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系统  行业  参数  教师  中国  机械  设备  基金 

4月社零增速环比改善,线下消费持续复苏

   日期:2025-04-13     移动:http://mip.tpjde.com/quote/16641.html

摘要

4月社零增速环比改善,线下消费持续复苏

本周核心观点:4月社零增速环比改善,线下消费持续复苏

国家统计局发布2020年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简称“社零”)数据。2020年4月,我国社零总额为28178亿元,同比下降7.5%(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下降9.1%),降幅环比3月份收窄8.3pct。分品类看,粮油食品、饮料、烟酒、药品等必选消费品类保持较高景气度,部分可选消费品类环比改善明显:4月化妆品同比+3.5%(3月为-11.6%),增速由负转正;金银珠宝同比-12.1%,跌幅大幅收窄18.0pct,部分龙头珠宝企业五一假期销售额已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此外,汽车、建材、家具、家电等品类销售额增速环比3月均有明显回暖。餐饮4月零售额同比仍下滑31.1%,尽管降幅环比3月(-46.8%)有一定收窄,但整体仍明显承压。分地域看,城镇/乡村社零总额为24558亿元/3620亿元,同比分别-7.5%/-7.7%,城镇增速相对表现略优于乡村;分渠道看,1-4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总额同比+8.6%,增速环比1-3月提升2.7pct,占社零总额比重已达到24.1%。吃、用类商品分别增长36.7%和12.4%,穿类商品下降12%。疫情对居民外出和线下消费影响明显,部分消费需求转移至线上,带动线上渠道零售增速恢复较快。从4月社零数据整体来看,必选消费依然保持较高景气度,化妆品、金银珠宝等部分可选消费也回暖明显,未来持续看好线下消费复苏主线。

行业关键词:零售品牌榜单、京东到家、夜经济、CPI、社零数据等

【零售品牌榜单】拼多多等四个中国品牌入选BrandZ全球零售品牌75强。

【京东到家】达达集团计划登陆纳斯达克:Q1收入同比增加109%。

【夜经济】阿里研究院:五一阿里零售平台夜间购物成交金额占比达39.8%。

【CPI】统计局:4月份CPI同比涨幅回落至3.3%,环比下降0.9%。

【社零数据】统计局: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7.5%。

板块行情回顾

本周零售板块(商业贸易指数)报收3285.36点,上涨0.78%,跑赢上证综指(本周下跌0.93%)1.71个百分点,板块表现在28个一级行业中位居第4位。各细分板块中,百货、专业连锁和一般物业经营等板块本周表现靠前,年初至今仍属超市板块表现最好。个股方面,本周供销大集(+33.2%)、王府井(+14.0%)、*ST劝业(+12.3%)等表现亮眼。

投资建议:继续推荐超市板块,关注“线下消费复苏”主线

投资主线一:继续看好短期(业绩增长)和长期(对农贸市场替代确定性增强)逻辑兼备的超市板块,重点推荐生鲜供应链竞争优势突出的永辉超市、家家悦,以及兼具区域规模与品牌优势的便利店龙头红旗连锁。

投资主线二:关注受益疫情缓和、客流回升和消费政策刺激的行业板块,如黄金珠宝和化妆品等,受益标的老凤祥、周大生和珀莱雅、丸美股份、上海家化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疫情扩散影响加剧,中小企业经营压力增大。

1

零售观点:4月社零增速环比改善

1.1、行业观点:4月社零增速环比改善,线下消费持续复苏

4月社零降幅环比3月继续收窄。国家统计局发布2020年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简称“社零”)数据。2020年4月,我国社零总额为28178亿元,同比下降7.5%(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下降9.1%),降幅环比3月收窄8.3pct。分地域看,城镇/乡村社零总额为24558亿元/3620亿元,同比分别-7.5%/-7.7%,环比分别改善8.4/7.4pct,其中城乡社零增速之差为-0.2%。

分渠道看,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恢复较快,且占社零比重持续提升。1-4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总额同比+8.6%,增速较1-3月提升2.7pct。根据我们测算,4月份当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7215亿元(同比+17.1%),增速环比3月份 +10.8pct;从1-4月份累计数据来看,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零总额比重已达到24.1%,相较1-3月份提升0.5pct。而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用类商品分别增长36.7%和12.4%,穿类商品下降12.0%。疫情对居民外出和线下消费影响明显,部分消费需求转移至线上,带动线上渠道零售增速恢复较快。

分品类看,必选消费保持较高增速。以粮油食品、饮料、烟酒、药品为代表的必选消费品类依然保持较高景气度:4月销售额同比分别+18.2%/+12.9%/+7.1%/+8.6%,增速环比3月份分别-1.0/+6.6/+16.5/+0.6pct;此外通讯器材、日用品、文化办公4月份增速分别达+12.2%/+8.3%/+6.5%,增速环比3月份分别+5.7/+8.0/+0.4pct,增幅进一步扩大。文化办公、日用品等环比改善的主要原因为随着复工复产的持续推进,对于这两个品类的需求正逐渐回暖;通讯器材增速相对较高的主要原因为线上渗透率较高,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

可选消费品类中,化妆品品类增速由负转正,金银珠宝、服装品类环比改善明显。4月化妆品同比+3.5%(3月为-11.6%),增速由负转正复苏明显;金银珠宝/服装鞋帽针纺织同比-12.1%/-18.5%,跌幅大幅收窄18.0/16.3pct,环比出现明显改善;线下客流的逐步恢复、以及复工率的不断提升有望带动金银珠宝企业销售额的逐渐回暖,如珠宝龙头品牌老凤祥至4月底工作日的销售额已恢复至疫情前的60-70%,双休日销售额恢复至90%,五一销售已基本同期持平。此外,汽车、建材、家具、家电等品类销售额同比分别为+0%/-5.8%/-5.4%/-8.5%,增速环比3月分别+18.1/+8.1/+17.3/+21.2pct,均有明显回暖。汽车以及地产相关行业的销售出现改善,主要原因为政策鼓励下汽车、房地产限购有所松动,地产周期相关品类如家具、家电类的销售也出现回暖。未来,随着人们社交需求的逐渐恢复、以及各地消费券等政策刺激不断推出,预计可选消费品类增速有望持续恢复。

4月餐饮收入同比下降31.1%,环比有所改善,但整体仍然承压。4月线下商场客流有所恢复,但较疫情前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因此与客流相关密切的餐饮、百货等业态仍然承压。餐饮收入4月零售额同比分别-31.1%,增速环比3月+15.7pct,环比有改善但整体看仍然承压。尽管1-4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总额中“吃”同比+36.7%,但线下餐饮仍远未恢复到正常时的销售额,受疫情冲击较为明显。随未来客流逐步恢复,预计餐饮行业收入将逐步回暖,据证券时报报道,进入5月以来以购物中心等实体商业为代表的北京客流回暖率已接近五成,部分购物中心客流环比上月增长近一倍。

1.2、投资建议:继续推荐超市板块,关注“线下消费复苏”主线

投资主线1:继续重点推荐供应链竞争优势突出的生鲜超市龙头永辉超市、家家悦,以及门店快速扩张、品类结构优化的川蜀便利店龙头红旗连锁。我们以重点关注的8家超市企业永辉超市、家家悦、红旗连锁、步步高等作为研究样本,2020Q1超市板块营收同比+19%、扣非归母净利润+11%,成为疫情中少数的受益板块。我们认为,主营必选消费品类的超市业态短期经营业绩具备较强确定性,从4月社零数据来看,粮油食品、饮料、烟酒、药品等必选消费品类保持较高景气度,4月销售额同比分别+18.2%/+12.9%/+7.1%/+8.6%,增速环比3月份分别-1.0/+6.6/+16.5/+0.6pct;长期内,行业内食品质量、卫生标准的提高将推动超市对农贸市场替代的确定性进一步强化。本次疫情对生鲜等必选消费品的需求影响有限,但受封城封路影响,生鲜供应端受到较大冲击。拥有强势生鲜供应链的龙头超市在商品供应上更有保障,疫情中社会价值及投资价值凸显,重点推荐生鲜超市龙头永辉超市、家家悦。同时关注消费升级与社会人口结构变迁共同推动的便利店行业成长机会,看好兼具区域规模与品牌优势的便利店龙头,重点推荐红旗连锁。

投资主线2:疫情缓和、复工复产叠加消费券等政策刺激,线下消费复苏有望成为下一阶段主旋律,建议关注黄金珠宝和化妆品板块,受益标的老凤祥、周大生、珀莱雅、丸美股份、上海家化等。重大疫情期间,受居民减少外出等因素影响,主营可选消费品的百货板块以及专柜多开设在百货购物中心中的化妆品公司受到一定冲击影响。随着疫情逐步缓和及相关出行限制逐步解除,部分前期受疫情影响而关闭的百货商场已基本恢复开店,客流量也逐步迎来反弹,有望带来相关公司的经营业绩回暖。此外,近期国内多地、多企业先后发布一系列消费券政策,考虑到消费券具备见效快、定位准、乘数高等特点,短期内有望显著提振居民消费意愿和信心。根据近日公布社零数据,可选消费方面,4月化妆品同比+3.5%(3月为-11.6%),增速由负转正复苏明显;金银珠宝同比-12.1%,跌幅大幅收窄18.0pct。线下消费复苏有望成为下一阶段主旋律,建议关注消费回暖较明显的黄金珠宝和化妆品板块,受益标的老凤祥、周大生和珀莱雅、丸美股份、上海家化等。

1.2.1、永辉超市:生鲜供应链优势显著,疫情期间到家业务价值迎来重估

以生鲜为特色的全国超市龙头,受疫情催化业绩估值有望迎来双击。公司深耕生鲜运营近20年,凭借高比例直采模式、强大冷链仓储系统和组织制度优化,在供应链和门店经营效率方面已构筑竞争优势。近年来,公司依托生鲜差异化优势持续推进门店扩张、完成全国布局,规模优势也开始显现。而在传统卖场主业之外,面对社区生鲜等新兴业态竞争挑战,公司以永辉mini业态下沉社区并承载到家业务开展,精准卡位社区零售赛道,将有力防御竞争业态对卖场主业的冲击分流。

一季度高增长,门店全国扩张与到家业务布局加速。2020年4月29日公司发布年报、一季报,2019年实现营收848.8亿元(+20.36%),归母净利润15.6亿元(+5.63%),扣非净利润10.6亿元(+18.34%);2020Q1实现营收292.6亿元(+31.57%),归母净利润15.7亿元(+39.47%),疫情背景下实现高增长。2019年公司核心主业增长稳健:两年期可比店销售同比增长2.8%,卖场业务经营利润同比增长近20%。2020年一季度,疫情期间公司生鲜经营优势凸显,叠加CPI维持高位因素,驱动公司Q1同店销售实现双位数增长。盈利能力方面,Q1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2.84%(+0.13pct),在疫情期间低毛利生鲜销售占比提升情况下仍实现小幅提升,体现出优秀成本控制能力。费用方面,公司Q1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14.4%/2.0%/0.3%,同比分别+0.2/-0.2/0pct,整体保持稳定。

展店加速进一步完善全国化布局,到家业务占比持续提升。2019年公司新增大卖场/mini店205家/529家,2020Q1新开大卖场/mini店16家/7家,计划全年新开大卖场店130家;省区拓展方面,湖北签约11家、云南签约8家,并新增甘肃、山东、青海、内蒙古4个省项目签约,全国化布局进一步完善。公司持续推进全渠道运营平台建设,2019全年/2020Q1线上到家业务分别实现销售额35亿元/21亿元,占比4.4%(+2pct)/7.3%;截至2020年3月份永辉生活APP占到家业务比重已提升至57%。2020年,公司计划实现线上百亿销售规模,新增千万级APP注册用户,推动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1.2.2、家家悦:一季报收入高增长,省内外加速整合扩张

胶东地区生鲜超市龙头,省内外加速整合扩张。公司经营生鲜业务多年,依托高直采比例(超过80%)、完善的物流仓储基地布局和中央厨房等规模化生产中心运作,在供应链等生鲜经营全方面建立了牢固竞争壁垒。公司深耕胶东市场,近年来依托区域内完善布局的仓储物流中心开始在山东省内其他地区加速展店,通过门店合伙人机制也保障了新店的高效运营。此外,公司通过并购方式加速省外扩张,已陆续进入河北、安徽市场,开启全国化布局。我们看到青岛维客等公司前期并购标的在整合后业绩已有明显改善(2019年净利润0.17亿元,2018年仅有0.02亿元)。未来,在公司强势供应链赋能及经营管理提效帮助下,河北家家悦(2019年亏损0.3亿元)、山东华润万家等均有望复制青岛维客经验,为公司带来业绩弹性。

一季度大卖场/超市业态收入增速亮眼,疫情之下公司竞争力凸显。4月21日晚公司发布2020年一季报:2020年一季度实现营收52.87亿元(+38.96%),归母净利润1.76亿元(+24.86%),扣非净利润1.73亿元(+30.97%);经营性现金流净额7.38亿元(+81.82%),整体业绩表现略超预期。分区域看,一季度公司在山东省内/省外收入增速分别+33.74%/+402.83%(受部分省外并购标的并表影响),毛利率分别为19.69%(+1.71pct)/16.07%(+1.56pct),经营效率明显提升。分业态来看,一季度大卖场/超市/百货/其他业态收入增速分别为+52.49%/+39.13%/-39.95%/+43.25%,除百货受客流下滑影响较大外,卖场、超市等业态均实现较高增长,主要原因在于,疫情期间生鲜等必选消费需求具有韧性,公司强大供应链能力有效保障了商品供应,叠加CPI维持相对高位,共同推动卖场、超市同店销售高增长。费用方面,一季度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4.6%/2.3%/-0.1%,同比分别-0.39pct/+0.38pct/-0.18pct,整体稳定。

1.2.3、爱婴室:母婴连锁零售龙头,一季度业绩受疫情影响下滑,静待线下消费复苏

深耕线下零售的母婴消费专家,内外兼修稳步成长。公司深耕母婴零售领域近20年,在专业选品、价格和用户服务体验方面已树立品牌和口碑:行业洞察和专业买手保障产品品质,品牌商资源支持+直采模式构筑价格优势,门店暖心服务增强消费者粘性。上市以来,公司一方面内练经营提效,通过供应链和商品结构优化(自有品牌发展),毛利率已持续提升至 31.2%;另一方面也外展门店宏图,2019年全年新开店73家、年末门店总数达到297家,并在华东大本营之外首次扩军西南重庆与华南深圳市场,全国性布局跃然纸上。在巩固线下零售优势基础上,公司重点发展电商渠道、建设自有品牌,优化会员营销(至年末会员数达到385万人,活跃会员销售占比达87%)打造母婴生态圈。在母婴消费品牌化升级大潮下,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一季度疫情影响门店来客数,刚性费用支出拖累业绩下滑。4月22日晚公司发布一季报:2020年一季度实现营收5.19亿元(-4.81%),归母净利润883万元(-50.29%)。具体分渠道来看,一季度门店销售实现收入4.52亿元(-9.2%),明显下滑;电商收入0.29亿元(+113.5%),前期APP、到家等线上布局收到成效。分产品来看,母婴消费需求相对刚性的奶粉/食品/用品类(纸尿裤为代表)分别实现营收2.71/0.39/1.22亿元,同比+3.5%/-1.7%/-12.9%,表现相对稳健;但偏可选消费属性的棉纺、玩具、车床等品类则下滑明显。盈利能力方面,受益于商品结构优化和品牌渠道力增强,几大核心商品毛利率均保持上升,带动公司整体毛利率继续提升至27.6%(+1.2pct)。但费用方面由于店租人工等费用相对刚性,造成公司销售费用率(23.7%,+3.8pct)、管理费用率(3.3%,+0.9pct)明显上升,拖累了净利率。

母婴消费需求韧性较强,静待疫情消退客流回归。前期“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公司客观上带来了关店等影响,但核心母婴快消类产品(奶粉、纸尿裤等)作为消费者刚需存在较强韧性,会通过街边门店、线上APP、“到家”配送等渠道满足。面对疫情公司积极应对,近两年大力推进的线上业务布局发挥重要作用:“企业微信”、门店配送“到家业务”和爱婴室APP订单接收转化共同带动公司在奶粉等核心品类保持销售增长。随着疫情趋向缓和,公司部分前期关闭门店已基本全部恢复开店,随着客流量逐步回升,有望带来销售回暖。

1.2.4、红旗连锁:一季报业绩高增长,川蜀便利店龙头加速起航

川蜀便利店龙头,扩品类+展门店打开成长空间。公司深耕便利店业务近二十年,依托网点密集布局形成的规模优势、高效供应链配送体系以及成熟门店运营管理能力,在经营上筑就了深厚壁垒。近年来,公司并通过收购9010、入股吉百兴引入高毛利率的堂食、快餐业务,同时大力发展进口商品业务,推动品类结构不断优化;另一方面,公司通过优化完善红旗云大数据平台,提升精准选品能力,并在供应端提高直采比例、降低采购成本。2019年,公司毛利率已稳健提升至30.9%(同比+1.50pct),降本增效成绩显著。此外公司通过自建+并购快速扩张,2019年公司累计新开/净开店309/253家、年末门店总数达到3070家,2015年至今先后完成红艳超市、互惠超市和9010等收购整合,区域龙头地位稳固。本次疫情对行业内部分中小企业带来财务和经营压力,客观上也将带来新的并购整合机会,随着公司前期并购整合基本完成,重启加速扩店后,有望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一季报超预期,业绩延续高增长。4月26日晚,公司发布一季报:2020Q1实现营收23.45亿元(+23.96%),归母净利润1.43亿元(+80.70%);扣除新网银行投资收益后主业利润0.99亿元(+89%),业绩高增长。公司在疫情期间坚持所有门店不关门、不断货、不涨价,充分保障民生商品供应,社会价值凸显同时,口碑及品牌认知度进一步提升,Q1营收高增长背后预计同店实现高增长。Q1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9.67%(同比-0.21pct),预计主要为疫情期间低毛利生鲜品类销售占比提升所致。费用方面,一季度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3.0%/1.4%/0.2%,同比分别-1.4pct/-0.2pct/0pct,整体费用控制有所改善。

公司门店重启加速扩张,品类优化、供应链建设多措并举,竞争力继续增强。近年来,公司通过自建+并购方式快速扩张,随着前期并购整合完成,2019年起(净开253家)门店拓展速度明显提高。根据公司官网,目前(截至4月26日)公司共有3122家门店,年初至今净增门店52家,疫情背景下仍实现快速展店。同时,疫情中部分中小可选消费业态经营承压,也将为公司在并购整合与选址优化方面提供更多运作空间。此外,公司在门店中持续引入高毛利熟食、快餐、进口食品等品类,经营品类结构持续优化;通过红旗云大数据平台提升精准选品能力,并在供应端提高直采比例、降低采购成本,未来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详见开源零售2020年2月28日报告《红旗连锁(002697.SZ):川蜀便利店龙头,扩品类+展门店打开成长空间》 和2020年4月27日信息更新公告《红旗连锁(002697.SZ):一季报业绩实现高增长,展店速度继续提升》 等。

2

零售行业动态追踪

2.1、行业关键词:零售品牌榜单、京东到家、夜经济、CPI、社零数据等

【零售品牌榜单】拼多多等四个中国品牌入选BrandZ全球零售品牌75强

5月11日,凯度与WPP集团联手发布了2020年BrandZ全球零售品牌75强榜单。据悉,今年上榜品牌的总价值在过去一年里增长了12%,达到了15000亿美元。亚马逊品牌价值增长32%继续名列第一。阿里巴巴的品牌价值同比增长16%超1525亿美元,继续排名第二;京东排名第13,品牌价值约255亿美元,同比上涨24%;拼多多首次进榜居第26名,品牌价值93.94亿美元;苏宁易购排名第58。BrandZ全球零售品牌榜单覆盖的行业包括纯零售、奢侈品、服装和快餐品牌。(来源:亿邦动力网)

【奢侈品】贝恩最新全球奢侈品报告:今年市场规模缩减20%以上,中国是复苏先锋

5月11日,贝恩公司联合意大利奢侈品行业协会Fondazione Altagamma发布《2020年全球奢侈品行业研究报告春季版》报告显示:继2020年第1季度全球个人奢侈品市场销售额下降25%后,第二季度或将加速萎缩,预计全年市场规模缩减20%至35%,具体情况取决于疫后复苏的速度。报告指出,中国正成为疫后经济复苏的先锋:预计至2025年,中国消费者对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的贡献率将达到约50%,成为全球奢侈品行业反弹增长的关键引擎。此外,线上渠道份额将进一步提升,至2025年,该渠道的占比有望上升至30%。(来源:福布斯中国)

【有赞财报】中国有赞2020年Q1业绩:营收3.73亿元,同比增长48.9%

5月11日,中国有赞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公告,一季度营收3.73亿元,同比增长48.9%;归母净亏损为0.75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为1亿元。财报显示,有赞一季度服务的商家的GMV(成交总额)达到208亿元,同比增长达119%。同时,第一季度存量付费商家数达91209家,同比增长48%,新增付费商家数达13987家,同比大幅度增长84%。(来源:联商网)

【CPI】统计局:4月份CPI同比涨幅回落至3.3% 环比下降0.9%

5月12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4月CPI同比上涨3.3%,涨幅比前一月回落1.0个百分点。1—4月平均,中国CPI比去年同期上涨4.5%。作为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食品价格攀升势头持续减缓。4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4.8%,涨幅回落3.5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2.98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31个百分点。(来源:人民网)

【直播电商】格力董明珠快手直播带货首秀:3小时成交额破3亿元

5月12日,董明珠在快手直播3小时带货超3亿。快手公布的数据显示,董明珠开播半个小时后,格力旗下三款产品成交额超过一亿元,100分钟后破两亿,三小时破3.1亿元。(来源:DoNews)

【自火锅】自嗨锅获逾亿元B轮融资

5月12日,自嗨锅获逾亿元B轮融资,2019年自嗨锅开始推进线下渠道,至今已渗透了线下近80%的城市,进入10万家商超便利店,根据自嗨锅今年1月份公布的数据,其70%的销量来自于线下经销商。(来源:亿欧网)

【京东到家】达达集团计划登陆纳斯达克:Q1收入同比增加109%

5月13日,达达集团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招股文件,计划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京东在该公司持股51.4%。招股书显示,达达集团计划筹资约1亿美元。达达集团经营本地即时零售和配送平台,旗下有达达快送和京东到家两大核心业务平台。达达集团收入近三年持续高速增长,在2017年至2019年,达达集团的净营收分别为12.18亿元、19.22亿元和30.99亿元;在2020年第一季度,达达集团的净营收为10.99亿元,同比增长108.9%。(来源:亿邦动力网)

【电商购物节】京东“双品网购节”战报:五一线上成交额同比增长近50%

5月7日,京东发布“双品网购节”半程战报显示,五一期间,京东平台的线上消费成交额比2019年同期增长接近50%,家电、湖北特产、出口转内销成为关键词。(来源:亿邦动力网)

【夜经济】阿里研究院:五一阿里零售平台夜间购物成交金额占比达39.8%

5月13日,阿里研究院发布《数字点亮夜经济(2019)》。报告显示,2019年,北京、西安等12个大中型城市夜间消费占比43%,其中,夜间餐饮消费占比近4成,夜间文娱消费占比近5成,夜间网购消费占比超4成。2020年五一假期,阿里巴巴零售平台夜间购物成交金额占比达到39.8%,同比去年上涨3.9个百分点。饿了么平台夜间订单占比33.55%。(来源:亿欧网)

【超市】2019年传统零售变革加速,本土零售超市崛起

5月14日,据联商网对主要超市企业2019年开关店情况不完全统计,华润万家、永辉超市、步步高、高鑫零售、物美、盒马、人人乐、京东7FRESH、家乐福、沃尔玛等27家超市企业2019年共新开1533家门店;同时至少关闭门店501家;截至2019年底,27家超市企业门店总数至少达14077家。其中,联华超市、红旗连锁、华润万家、永辉超市4家超市企业2019年新开门店数量超过200家,家家悦、中百、步步高、物美4家超市企业新开门店数量超过50家,新开316家门店的联华超市,位居首位。(来源:联商网)

【社零数据】国家统计局: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7.5%

5月15日,国家统计局官网发布信息显示,2020年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178亿元,同比下降7.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9.1%)。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0588亿元,下降3.2%。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2307亿元,同比下降31.1%;商品零售25871亿元,下降4.6%。1-4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30698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5751亿元,增长8.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1%。(来源:亿邦动力网)

【京东财报】京东集团2020年Q1业绩:净收入1462亿元,同比增长20.7%

5月15日,京东发布2020财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京东2020年第一季度净收入为1462亿元人民币(约206亿美元),同比增长20.7%;第一季度日用百货商品销售的净收入为525亿元人民币(约74亿美元),同比增长38.2%;第一季度净服务收入为161亿元人民币(约23亿美元),同比增长29.6%。截至2020年3月31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购买用户数较去年同期的3.12亿增长24.8%至3.87亿。2020年3月,京东移动端日均活跃用户数较去年同期增长46%。(来源:亿邦动力网)

【百货数据】中百协:美妆产品销售占比突出,带动百货业复苏

5月15日,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各大百货普遍实现二位数字增长。王府井集团4月的化妆品销售已超同期9%;杭州大厦4月份化妆品实现二位数字增长,五一销售同比增56%;广百和新世界大丸的化妆品在“五一”期间的销售同比实现二位数字的增长。中国百货商业协会指出,年轻群体正成为美妆消费的主体,特别是90、95后的消费者。90、95后的消费者喜欢尝鲜试新,对爆品青睐,并且该类消费者关注和熟悉线上平台,在意用户评论,也更注重自主性和隐私。(来源:新京报)

2.2、零售行业公司大事提醒

3

零售板块行情回顾

本周(5月11日-5月15日)A股小幅下跌,零售板块上涨0.78%。上证综指报收2868.46点,全周累计下跌0.93%;深证成指报收10964.89点,下跌0.46%;在全部28个一级行业中,共计8个行业上涨,涨幅表现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电子、家用电器和食品饮料。零售行业指数(参照商业贸易指数)本周报收3285.36点,周涨幅为0.78%,在所有一级行业中位列第4位。2020年年初至今,零售行业累计上涨1.37%,表现强于大盘(年初至今上证综指累计下跌5.96%)。

零售各细分板块中,百货板块本周涨幅最大为4.57%,年初至今超市板块表现最好。在零售板块各主要子行业(我们依据二级行业分类,选择较有代表性的超市、百货、多业态零售、专业连锁、一般物业经营、专业市场、贸易和珠宝首饰等8个子行业)中,本周涨幅排名前三的子行业分别为百货、专业连锁和一般物业经营,涨幅分别为4.57%、3.15%和1.47%。2020年全年来看,超市板块年初至今一枝独秀,累计涨幅为25.61%。

个股方面,本周供销大集、王府井和*ST劝业涨幅靠前。本周零售板块主要86家上市公司(参照一级行业指数成分,剔除少量主业已发生变化公司和B股公司)中,合计有35家公司上涨、49家公司下跌。其中,本周个股涨幅排名前三位的公司分别是供销大集、王府井和*ST劝业,涨幅分别为33.2%、14.0%和12.3%。本周跌幅靠前公司为ST成城、翠微股份、兰州民百等。

4

风险提示

社零消费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若经济增速持续放缓,零售板块整体也将承压;

部分中小企业现金流压力较大,带来经营风险;

受疫情影响,行业中部分公司门店扩张节奏放缓风险。

开源零售研究团队

开源证券商贸零售研究团队,研究覆盖超市、百货、品牌连锁、电商、美妆和母婴等板块。

团队负责人黄泽鹏,2016-2018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中小市值第一名团队核心成员,2019年加盟开源证券。

希望用我们的勤奋和专业,为您提供前沿、深度的商业观察视角。

黄泽鹏 团队负责人、首席研究员

huangzepeng@kysec.cn;

李旭东研究员

lixudong@kysec.cn;

本文地址:http://www.tpjde.com/quote/16641.html    推平第 http://www.tpjde.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行业动态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3001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