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18天的狂欢与奋战后,京东618这一疫情后的首个融合线上线下购物节日,果然不负众望。
数字背后,不仅代表着京东沿着高速成长的轨道疾速前进,也是中国消费市场全面回暖的侧影。此前,以线下餐饮零售为代表的大量实体经济企业热切期望通过618促销走出疫情阴影,刚刚经历了销售寒冬的各大品牌商家,也翘首期盼实现销量“回血”。
线上线下提振消费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大主引擎。消费回补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回暖,快速拯救困境中的中小企业。疫情之下,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是有效对冲疫情影响、提振经济的关键举措。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了对推动消费回升内容的关注,未来需要继续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
此前,各地政府也鼓励结合实际,通过发放消费券、现金补贴、免费开放场馆设施等方式,引导释放消费需求,最大限度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表示,要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活力,首先要让百姓有钱花,敢花钱,这些需要政策层面的努力,其次,则需要积极的引导。
京东618购物节在这方面的价值凸显无疑。疫情期间,京东依靠自身的物流配送设施,解决了在常规状态下商业流通所做不到的问题,为抗击疫情做出了重大贡献。
今年618期间,京东更是联合多地政府以消费券的形式带来消费红包,并面向全国用户发放包括头号京贴、生日礼包、省钱券包、社交拼券等形式的消费券,总额达百亿元,从需求端为提振消费贡献了巨大力量。
除了需求端,京东数科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当前供给侧的冲击同样不小,且仍将持续一段时间,提振需求之外,供给侧也应当跟上,保证产能的恢复和产品的供应同样重要。
今年京东618购物节刺激消费的另一大深层价值,就是从供需两侧、线上线下同时发力,提振消费。
比如在今年京东618的发布会上,京东宣布欢迎所有同行、线上线下零售企业一起参与,共同助推消费、提振经济。全国各地不少特色街区、农贸市场、工厂小店都挂出条幅,搭着京东618的“快车”,向消费者推荐各种吃喝玩乐的好物、好服务。
在大连的农贸市场,不少商家给生鲜水果蔬菜打出了6.18折的折扣,吸引了不少居民的关注。
这一做法也与国家所提倡的相关政策思路相契合。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相关负责人认为,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部潜力,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消费市场的冲击是阶段性的。商务部还将进一步加快推动各类商场、市场和生活服务业复商复市,加快落实已出台的各项促消费政策措施,积极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2
平台协助促内销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众多企业无法复工、复产,也让中国经济迎来一波低潮。自4月全面复工以来,很多外贸企业从“缺人”变成了“缺活儿”。
疫情初期,工厂大都急赶外贸订单,却遭遇复工难;而等到复工率上去了,随着疫情在全球的大范围暴发,出口订单却没了……
广东澄海是个典型的案例。在不到400平方公里面积的澄海,玩具生产经营企业有2.7万家。这里还密集地聚集着7000多家和玩具行业相关的设计研发、模具制造、印刷包装等相关企业,从业人数超过12万人。
以往的这个时候,这里的外贸玩具厂老板都是最忙的,来自欧美的圣诞节订单排得满满当当。但新冠疫情来袭,让企业先是为迟迟无法复工而烦恼,后又因为欧美各国又成为疫情重灾区,订单被取消,工厂变得无单可做。
不过,好消息是,去年京东推出的“京喜产业带厂直优品计划”,今年在澄海开了花。京喜联动澄海产业带建立了“澄海玩具示范基地”。
受平台建议,企业主们围绕“京东618”这一年中最大促销来做产品。从数据分享,到品类选择,再到店铺运营,在平台的协助下,很快重新上路。
目前,澄海不少玩具厂的车间重现昔日的热闹劲。截至6月3日,京喜上的订单量已经超过了上个月的总额。
3
国货品牌搭“快车”
线下渠道拓展受阻,品牌建立过程漫长,面对这种情况,多地政府纷纷出台措施提振企业信心。
而除了抓好政策红利,企业“自救”相当重要,在稳住国外市场的同时,利用电商平台,开拓线上渠道,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很多企业看到国内市场的潜力,开始出口转内销。
对于一些外贸企业来说,出口转内销的挑战也不容忽视,不仅需要调整产品结构和定价,还需要加快线下线上的布局和推广。
由此,京东618的价值就凸显出来,为了进一步助推国产品牌走出逆境,快速发展,京东今年5月推出了“新国品计划”专属会场,投入价值12亿资源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重点包含资金、流量、工具、营销、运营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专项扶持政策,给众多品牌和商家赋能,得到了众多外贸企业的青睐,如此也让京东成为2000多家超亿元品牌和27万商家的最大增量场。
京东发布的《2020中国品牌消费趋势报告》中显示,2020年1~4月,京东平台上有572个品牌下单金额过亿,其中有180个品牌同比增幅超过50%,有490个品牌为国产品牌;有230个品牌下单金额过3亿,其中有79个品牌同比增幅超过50%,有190个品牌为国产品牌;有151个品牌下单金额过5亿,其中有54个品牌同比增幅超过50%,有125个品牌为国产品牌。
正如京喜平台澄海工厂的横幅所说的那样,“跟着618一起干”,让国货品牌也深刻体会到了专业化线上线下综合渠道的资源整合能力和集聚效应,将国货品牌的品牌效能和商业价值真正发挥出来。
除了政策扶持之外,京东618还将通过超级百亿补贴、千亿优惠等一系列史上大优惠力度的加持,撬动消费者购买力,助力中小商家快速回血,打开线上消费市场的大门,实现助力10万个中小品牌618成交增长100%的“小目标”。
4
直播销售C位抢镜
作为当下带货能力最强的销售方式之一,直播电商拿下了今年618购物节当仁不让的“C位”。
据百度发布的《百度618电商搜索大数据报告》显示,今年“618”的搜索热度出现逆势上涨,并创五年来的新高,整体搜索热度较去年“双十一”增幅高达95%。其中,直播和优惠两搜索内容是高频话题,涵盖“618和双11哪个优惠力度大”“618电商直播间活动”等话题。
在京东零售和快手“双百亿补贴”强力助推下,6月16日的“京东快手品质购物专场”全面爆发。而由张雨绮、华少、辛巴、娃娃等明星达人在快手带货京东优质商品,单日直播带货达14.2亿元,如此充分体现了京东供应链的优势,以及广大快手用户对好物、好服务的强劲需求。
根据京东公布的618首小时销售数据,618开始2分钟,京东直播带货额破亿,乌鲁木齐市第一单8分21秒送达。
显然,上述种种现象无不道出了“直播带货火得一塌糊涂”这一事实。
新冠肺炎疫情让“直播带货”迅速走红,不少网红甚至基层干部及农民朋友纷纷上阵,通过云端直播,销售受疫情影响滞销的。京东为16日的购物专场提供了家电、美妆、酒水等众多优势品类商品,这些商品都经过京东618大幅补贴,极具价格竞争力。快手也推出“百亿补贴”,对上述商品进行额外补贴。双重优惠叠加,为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实惠。用户在快手小店下单,可直接享受京东的优质商品和服务。
在5G+AI的支持下,“直播带货”热潮正在改变货物的销售规则:品牌传播方式的变化,新的品牌更容易凸显出来,让消费者更易于接受;直播主个人品牌影响力的加持,人与货二者品牌的叠加效应进一步放大了品牌的传播能力。
也由此,电商平台产生了更大的集聚效应,这种强大的导流能力令全球贸易没有边界,从而让流量背后的供应链能力成为价值核心,成为电商改变全球市场销售规则的一种路径探索。
在这些变化的背后,正是今年国家大力提倡的“新基建”所展现的价值。
5
“新基建”助推实体经济
好风凭借力。京东618期间,187个品牌实现下单金额破亿,成为国内外品牌最大增量场。
京东所具有的强大资源整合能力、供应链能力、物流能力再一次发挥出巨大的乘数效应。
这种投入也实现了商家的良性互动,品牌商家将为京东用户投入近1000条专属生产线,涉及家电、生鲜、运动等多种品类。这76种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能力在电商行业无出其右。
6月18日,乌鲁木齐第一单仅用时8分21秒完成上门配送,20分钟内22个城市全部完成618当天首单配送!
物流能力是京东的强项,在疫情大考中表现出色的京东物流,此次“618”进一步发挥智能物流“新基建”效能,在保障“城市群半日达”的同时,全面升级千县万镇及农村送达时效,90%行政区县可实现24小时达,稳定的智能供应链“让大促与平日一样高效”。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京东618客观上也助力了实体经济恢复,不仅仅是在推动消费回升的层面,京东618还将通过创新赋能、补贴扶持等举措,帮助超过150个品牌销售破亿,帮助超10万个中小品牌商家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100%,这对于稳定市场主体,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促进实体经济恢复和加速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影对此评价甚高,在他看来,“京东等中国电商探索以供应链和科技结合为核心的发展之路,符合中国电商的使命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需求。”
(结束)
本文地址:http://www.tpjde.com/quote/16726.html 推平第 http://www.tpjde.com/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