 具体性:避免使用过于泛泛的标题,应具体且明确,便于理解
  • 适中性:题目长度适中,一般40-60个单词为宜
  • 权威性:使用权威的词汇,提高学术性,避免使用缩写词和公式
  • 易检索性:题目使用流行的术语有助于被别人检索到,不应该要求读者借助词典才能理解
举例子
  1. 方法类标题

    “Using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or Navigation in Complex Environments”

    64个字符 直截了当地概括了论文使用了什么方法及其应用场景。

  2. 问题驱动类标题

    “Privacy-Preserving Data Mining: A Noise Addition framework”

    52个字符 标题突出了所要解决的问题及提出的新框架。

  3. 结论驱动类标题

    “The Effectiveness of Anomaly Detection Algorithms in IoT Networks”

    57个字符 标题直接表明论文得出了什么结论或发现。

  4. 描述类标题

    “An Investigation into Fairness in Algorithmic Decision-Making”

    55个字符 通过对研究的描写表达论文的内容。

  5. 创新类标题

    “A Novel Approach for Caching in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s”

    49个字符 使用"novel"一词表明论文有原创性的贡献。

  6. 本质抽象类标题

    “Sharing More and Checking Less: Leveraging Common Input Keywords to Detect Bugs in Embedded Systems”

    85个字符 在真正标题开头,作者使用抽象化的语言给论文取了个小标题,其意义是论文本质的含义。

  7. “Sentiment based matrix factorization with reliability for recommendation” recommendation 是需要解决的应用问题,matrix factorization 是基础技术,sentiment 是附加的数据,reliability 是需要达到的中间效果

    ※ 尽量不使用 based on 使用besed on 让人以为只是对已有方法的一个简单应用,并且这个题目已经泛滥

    可以使用 through, with 等来表示技术

小结

选择一个好的论文题目需要注意准确性、吸引性、具体性、适中性等。题目应清晰表明研究内容,避免过于泛泛,使用40-60个词为宜。可以从方法、问题、结论、描述和创新等角度选择题目词语,明确论文贡献。避免使用缩写词,利用流行术语提高可检索性。需要权衡标题的具体性与抽象概括性。一个好的标题应准确反映论文核心,吸引读者注意,不宜过于夸张和泛化

论文摘要(Abstract)是对整篇论文的高度浓缩和概括,是论文的精华部分,摘要是论文的“窗口”,通过摘要能快速判断论文是否值得细读,是论文重要的组成部分。撰写高质量的摘要对论文至关重要.

注意事项
  • 摘要应紧凑地概括全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 建议遵循“问题-方法-结果”的逻辑顺序进行写作:
    • 首先提出研究的问题和目的,阐明研究意
    • 然后概述使用的研究方法/过程
    • 最后概括研究的主要结果和发现
  • 使用简明的语言,避免冗长句子。摘要字数一般在200-300词
  • 摘要应独立于全文,即使不看全文也能理解
  • 使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
  • 不要使用参考文献、图表、公式等,确保摘要的完整性
  • 最后检查摘要的准确性,确保描述了全文的真实内容。
“摘要十句法”
  1. 说明问题及其重要性 本句可以说明问题所属的领域, 解释最重要的概念, 并强调问题的重要性.

    • 反例: Attribute reduction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data mining. 分析: 只会说 important, 干巴巴的. 而且 important 没有任何特色, 任何论文都可以说自己的问题 important.
    • 正例: Recommender systems guide their users in decisions related to personal opinions about items. 分析: 针对性强, 有营养.
  2. 已有工作 本句可以描述该问题的流行解决方案. 如果说我们做研究是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本句就描述巨人长什么样子.

    • 反例:Recently, deep learning has achieved great success in many domains.

      分析:这句话过于笼统,没有提到具体的已有工作.

    • 正例:In computer vision, CNNs like AlexNet [1] and VGG [2] have led to major breakthroughs in image classification tasks. In NLP, sequence-to-sequence models [3] have advanced machine translation.

      分析:这句话具体地提到了计算机视觉和NLP领域里具有代表性的模型,如AlexNet、VGG等,既概括又具体.

  3. 已有工作局限性 本句以 However 开头, 需要注意 – 指责不要太强烈, 要尊重别人的劳动; – 本句干的事情是挖坑, 要保证自己的方法能把坑填上; – 实在不行也可以不写本句, 但这样显得没有底气.

    • 反例:Previous methods are not good enough.

      分析:评价过于主观且笼统,没有提到具体的局限性。

    • 正例:However, RNNs face difficulties in capturing long-term dependencies due to the vanishing gradient problem [5].

      分析:明确指出RNN存在的梯度消失问题,并引用文献支持。

  4. 本文工作

    本句是以 In this paper 开始,它还是题目的扩展,可以出现算法的缩写,可以超过 20 个单词, 这也是全文唯一可以超过 20 个单词的句子

    • 反例:We propose a new method.

      分析: 过于空泛,没有明确指出本文的创新点和贡献。

    • 正例: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novel visual question answering model that combines object detection modules with a multi-modal fusion network.

      分析: 指出提出一种新的视觉问答模型,并概述了该模型的一些创新点,如对象检测模块,多模态融合网络等。

  5. 本文方法的第 1 个技术/步骤/方面/优势/贡献

  6. 本文方法的第 2 个技术/步骤/方面/优势/贡献

  7. 本文方法的第 3 个技术/步骤/方面/优势/贡献

    ※一般论文的贡献都在三个方面,多了显得冗余,少了显得工作量不足

  8. 实验设置 给出数据的领域、来源、数量.

    • 反例:Experimen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method.

      分析:没有提到使用的数据集等细节,也没有量化结果。

    • 正例:Experiments on a dataset of 120K Amazon reviews show that our model achieves 89% accuracy, outperforming baseline models by at least 5%.

      分析:指明使用的数据集规模和来源,同时用具体的数字量化了模型效果,并和baseline做对比。

  9. 实验结果 提高了准确性、效率等等.

    • 反例:Our method is effective.

      分析:过于主观和空泛,没有量化结果。

    • 正例:Our algorithm achieves 81% accuracy on this task, outperforming the state-of-the-art by 3%.

      分析:用accuracy量化了结果,同时比较了state-of-the-art,展现出方法的优势。

  10. 提升 吹嘘一下论文的意义,比如为该领域打开一扇门之类的话术

    • 反例:This is an important first step.

      分析:语焉不详,没有明确方法的创新之处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启发。

    • 正例: Our algorithm provides the first solution to efficiently handle imperfect information, paving the way for applying game theory agents to real-world problems.

      分析:指出该算法是处理不完全信息问题的首创方法,为未来将博弈论代理应用到实际问题提供了基础。

小结

论文摘要是对全文的高度浓缩,是论文的窗口和精华。摘要应概括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遵循问题-方法-结果的逻辑顺序。使用简明语言,长度在200-300词。摘要应独立于全文,使用第三人称叙述,不使用参考文献等。撰写摘要可采用“摘要十句法”,分别概述问题的重要性、已有工作、已有工作的局限性、本文工作、方法的技术优势、实验设置、实验结果、结果提升等,最后点明论文的意义。一个好的摘要应该具体、完整地反映全文核心内容

论文关键词是指的是能准确反映论文核心内容和研究方向的几个词语,它是检索论文的主要方式之一

注意事项
  1. 关键词数量通常为3-5个,最好不要超过5个词

  2. 关键词需要能概括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结论,同时也要考虑到检索需求

  3. 关键词不宜过于普通,需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如仅使用“经济增长”这样大的概念不太合适

  4. 关键词之间用分号或逗号隔开

    例如:卷积神经网络;图像分类;

  5. 关键词按照字母表的顺序进行排序

    例如:Distinguishability, ensemble learning, mapping, multi-instance learning, self-reinforcement

  6. 关键词不应重复论文题目中的词语

    例如:setTitle中已有“语音识别”时,关键词就不再出现这个词

  7. 同义词或近义词不宜出现太多,但要兼顾recall率,可以适当包含常见的不同表达方式

    例子:同时包含“孪生网络”和“Siamese Network”

  8. 考虑 ranking 优化,可以包含热门词汇,但不能跟风盲目堆砌

    例子:论文是关于推荐算法,可以将"recommendation system"和"collaborative filtering"作为关键词。但不能因为"neural network"热门就添加入关键词里

  9. 有些期刊支持两类关键词

    • index term: 由期刊提供, 只能从投稿网站给定的列表选择
    • keywords: 作者自己按需写

小结

论文关键词是准确反映论文核心内容和方向的几个词语,是检索论文的主要方式。关键词数量通常为3-5个,最好不超过5个,需要能概括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结论,同时考虑检索需求,不宜过于普通,之间用标点符号隔开并按字母顺序排序。关键词不应重复论文题目的词语,同义词不宜出现太多。可以适当包含热门词汇,但不能盲目堆砌。有些期刊支持指数关键词和作者关键词两类。选择好的关键词,可以增加论文被检索到的机会,对促进学术交流很有帮助

论文引言通常是介绍全文的开端部分,然而,在计算机英文学术论文中,论文的引言部分通常是需要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它应该详细描绘整个研究的蓝图。许多评审人在读完引言后,就基本上有了大致的判断。如果引言写得出色,评审人就会在正文中找到相应的部分,研究意义深远、理论完备、实验结果良好。如果引言写得不够好,显得作者缺乏系统的科研训练,评审人也会在正文中提出种种问题,批评论文写作不佳,审稿人在读完引言后也往往会决定是否引用这篇论文。

因此,如果你在引言中没有充分展示研究的重要内容和亮点,就不会有人花时间从正文中去发掘它们。

注意事项
  1. 引言要准确定位研究背景,阐明研究意义和价值,引出研究目的或论文的核心问题.
  2. 引言要概述相关理论基础、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或差距.
  3. 引言部分不应过于冗长,一般控制在全文的5%左右。避免大段文字堆砌.
  4. 引言要突出本文的创新之处,让审稿人一眼看到文章的亮点,但不能过于夸大其词.
  5. 引言写作完成后,要重点检查语言表达的精炼程度和学术规范性.
  6. 引言写作完成后,还要检查段落结构是否合理,重点是否突出.
  7. 计算机的顶会流行在引言里放"开局一张图",该图可以展现核心技术、算法框架、小的运行实例、效果对比等.
引言的层次

①单词级:单词没有拼写和语法上的错误

②句子级:句子的表、达简洁、得体,句子显得有力量

③段落级:对同一件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④章节级:每章之间的过度平滑,条理清晰,节奏感强

⑤最高级:不仅满足以上四个层次的要求,还保持有一定的创新

小结

论文引言部分通常需要讲述一个完整的研究蓝图。它应准确定位研究背景,阐明研究意义,引出核心问题;概述相关理论基础、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突出本文的创新之处。引言不应过于冗长,控制在全文的5%左右。写作完成后需要检查语言表达的精炼程度和规范性,段落结构和重点突出程度,以及层次是否清晰。一个引言要在单词、句子、段落和章节多个层面上进行优化,使评审人一眼看到文章的亮点。只有引言写好了,评审人才会在正文中继续找到对应内容。引言决定了论文的第一印象,是一个不能被忽视的重要部分

文献综述是指在进行学术研究或写作论文时,对研究课题相关的文献进行系统地检索、阅读和分析,对已有研究结果进行概括、比较、评价,指出前人研究的主要成果、不足以及存在的问题,为自己的研究确立理论基础和立足点的过程。

主要特征和功能
  1. 对相关研究领域国内外文献进行广泛系统的检索和阅读
  2. 对文献进行分类、比较、分析,找出研究existent问题或差距
  3. 概括和评价已有研究成果,明确自己的研究定位,并综合前人视角,提出自己的创新观点或假说
  4. 帮助进一步理解和解释研究结果,反映研究过程的系统性、全面性
  5. 展现学术视野广阔,基础扎实,令论文更具说服力,可靠性更高
注意事项
  1. 在文献综述的呈现方式方面,不宜以时间线来写论文的文献综述,给人故意堆砌的感觉. 要对文献进行分类Discussion,不能简单罗列文献。需要按照发展脉络或观点类别展开综述,比如给自己的工作做出定位,例: 主动学习有两个流派: 基于不确定性与基于代表性, 本文工作为后者.
  2. 在文献综述的内容选择方面,文献要广泛而有代表性,重点是包括相关领域的经典文献、开创性文献。避免选用不专业或者过时文献,文献综述要突出自己的观点和对文献的创新点,而不应该仅停留在其他学者观点的复述
  3. 在文献综述的规范反面,需要遵循学术道德规范,对引用文献的观点要标明来源,避免剽窃,并且需要通过文献综述呈现学术视野的广阔以及理论基础的扎实。
  4. 在文献综述中评价优缺点部分,应该合理评述相关工作的优缺点,优点是你选择接着做的主要原因,而缺点是你论文工作的动机,优点应着实夸,缺点应该中肯、客气地评价
  5. 在文献综述的表达方面,文献综述应该有清晰的结构和逻辑,需要做到层次分明,重点突点,语言表达要简洁精炼,避免过多冗长语言堆砌

小结

论文文献综述是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检索、阅读和分析,概括和评价已有研究成果,明确自己的研究定位,以确立理论基础和立足点。主要特征是广泛查阅文献,分类讨论、比较分析,提出问题或不足,综合前人视角以努力创新。文献综述体现研究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展现学术视野广阔,增强说服力。注意不要简单罗列文献,应分类讨论,选择相关经典文献,遵循学术道德规范。需要合理评述文献的优缺点,语言表达要简洁,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一个好的文献综述为研究确立坚实的理论基础,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性准则

  • 理论应该完备
  • 符号要保持同一风格
  • 重要结论称为定理 theorem, 定理前面打辅助的叫作引理 lemma, 定理后面的尾巴叫推论 corollary, 附属于算法的叫 property

例子

例子修改前:Let (Ω,F) be a measurable space, {A_n} be a sequence of interval partitions of Ω. If for any open interval I⊂R, there exists an integer N≥1, such that when n≥N, the following holds:λ(A_n∩I)≤μ(I)

where λ is the Lebesgue measure on R, and μ is a probability measure. Then μ is called the probability measure induced by {A_n}, denoted as:μ=limλ(A_n∩I)

例子修改后:Let (Ω,F) be a measurable space, and {An} be a sequence of measurable sets in Ω. If for any measurable set EΩ, there exists an integer N≥1, such that when n≥N, the following holds:m(AnE)≤μ(E)

where m is a fixed measure on Ω, and μ is a probability measure. Then μ is called the probability measure induced by {An}, denoted as:μ=limm(AnE)

修改理由:
  1. 将原来定义中对区间的限制去除,扩展到任意可测集上,增加了其通用性
  2. 数学定义中的集合应该用粗体,比如这里的An
  3. 去除了对实数集R的限制,适用范围更广
  4. 使用更简单通用的符号表示,如E代替 I,更为简洁. 数学语言就是应该言简意赅.
  5. 修改使定义适用范围更广,同时也增强了概念的抽象化和概括性,使表达更加严谨准确

小结

论文理论部分中的数学定义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洁和概括,强调定义的通用性,使用统一规范的符号表示法,以提高严谨性。数学定义要完备严密,归纳出重要的定理、引理、推论等结论,使理论基础更加可靠。通过精心设计数学定义,可以使论文的理论部分逻辑清晰,概念明确,为后续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

算法伪代码在论文中是用来表示算法思想和流程的一种格式,它采用类似编程语言的语法,但不需要符合任何特定编程语言的语法规范

主要特征:
  1. 用简明的语言描述算法的步骤流程
  2. 常用关键词如 Begin, End, If…Then…Else, While, For…等来控制流程
  3. 用自然语言描述每个步骤的主要思路
  4. 需要说明输入和输出,方法名可写可不写,不需要具体语法和实现细节
  5. 加注释以解释算法的关键部分
  6. 用来快速表达算法思路,便于人理解
  7. 一般还要进行时间空间的复杂度分析,以及property和对应表格

例子

latex代码
 
效果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需要说明的几点

1

enewcommand{algorithmicrequire{ extbf{Input:}} enewcommand{algorithmicensure{ extbf{Output:}}

这表示将将官方的 require 和 ensure 关键字换成我们常用的 input 和 output。

2

% extsl{}setstretch{1.8}

有的时候我们的公式比较复杂,所以存在两行公式之间的间隔很短或者重叠,所以我们显示调整伪代码中行距,就可以使用上面的语句。

小结

论文中的算法伪代码是用简明语言描述算法思路和步骤的一种格式。主要特征是:使用Begin, End, If等关键词控制流程,自然语言描述每步主要思路,说明输入输出而不需要具体语法,加注释解释关键部分。伪代码快速表达算法思路,便于人理解,一般还需分析时间复杂度等,以及给出相应表格。Latex可以实现伪代码的美观排版,通过命令调整格式。算法伪代码清晰表达思路,便于讨论,是论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论文的实验部分通常占据较大篇幅,实验部分体现论文工作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必须充分说明实验的设计思路、过程和结果分析,以支持论文提出的观点和方法

下面是论文部分主要包含的几个方面

  1. 数据集介绍 - 说明使用的数据集名称、大小、特征 - 数据预处理过程 - 如何划分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
  2. 实验设置 - 说明模型的参数设定 - 优化器、超参数 - 硬件环境等实验条件
  3. 指标选择 - 说明使用的评价指标,如准确率、召回率、F1分数等
  4. 比较试验 - 在多个数据集、不同模型或者不同超参数下进行对比试验 - 分析比较结果
  5. 结果分析 - 列出关键实验结果表格 - 分析结果是否符合预期 - 结果验证了论文的观点或设计吗
  6. 案例和可视化 - 给出关键情况的案例分析 - 使用图表可视化的结果 - 以直观展示实验结果
数据集
  • 数量上,数据集越多,涵盖领域越广,实验的结果就越可信

  • 来源上,数据集可以是来自公开的数据集,也可以是参考文献中别人公开出来的数据集,但在有些领域,数据集非常少,这时可以用人造数据集,或者一个数据随机采样成多个,从而缓解数据集少的问题

  • 结果上,同一结果不应该在图和表中同时出现,只能选择一种更为适合的方式来呈现它

实验目的(自问自答的模式

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回答一些作者和读者关心的问题. 明确实验目的, 有助于设计出聚焦论文创新点的实验, 并通过结果分析充分验证论文的观点. 因此, 我们可以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 在实验之前提出这些问题, 在实验结果列出之后逐个回答它们.

例如下图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比实验

对比实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实验设计方法, 主要是通过和其他方法的比较,来突出论文提出的方法的优势. 对比实验主要分为内部实验和外部实验, 内部对比是指在自己的方法下, 在参数变化或变种方法下对最终效果的影响, 外部对比是指用自己的方法跟已有的方法进行比较

  1. 内部对比

    • 展示参数变化所导致的性能变化. 二维图一次只能展示一个参数和一个性能指标. 因此, 如果有很多参数, 就只能讨论最重要的几个, 否则图太多.

    • 展示主要方案与其变种相比的优势. 有时候我们有好几种可选方案, 通过比较, 可以获得最佳那个. 只有在国内获得冠军, 才出去参加奥运会.

  2. 外部对比

    • 需要比较经典方案, 基准方案, 最先进的方案.
    • 很多时候使用柱状图.
    • 如果数据太多, 用表格就比图合适.
    • 如果要把参数影响, 数据集大小影响也表现出来, 就只有用折线图.
    • 最重要的比较放在最后.
    • 要有足够的文字进行分析, 不能让读者自己去观察.
    • 并不需要在所有数据集上击败其它方案, 可以在特定的数据集上对比现有方法有优势就可以了
    • 不仅要分析自己方案的优势, 还要分析其劣势.

小结

论文实验部分需要充分阐述实验的设计思路、过程和结果分析,以支持论文观点。主要包含数据集介绍、实验设置、评价指标选择、比较试验、结果分析和案例可视化等方面。选择合适的公开数据集非常重要。明确实验目的有助于设计聚焦论文创新点的实验。对比实验通过和其他方法比较突出论文方法的优势,分内部对比和外部对比。结果分析要解读实验是否验证观点,找到自己方法的应用局限。通过完善的实验设计、丰富的数据和充分的结果分析,可以使论文更具说服力

结论是总结全文的内容, 结论应该概括全文核心观点, 突出论文的价值和意义, 为后续研究提供展望

结论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1. 总结全文内容
    • 简要回顾论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结果
    • 强调论文的创新点和主要贡献
  2. 概括实验结果
    • 总结实验中验证的论文观点和论证的结论
    • 可能包含对未来工作的启示
  3. 强调论文价值
    • 从学术角度,阐述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创新之处
    • 从应用角度,强调论文的应用意义
  4. 展望未来工作
    • 在论文基础上可以进行的后续研究
    • 论文的不足之处和可改进方向
  5. 用语简练
    • 避免重复论文其他章节的详细内容
    • 用简明的语言高度概括全文
  6. 提高完整性
    • 作为论文的最后部分,结论要条理清晰
    • 坚持论点,与论文的贡献相呼应
注意事项
  • 结论应该语言表达清晰, 避免使用过于特别的语言, 使结论不容易被理解

  • 结论的内容不宜多,一般5到6句为宜,若想讨论的篇幅较长, 可以在结论部分之前加入一个单独的Discussions部分

  • 结论部分要与摘要部分区分开来, 具体来讲就是结论部分要比摘要部分写的更加具体详尽,摘要部分只是写本文做了哪些工作,而结论部分就可以写具体的工作和使用的某个具体算法、定理、性质,或者具体地写实验结果是什么

  • 结论部分还要写的是后面要做的工作,也就是常说的展望部分, 根据研究结果, 提出后续可以继续探索的方向或展望

  • 结论部分要概括研究方法, 对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过程等进行总结, 还要强调研究结果。指出研究的主要发现和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小结

论文结论需要概括全文核心观点,突出论文的价值和意义,为后续研究提供展望。主要包含简要回顾论文内容,概括实验结果验证的观点,强调论文的学术和应用价值,展望未来工作方向,用简练语言高度概括全文。结论要与摘要区分开来,内容更具体详尽,需要概括研究方法和结果,指出研究的主要发现和创新。语言表达要清晰简洁,内容控制在5-6句为宜。一个好的结论能够很好地总结全文,突出论文的贡献和意义,为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论文的参考文献(References)是论文中引用过的其他文献出处,以示出文章所基于的学术基础和内容来源。遵循参考文献的规范格式,确保其准确完整,是学术论文必备的一个重要环节

注意事项
  1. 在内容方面, 参考文献的类型可以包括书籍、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期刊杂志等
  2. 从格式方面, 整篇论文的参考文献要遵循同一种规范格式
    • 文献按照顺序编号,保证编号与正文引用一致
    • 名在前, 姓在后, 比如"Yang Li", 并且不用缩写, Latex会自动进行必要的转换
    • 参考文献的页码之间使用两个连词符 - , 最终呈现的效果是一条长横线(注意,这里是用的半角字符
    • 如果有year域,则不需要在会议名称后面加上年份,会导致重复
    • 为了保证格式的正确性, 应检查生成的 pdf 文件. 偶尔还会根据投稿期刊的要求来进行 bibitem 的修改.

在用Latex进行论文的撰写中,参考文献部分一般可以分为不使用BibTex和使用BibTex两种

①不使用BibTex

先在文章文章末尾写好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逐一写出,例如

 

上面列出了5个参考文献,{thebibliography}的选项99指的是参考文献的个数最大为99,可以设置为别的数。

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方法是

 
②使用BibTex

这种方法需要建立参考文献数据库,引用的时候调用所需要的参考文献

BibTeX 是一种格式和一个程序,用于协调LaTeX的参考文献处理. BibTeX使用数据库的的方式来管理参考文献. BibTeX 文件的后缀名为 .bib . 先来看一个例子

 

说明:

  • 第一行@article 告诉 BibTeX 这是一个文章类型的参考文献,还有其它格式, 例如 article, book, booklet, conference, inbook, incollection, inproceedings,manual, misc, mastersthesis, phdthesis, proceedings, techreport, unpublished 等.
  • 接下来的"name1",就是你在正文中应用这个条目的名称.
  • 其它就是参考文献里面的具体内容.

在论文最末,之前,插入如下两行命令

 
  • 命令1的作用是插入参考文献的样式,不同的杂志期刊的样式不一样,视个人情况。
  • 命令2的作用是插入ref.bib文件

常见的预设样式的可选项有8种,分别是

  • plain,按字母的顺序排列,比较次序为作者、年度和标题
  • unsrt,样式同plain,只是按照引用的先后排序
  • alpha,用作者名首字母+年份后两位作标号,以字母顺序排序
  • abbrv,类似plain,将月份全拼改为缩写,更显紧凑
  • ieeetr,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期刊样式
  • acm,美国计算机学会期刊样式
  • siam,美国工业和应用数学学会期刊样式
  • apalike,美国心理学学会期刊样式

引用文献

 

小结

论文参考文献部分需要列出全文引用过的文献,确保引用来源准确完整。要注意参考文献的类型和格式,一致遵循某一标准。Latex中可以不用BibTex,直接列出每一条参考文献;也可以用BibTex通过数据库管理参考文献。BibTex需要建立参考文献数据库并设置格式样式,引用时直接调用。无论何种方式,都要保证参考文献编号与正文引用一致。规范准确的参考文献,展现了作者的学术态度和严谨性,是论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我们的论文中,图和图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论文中的图表质量直接影响学术价值和可读性. 图注应科学规范, 与图表内容相辅相成, 以增强论文的说服力.

在我们写论文中,关于图和图注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图片质量要高, 分辨率要足够, 文字和线条要清晰可见. 低质量的图片会影响文章的学术价值, 所以推荐使用矢量图, 这样在放大的时候就不会失真. 除画图这种低级工具之外, visio, matlab, python 生成的图都可以存为矢量图. (尽可能不用EXCEL画图.
  2. 图注可以写的很长. 一些图注可以有三行或更长, 每个图片必须有明确的编号和标题, 编号按照在文章中出现的顺序排列, 标题要简明扼要地反映图片内容
  3. 论文中的图片和表格的版权必须明确, 不可以擅自从网络下载使用, 如需引用必须注明出处, 所以论文中的图片尽量都由自己来画
  4. 图片和表格的数量要适度, 太多会影响阅读, 太少也无法充分证明观点或描述信息
  5. 论文中的图片和表格的摆放位置要合理,最好放在提到的相关段落之后或之前。不要打断正文逻辑, 并且不同来源的图片要保持风格的统一性,如线条粗细、标注风格等
  6. 在正文中引用图片时, 应保持与图片编号的一致. 如: 图注的编号是 Fig. 1, 正文中就用 Fig. 1 指代; 图注的编号是 Figure 1, 正文中就用 Figure 1 指代. 但作为主语时, 建议使用 Figure 1. 具体应参考期刊之前发表论文的风格
  7. 有一些论文会将图片和表格汇总到文章末尾, 也可以根据状况安排在文中。但不能重复出现
图片的图注应该用什么字体
  1. 尽可能做到图文一致。就是图中出现的符号与文本中出现的符号采用相同字体(字号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以避免歧义并便于阅读理解。

,有时候做不到(作图工具中没有文本采用的字体,于是,可以看到很多教科书中插图中的符号与文本符号体例不一致,这显然不好。

  1. 不同的出版物可能习惯、约定不同,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或体例。

  2. 尽量采用期刊编辑部提供的论文模板。

图注的重要性怎么体现

合格的图注(Figure Legends)应该能够使读者在不阅读正文的情况下,较为准确地理解相应图表的含义。如果一篇SCIE论文的Figure Legends表达混乱或缺少信息,那么可能会导致期刊编辑或审稿专家无法理解论文图片所表达含义,对该项研究的学术质量认识不完全,从而导致期刊拒稿。

有些期刊要求提供Graphical Abstract,什么是Graphical Abstract

Graphical Abstract(图文摘要)一定是对研究论文提炼出的最重要、最精华的部分。Graphical Abstract应该只着重强调论文的某一个方面,而不是对整体研究的概括总结。你的研究论文可能有一个独特的创新点和主题,或者包含一些漂亮的研究结果(数据)和实验方法等。只关注其中一个着重点来构思Graphical Abstract,忽略其它次要的内容。因此在开始制作图文摘要之前,需要作者认真思索,选择文章最值得展示给读者的信息,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最后我们再讨论一下, 如何在论文中插入矢量图

首先,我们先来区分一下矢量图和位图

矢量图

简单来说矢量图就像用几何图形来描述一幅图,在矢量图放大时,我们所记录的几何图形的各种角度、形状等并没有改变,所以无论是放大还是缩小,都不会影响矢量图的清晰度. 其文件类型一般有 Adobe Illustrator的、和、AutoCAD的和、Corel DRAW的等。也常被用来保存矢量图

位图

位图又被称作点阵图或栅格图像,它的特点就是,整幅图由许多的‘点’组成,这些‘点’我们称为“像素”。在位图模式下,计算机会将图片的每个像素点进行保存。当位图放大到一定程度时,我们会发现图片是由一个一个的小方块组成,这些小方块就是像素点

了解了矢量图和位图的区别以后,我们来看如何在论文中使用矢量图

Latex

第一步:使用任何软件得到矢量图形。如果使用Matlab、Python得到折线、柱形图等,直接输出为或格式。如果使用Visio、PPT等软件绘制流程图、模型图,导出为。(貌似微软的办公软件不支持

第二步:使用Adobe Illustrator将多个矢量图组合在一起后用快捷键裁剪画布,删去边框。将文件保存为或。如果只是删除中的白边,使用Adobe Acrobat 的编辑功能就能轻松做到

第三步:在LaTex中插入组合好的矢量图

Office

Office办公软件下插入矢量图,使用即可。Office系列间的互通是较为方便的,如Visio、PPT、Word间相互插入文件

小结

论文中的图片质量直接影响文章的学术价值,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使用高质量矢量图;详细表达图片含义的图注;注明图片版权信息;控制图片数量;合理设置图片位置;正文引用时编号要与图注一致;可将图片汇总至文章末尾。图片的图注体例要与正文保持一致。插入矢量图的方法有:在Latex中直接插入矢量图格式;在Office中使用emf格式。遵循相关规范,合理安排图片,可以增强论文的说服力

会议论文和期刊论文作为两种主要的学术论文形式,有以下几点主要区别:

  1. 从篇幅上来看。会议论文篇幅一般比期刊论文篇幅要短, 约4-8页, 期刊论文篇幅较长, 一般要求最小8页
  2. 从审查时间上来看。会议论文评审时间很短, 约1-2月, 而期刊论文评审周期长, 通常要6-12月
  3. 从成果上来看。会议论文成果多为初步研究成果或新思路, 期刊论文成果多为较成熟的研究成果
  4. 从发表速度上来看。会议论文发表相对更快,期刊论文发表较慢

※ 论文被会议录用以后,适当加一些新内容(约1/3,可以再投到期刊发表

会议论文一般要求的篇幅较短,可以从那些角度来减少版面呢

  • 可以省去章节组织描述, 也即是 Introduction 中 The rest of the paper is organized as follows. 这一段.

  • 可以没有相关工作这一part, 参考文献都在引言中综述了.

  • 实验部分可以比较少, 列出主要的实验即可, 可以没有消融实验.

    消融实验通常指的是一种评估算法性能的方法. 具体来说, 消融实验是通过对算法的某些参数进行逐步消融, 来衡量算法在参数变化时的性能变化.

  • 可以没有未来展望这一part

  • 参考文献可以较少, 20 篇左右. 而期刊需要是 50 篇左右.

小结

会议论文和期刊论文都是重要的学术论文形式,但在篇幅、审查时间、研究成熟度和发表速度等方面有明显区别。会议论文篇幅短、审查快,多为初步研究成果;而期刊论文篇幅长、审查周期长,多为较成熟研究成果。会议论文可以适当扩充后再投稿期刊。两种论文有各自侧重点,但都对学术研究意义重大

从评审人的角度看,评审一篇论文应该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 对论文进行全面、细致的评审。

从整体的评审过程来看

  1. 首先, 检查论文的格式是否符合要求。包括摘要、正文结构、参考文献引用格式等方面。格式不规范的论文往往会被拒稿

  2. 其次, 看论文的贡献声明,判断作者声称的创新点和贡献是否切实可行。过于夸大和不切实际的贡献声明会大打折扣

  3. 接着, 仔细阅读相关工作部分,看作者是否充分调研了当前研究领域的状态。相关工作的调研不到位,很难让人相信作者的解决方案是当前最优的

  4. 然后, 重点看方法与实验部分,判断作者的技术思路是否合理可行, 实验是否充分比较了目前先进的方法。这是评判一篇论文的主要内容

  5. 最后, 会关注论文的论述是否清晰流畅、图表是否清楚易读。这关系到论文的可读性。

分别从顶层角度和底层角度来看

顶层视角(决定是否会录用该论文

  • 可行性

    • 逻辑可行性

    • 数据集可行性

    • 复杂度可行性

  • 创新性

    • 大的创新:新的算法框架

    • 小的创新:应用创新

  • 先进性

    • 对数据更好的利用

    • 比起当前研究有更好的效果

    • 进行消融实验

底层视角(决定修改意见的方向

  • 正确性:符号是否使用正确,没有错误

  • 完备性:相关理论结构是否完备

  • 一致性:符号系统是否一致

  • 规范性:相关的数学定义是否规范

  • 简洁性:定义和定理的内容是否简洁

自己如何评审自己的论文

①文字规范

  1. 拼写错误、单复数或时态错误

    解决办法:结合翻译软件,逐句进行纠正

  2. 语法错误,句子缺少必要成分

    解决办法:学英语

  3. 句子太长难以理解

    解决办法:将长难句拆分成不超过15个单词的句子

  4. 术语使用错误

    解决办法:查阅正确的术语用法,并在论文中改正

  5. 语言逻辑不清

    解决办法:通篇检查逻辑线索

②实验工作

  1. 数据集大小, 实验样本量或测试次数不足, 很难得出可靠结论

    解决办法:扩充实验数据

  2. 算法实现缺陷算法

    解决办法:如果在代码实现上存在缺陷或错误, 需要改进并重新实现

  3. 缺少 Ablation Study

    解决办法:对算法的组成部分应进行逐项分析, 补充进行 Ablation Study

  4. 缺少对比算法,如果没有和最新算法做比较, 很难令人信服

    解决办法:使用近三年4-8个算法, 做对比算法实验

③前后一致

  1. 挖坑与填满不一致

    解决办法:根据自己填的内容,来定制化地挖坑

  2. 前后符号不一致

    解决办法:检查论文,让前后的符号保持一致性

  3. 结果与结论不一致

    解决办法:新检查实验过程并修改

④创新能力

  1. 论文的动机不强

    解决办法:写清楚 However, existing approaches … 这句话

  2. 创新点不够

    解决办法:将自己的创新点拆分成3点

小结

从审稿人视角评审论文,要秉持公正公平原则,全面细致地评审。要检查格式规范性,判断贡献的可行性,审视相关工作的调研程度,重点评判方法和实验的可靠性,并关注论述的清晰度。要综合考量创新性、先进性等顶层指标,也要关注正确性、完备性等底层细节。作者应主动从文字规范、实验设计、前后一致性等方面审视论文,强化创新动机,以更好地通过审稿。良好的互评将有助于提高论文质量

一句话来说就是,“自底向上堆材料,自顶向下再修改”
①自底向上堆材料(从细节到总体

这一阶段仅需要把自己的想法准确无误地展现出来, 特别是保持文字、图示、算法、结果的一致性

可以找一篇已发表的论文,借鉴其写法,在原有基础上修改

  1. 程序代码:根据算法框架写出程序代码并调试
  2. 实验结果:用表格的形式来展现运行时间,算法结果等
  3. 算法的描述:算法伪代码,算法框架图,流程图
  4. 方案描述:用一张图来描述自己的算法框架或者方案,比如"开局一张图"
  5. 摘要:用文字先写好一个摘要,后期更具内容上的变动再进行修改
②自顶向下再修改(从总体到细节

论文中的每个部分逐个讨论、修改,不断进行版本的迭代

  1. 相关工作的文献综述, 含参考文献.
  2. 理论基础、符号表.
  3. 对比实验, 很可能涉及重新实现、运行别人的算法.
  4. 消融实验.
  5. 实验的图形展示.

七大原则

在论文撰写的前后过程中,有以下七个规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规则一:建立定期的写作时间块并遵守该约定
  • 每天在时间表中安排1到2个小时 的时间块进行写作,无论什么原因都要完成

  • 挑选自己最高效 的时间进行写作,对大多数人来说,早晨效率更高(可以尝试一下,当然也有些人晚上效率更高,不要拘泥,并且早晨做最困难的事情可以使得一天都充满成就感

规则二:建立一个详尽的大纲并和导师讨论
  • 大纲可以帮助形成文章的结构
  • 大纲可以帮助产生想法并且提出假设
  • 大纲是一种最有效的和别人交流想法和交换意见的方式

注意事项

  1. 在写作的时候,把大纲分成不同的文件,然后对每一个文件进行扩展,加入数据,并阐释细节

  2. 在写第一版草稿时,不要纠结于编辑。不要停下来去选择更好的词或更好的短语或改善句子的结构。只需要淋漓尽致写下你的想法,把修改和编辑放在后边处理

  3. 在正式写作之前不要过于担心,事实上,在开始写论文之前,通常已经得到实验数据,实验记录,实验设计,与结果相关的图表等,要做的只是把这些部分拼合成一篇综合性的论文

规则三:描述方法的部分要细致并精确,不要在同一段中改变人称

注意事项

  1. 连贯性 和流畅性 在这部分中非常重要。一种常见的不连贯和流畅就是在一段里主动和被动语态的转换,会误导并且使读者分心。

  2. 论述方法部分需要极度精确 和清晰 的表述,是一个细致的并且非常消耗时间的任务,因此在完成后,要尽可能多的从你的同事那里得到反馈,这样可以帮助你辨别缺少的环节,完善这个部分的技术细节

规则四:清晰,简洁,客观地描述你的结论

注意事项

  1. 你的结论应该被组织成不同的分段或者章节,每一部分分别呈现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数据(包括文本和图表,如表格,图形,原理图,算法,公式,以及数据说明。

  2. 在该章节中,建立一个综合的,具有数据支撑的论证。因此,需要在实验得到的数据中进行筛选,仅选择那些对理解你的结果必须的实验数据

  3. 在实验的结果中,千万不要伪造 或者人为操作实验数据。如果你的一些结果与你的思想是矛盾的,你必须要提到这点,并且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4. 你的结果部分不要包含无关的和次要 的信息。这些冗余的信息会使得读者失去焦点

规则五:在引言部分通过传递要素和强调本文的创新性使读者产生兴趣

在写方法部分的时候,我们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大纲中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因此,在写引言之前,根据方法部分对大纲进行一定的修改。更新的大纲有助于你修改图表,主题,主要观点和目的,这些部分对引言都及其重要。引言部分在审稿的阶段起着重要作用,决定了你的审稿人和是否被录用。

注意事项

  1. 一些新手,不在引言部分列出主要成果,误以为审稿人会自己锁定到后面的章节自己去寻找,这是完全错误的做法。对于学术论文,为了使读者产生兴趣,要直接明确地在引言部分用一句话总结结果和方法

  2. 不应该低估了该部分的重要性,认为审稿人会略过这一部分,这也是错误的想法。这部分的主要目的是呈现你的贡献和成果的重要意义,因此需要明确清晰的描述本文的优点

规则六:用简明的和令人信服的语气呈现原理,关系和推广

对于讨论部分,每篇文章都有独特的发现和结果,因此这部分的长度,结构可能都不一样。但是也有一些通用的法则可以采用。讨论部分和引言部分不同之处在于,在引言部分,是从研究领域到具体问题,而在讨论部分,是从你的具体问题回到该研究领域

注意事项

  1. 在描述该部分的时候,不要表现出自大 的样子,要客观的去描述
  2. 常见的起始句有“Our findings demonstrate . . .,” or “In this study, we have shown that . . .,” or “Our results suggest . . .”
  3. 在那些具有很多发现或者不止有一个研究问题的场合,应当重申研究问题 然后给出该问题的答案
  4. 你对研究结果总结之后应该紧跟着这些发现的重要意义
  5. 在这一部分,你的写作应该传递出自信 和权威,使用主动语态 和第一人称,表达清晰,简洁
规则七:用不同的策略和技巧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修改论文,得到反馈后再次修改

在完成了上面所有这些内容之后,你只完成了一半的任务。通常情况下,第一版草稿在各方面还差的很远,最后成功的可能性取决于你是否能够修改和编辑你的文章

文章的修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完成

宏观:包括对组织结构,内容以及流程的修改 微观:包括对用词,句子结构,语法,标点,和拼写的修改

注意事项

  1. 宏观角度最好的修改方式是通过修改文章的大纲来完成。大纲能够使你看清你的想法是否结构连贯,你的结果是否有逻辑的呈现,讨论部分的结果是否和引言部分的问题联系起来,发现是否有缺少的环节。

  2. 下一步是从头开始逐个修改每一个章节,建议一次修改的内容不要超过五页。

  3. 微观角度要彻底检查段落,语句,单词的形式。在检查的时候,没有必要也不建议从头到尾去检查

  4. 微观角度修改一个常用的技巧就是将文章出声地读出来,可以读给自己,录音机或者同事朋友,这样你能更容易发现哪些地方不流畅,哪些句子不通顺

  5. 本文地址:http://www.tpjde.com/quote/1329.html    推平第 http://www.tpjde.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行业动态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3001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