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系统  行业  参数  教师  中国  机械  设备  基金 

兴趣广泛但每件事都做到专注丨NOI2023金牌第一名的信奥之路

   日期:2024-11-26     移动:http://mip.tpjde.com/quote/1335.html

内容源自:NOI CSP信息学奥赛(与原文略有修改)

兴趣广泛但每件事都做到专注丨NOI2023金牌第一名的信奥之路

由CCF主办,成都市第七中学承办的第40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CCF NOI 2023)于2023年7月22日-28日在成都市第七中学举行。获奖名单中金牌52人(前50人将入选2023年信息学国家集训队获得清华北大等名校保送资格),银牌150人,将获得39所强基计划高校破格入围资格;铜牌77人。

在金牌的获奖名单里面,位列冠军的选手就是来自杭州学军中学的周康阳同学,仅高一年级的他今年获得NOI2023 金牌榜第一名,领先第二名达55分。

在信息学论坛上,我们找到一名作者为"一只 alpha1022 的小窝"的同学对周同学的一些介绍,其中写道:

从小学开始踏上竞赛道路的周康阳,是公认的信竞天才,一路披荆斩棘,获奖无数:学军同届信竞第一名,普及组、提高组双一等奖,初二 WC、APIO 夺金,13 岁学军信竞队免试保送资格获得者,13 岁获全球唯一一位国际初中生信息学竞赛满分……

对于任何事物,他总是抱着专注的态度做到最好。在周康阳的同班同学看来,如果他和别人探讨一道信息学题,无论过程多么复杂,在结果出来之前,他不会放弃。同样地,如果在他玩皮划艇的时候被问到学术问题,他也不予回答。

出众的成绩当然也离不开足够的比赛和训练,据悉仅2022年他就在CF等网站参加上百场比赛,获得International Grandmaster 级别,一步一步走向最高荣誉 Legendary Grandmaster,这也体现了他在学习上的认真和刻苦。

周康阳的另一位学长,被亲切地称为“tommy”,曾在博客“%zhouakngyang宝典”中记录了“周阿克”周康阳的点点滴滴。其中就记录了周康阳在自己 CF Rating 落后的时候,借鉴其他神仙使用的光速 AK 方法,鼓励自己通过超光速 AK 的方式增加 CF Rating。

如今的周康阳已经获得NOI2023金牌,获得了保送清华北大的资格,相信拥有这样良好学习习惯和品质的周同学前途一定是一片光明,也希望周同学在2024年信息学国家队选拔的路上一路高歌猛进,争取进入国家队为国争光!

一位带了20多年竞赛的教练说,兴趣永远是第一位的,此外还要满足几个条件:

一、各科全面发展。家长要对孩子的资质有合理的判定,如果总分不好,有偏科,说明知识、能力方面有地方有欠缺。有一科跷脚,竞赛很难走得远。

二、数学好。数学学科特别重要,物理、信息学等竞赛取得好成绩的学生,数学成绩都很好,因为数学和这些学科的关联性大。

三、家庭的氛围也很重要。有的医生、教师家庭,工作多年还保持着不断学习的习惯,有时孩子写作业,家长在看书,这样的氛围下,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学习编程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但是也并非一条容易的道路。在学习编程的过程中最困难的就是动力和坚持。一开始学习的时候我们会很感兴趣,每做出一个小功能后会感到非常有成就感。可是当我们越学越多,越学越难之后我们会开始觉得枯燥无味。一个问题或者一个难题可能都要好几个小时,甚至是一天两天才得以解决。所以不论是我们在学习之前还是在学习中工作中,我们都要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动力。

几年前我们发布过一个对技术大牛的采访,今天我们结合他提出的几个方面深入解读下学习编程的意义。他在记录中这样写道:

魏某是某大型互联网公司技术总监,曾在中学里面参加NOI,在大学参加ACM/ICPC、TopCoder 等编程竞赛,有不少的朋友问过他一个问题:参加编程竞赛最后对实际工作究竟有多少用处?他在本文中总结了他的几点:

有不少的朋友问过这个问题:在中学里面参加NOI,在大学参加ACM/ICPC,TopCoder,最后对实际工作究竟有多少用处?我把自己的一些理解总结了一下跟大家讨论。

我是在94~96年参加NOI和集训队,99~2000年参加ACM/ICPC,2002左右玩了半年TopCoder,后来就很少关注编程竞赛 了,所以可能对近几年竞赛模式的变化不了解。另外我目前主要在工业界工作,所以“实际工作”主要指的是在IT工业界的技术型工作。

我想竞赛培养的能力可以分成几个类型:

1、基本技术技能

我想参加竞赛而且成绩不错的朋友,基本上都有三个非常出色而且难得的基本技术能力:

算法设计、快速编程和自我调试。这是所有比赛都必须的:给定一个问题,需要很快地设计出算法,很快地编写出程序,并且在整个算法设计和编程过程中不断拷问自己的设计和程序,尽早发现漏洞、完善设计,最后在提交 结果之前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尽量提高程序通过竞赛评委测试的概率。这三项基本能力是工作里面非常有用的。大部分公司的技术面试也集中在这三项基本技能里面。竞赛经验的确让优秀的参赛者在实际工作中获得先发优势,一般

IOI/ICPC/TopCoder的优秀 参赛者都很容易获得公司录取,并且在起始级别的工程师岗位上作得非常出色。

2、独立学习的能力和自信心

我想大部分的NOI参赛者都是中学就开始学习中学课程里面不包括的内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图论和网络流理论、算法理论、离散数学等等。如果一个参赛者是通过自己独立学习这些课外知识而在竞赛里面脱颖而出的,她一定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和自信心,同时相信自己能够很快的学会各种新知识。这个能力和自信在工作中非常重要:计算机语言日新月异,从Pascal/C到C++/Java到Python/PHP/Javascript/Objective-C⋯⋯一个人不可能从一 开始就懂得所有的知识,但只要自信自己能学会任何新的语言和概念(并且的确可以学会),那他就可以敢于面对未知的挑战。在工作中,这些“敢吃螃蟹第一人”往往会得到更多机会去开发新项目、创建新公司。

3、表达能力

这一点我本人在吴文虎老师指导的NOI冬令营里面获益匪浅。当时吴老师要求每位冬令营选手挑选一 个复杂的竞赛问题深入研究解法,最后写成论文,并且在冬令营里面做报告。吴老师亲自把关,指导论文里面写不清楚或者报告里面说不清楚的地方。这是我第一次学会如何把一个技术问题写清楚、说清楚。这样的训练虽然跟竞赛成绩本身没有直接的关系,但能够让竞赛选手的表达能力上了一个台阶。表达能力对实际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的大型软件系统开发不是一个英雄人物就能完成的,如果一个子系统的算法和程序不能清晰地被理解,那这个子系统和它的作者就成为单一故障点(Single Point Of Failure) —— 只要作者一度假,就没有人能维护或者扩展这部分。基于这种风险,大家宁愿用一个更慢更费内存但能被其他人看懂的解决方案。在这两年的招聘过程中,我看到不少这样的可惜例子:不少ACM/ICPC的选手能在15分钟之内写出一个很巧妙的算法,在机器上编译、测试例子都通过。但在黑板上或程序注释里面,他们花20分钟也没能说清楚这个算法为什么是对的,为什么要用这个算法。

4、合作能力:

NOI/IOI/TopCoder更多的是单枪匹马,而ACM/ICPC对合作能力的培养更有帮助。三个编程高手共用一台机器,紧缺资源谁先用谁后用,如何分工,这些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每天都会遇到,如果一个选手在ICPC里面学会如何跟队友协调、如何培养信任,那她在实际工作里面就很容易融入一个团队,在团队里面找到自己的发力点 ,很快为团队作出贡献。

5、志同道合的朋友圈:

一般来说,愿意花额外时间参加竞赛的学生都是喜欢写程序的,因为喜欢,他们往往更容易在 这方面越做越好。我10年前在竞赛过程中认识的老对手,现在还有很多是好朋友,不时能联系一下,得到他们的指导、交换最新的行业信息和趋势。这一点虽然对 实际工作没有直接帮助,但我觉得是参加竞赛获得的最宝贵的东西。

本文地址:http://www.tpjde.com/quote/1335.html    推平第 http://www.tpjde.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行业动态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3001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