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系统  行业  参数  教师  中国  机械  设备  基金 

曹德旺的发迹史

   日期:2025-04-17     移动:http://mip.tpjde.com/quote/16897.html

01

曹德旺的发迹史

中国有这样一位企业家,他说自己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做一片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玻璃。事实上,他做的可比这多多了。

中国70%的汽车,全球25%的汽车,用的都是他公司生产的玻璃。他甚至还因此获得了世界企业界的奥斯卡“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并且,他是第一位获得这个奖项的中国人。

他还做过两件事,一是将自己所有的财产转移到妻子名下,因为他觉得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全靠妻子这位幕后功臣,帮他照料好家庭,让他可以无后顾之忧去拼搏。

二是出于民族自尊,刚创业投资时,曹德旺就到美国申请了绿卡,万一投资失败,自己就是以美国人的身份失败的。

可他成功了,那就必须堂堂正正地宣告这是中国人的成功,于是告诫全家退掉美国绿卡,如果有不从的,以后就不能分他的家产。

还有就是,有网友曾称他是中国首善,因为他每次捐款都是上亿上亿地捐出去的,他赚了多少,基本就捐出了一半。

然而他非常谦虚地回应,中国首善应该是袁隆平,因为他解决了好几亿中国人的温饱问题,自己什么都不会,只能捐钱。

假如不提他是中国玻璃大王,大家是不是会觉得这么牛的一位企业家,一定就是任正非了呢?

其实不然,他的名字叫曹德旺。

有人说,中国只有两个企业家,一个叫任正非,一个叫曹德旺。虽然曹德旺不如任正非那么为人所知,但他为国家为世界做的贡献可一点也不比任正非小。

因此也不少人认为,在中国,曹德旺是一位被严重低估了的企业家。

曹德旺于1946年出生在上海,祖籍福清,曾祖父曹公旺曾是福清的首富,可是曹德旺却只是一个穷苦放牛娃。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然而没想到,曾祖父的家产甚至延续不到爷爷那一代,这是曹德旺第一次与“富家子弟”的身份擦肩而过。

后来到了曹德旺父亲一代,家业再次振兴。因为家中窘困,曹父年轻时去日本当过几年学徒,回国以后白手起家,竟也开过夜总会,还是老上海最著名的永安百货公司的股东。

按理说,曹德旺做不了富四代,也能成为富二代了吧。可是人有旦夕祸福,曹父生意失败,家里再次变得穷困潦倒。

曹德旺甚至因为交不起5毛的学费,直到9岁才有机会上学堂。然而曹德旺散漫惯了,顽皮好动,在学堂根本待不住,老师和同学们都不太喜欢他。

有一次,他趁午休回家帮母亲干活,弄得又脏又一身臭汗,老师以为他又出去疯玩,不分青红皂白就批评了他一顿。

曹德旺觉得自己被冤枉了,憋屈的很,于是他想着报复老师,趁老师蹲坑时在厕所墙头尿了他一身。

因为此事,曹德旺也不想回学堂上课了,索性当起了放牛娃,可是他并没有放弃学习。他起早贪黑地捡柴割马草,攒下的钱都拿去买书,他买了一本《字典》,还有一本《辞海》,一边放牛一边自学。

这两本看完了,他就去看上学时候的课本,也看别的书籍,慢慢地积累了不少知识。

在家的时候,父亲很爱对着曹德旺讲自己过去的威水史,也讲自己的生意经。父亲曾经告诉他,“男人有没有本事,并不在于看了多少书,关键要看做了什么事,以及怎么做事。”

父亲和他说,做事一定要用心,但是一个人可以有很多个心,用心、真心、爱心、决心、专心、恒心、耐心、怜悯心……

一开始,曹德旺并不懂,一个人不是只有一个心吗,那么多到底是哪儿来的?可是等他自己也成为一名商人以后,他才明白父亲的意思。

02

1968年,他听从家里的安排娶了妻子陈凤英。结婚后不久,他听说种白木耳赚钱,于是将妻子的嫁妆都卖掉去种白木耳。

没想到,种白木耳的人太多了,在老家根本卖不到什么好价钱。后来有人告诉他,运到江西卖,能赚好几倍。

于是,他把妻子留在家里照顾母亲,自己出门闯荡。江西的白木耳价钱的确是比老家好,他搭火车把自己种的白木耳都运到江西去卖,卖到了800多块。

见此,曹德旺还是觉得不够。因为价格高,可自己的量太少,算上成本,根本没赚到多少钱。但是他很聪明,很快就想到了赚更多钱的方法。

就是回老家收购别人的白木耳到江西卖,这低价入高价出,曹德旺一下就赚了一千多块,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不过这第一桶金很快又赔光了,他后来再运白木耳到江西时,被民兵逮住,说他这是投机倒把,没收了他的货款。

并且他有很多货都是从农户那里赊来的,还没结账,这一没收,曹德旺从大款变成负资产,赔了一大笔钱。

然而正当他觉得走投无路之际,有公社干部让他去修水库,做义务工还钱。做完义务工也还可以继续做,到时候是会有工钱的。

曹德旺心想这是一条活路,二话不说就去了。之后在工地上,曹德旺还干起了修车的活儿,其实他从来没干过,更没学过,不过是看别人修了一会,就上手了。

把欠农户们的钱还完以后,曹德旺还落了个诚实守信的好名声,加上他在工地里帮工友们修车,大家都很喜欢和他交朋友。

工地上的干部甚至还给了他一份美差,在工地食堂当炊事员和采购员,每个月也能领到一百多块的工钱。就这样,曹德旺起死回生了。

结束了工地的工作以后,曹德旺还去干过果苗技术员。可以说,在他没有发迹以前,几乎什么类型的工作,曹德旺都干过了。

到了1976年,他开始做起了创始人来,筹建了乡镇企业高山异形玻璃厂。虽然是个厂子,但还是小打小闹,他也不过是当个销售而已。

后来,曹德旺到上海请来了一位女专家,解决了技术和生产问题,厂子才慢慢好了起来。而且曹德旺通过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等,建立起一张巨大的采购网,结识了不少大人物,完成了不少销售任务。

可是没过多久,玻璃厂还是因经营不善濒临倒闭。1983年,曹德旺决定接手。并且半年不到,曹德旺就完成了他答应过领导的,每年上交6万利润的指标。

因为曹德旺的管理得当,玻璃厂的效益越来越好,他还解决了水表玻璃标准的问题,当时年仅38岁的曹德旺,成了“中国水表玻璃大王”。

而从“水表玻璃大王”到“汽车玻璃大王”,对于曹德旺来说,一切都是偶然。

03

1984年,曹德旺带家人到武夷山游玩,因为妈妈腿脚不好,曹德旺给她买了根拐杖。上计程车时,司机提醒他小心,拐杖不要碰到玻璃,大几千一块,他可赔不起。

当时曹德旺不屑一顾,他自己就是做玻璃的,还不知道玻璃什么价格吗,哪用得着好几千。曹德旺心想,这司机就是忽悠自己,可也还是留了个心眼。

旅程结束以后,曹德旺去汽车维修店询问了一下,原来这汽车玻璃真的那么值钱。一块挡风玻璃就得5、6000,加急的说不定上万。

要知道,买辆不那么贵的汽车,也许就是几万,可这一块玻璃却占了成本的不少。曹德旺继续了解到,汽车玻璃价格这么高,都是因为被日本和欧美垄断了。

于是,曹德旺一咬牙一跺脚,决定自己也要做转型玻璃,为的不是赚更多的钱,而是要争一口气,中国人也要有自己的汽车玻璃。

八个月后,曹德旺果然做出了第一块汽车玻璃,也是中国自主生产的第一块汽车玻璃。1986年,他决定开始量产,要打破外国玻璃对中国市场的垄断。

并且,曹德旺的玻璃只卖一千多块一片,他不仅要让中国有自己的汽车玻璃,也要让中国人用上物美价廉的汽车玻璃。

1987年,曹德旺创办了福建耀华汽车玻璃公司,也就是福耀玻璃集团的前身。公司创立以后,曹德旺打算购买一批芬兰泰姆格拉斯公司的设备生产玻璃。

也因此,曹德旺收到了对方的培训邀请。外出考察的人员每天都有一笔90美元的补贴,很多人为了省下这笔钱买电器,不是要求对方客户请吃饭,就是吃自己带过去的方便面。

曹德旺知道这个情况以后,对考察团队的人说,这样做不仅损害了自己的人格,还损害了国家的“国格”。他要求团队员工必须要表现得自信大方,因为他们代表的是中国。

考察培训结束后,曹德旺的玻璃公司成功引进了当时最为先进的HTPS设备,是全球的第一个买家。

一直以来,曹德旺都非常用心地做玻璃,别无旁骛,踏实而行,最终为自己赢得了“玻璃大王”的称号。

因为他的用心、专心、决心、恒心,将福耀发展得越来越好。1992年,福耀公司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当时曹德旺持有的股票价值几近2亿。

发展到现在,曹德旺每一步都走得踏实,为了专心做汽车玻璃,他甚至把公司的其他业务都砍掉。

因为实力越来越强,市场开拓得越来越大,曹德旺在国内外都建起了不少工厂。开厂做生意,自然要与不少当地官员、商人打交道,但曹德旺从来没有行过贿赂之事,没送过礼,更不收礼。

能做到如此坚决的“不贪”,很大程度也是因为曹德旺有一颗向善之心。

04

除了做玻璃,曹德旺也一直没有停下过行善的脚步。曹德旺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早年间捐建了不少寺庙,他曾说自己的为善之心,很多都是从佛中领悟得来的。

曾经福耀里有员工确诊了重病,曹德旺都是好几万好几万地资助他们治病,尽管有的人回天乏术,他也会尽力去帮助。

除了关爱员工,曹德旺有的更是一份大爱。2008年汶川地震,曹德旺亲赴灾区捐款2000多万。玉树地震后,他直接捐了一亿。

并且就是在2010年时,曹德旺成立了河仁慈善基金会。这个基金会以曹德旺父亲的名字命名,他从来没有忘记过父亲教导他的为人之道和从商之道。

基金会成立后,曹德旺捐赠了福耀集团价值35亿元的3亿股权。

同样是2010年,云南大旱,曹德旺亲赴云南省陆良县天生坝水库考察旱情。离开以前,他给旱情最为严重的西南五省捐去了2亿元,帮助十多万户受灾家庭度过困难。

对于这每一笔捐款,曹德旺还专门设立了一个部门,监察善款的落实情况。这并不是他只是为了作秀捐款,随后又锱铢必较,他纠结每一分钱流向何处,是希望一分一毫都能真正落到实处,帮到需要帮助的人。

有人可能会很好奇,曹德旺每次捐款都是上亿上亿地往外送,他到底有多少身家?对此,曹德旺亲自作出回应,自己已经捐了上百亿,但是自己还有上百亿。

他觉得自己虽然捐出去的钱和留给自己的钱差不多,但自己只要还有钱花,还够花就足够了。同时,他还提到自己并不赞成富人裸捐。

曹德旺认为这算不上什么大善,真正的大善是要通过自己的财富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创造价值,而这正是源于曹德旺内心的一份责任感。

2014年,福耀已经成为中国汽车玻璃制造的龙头企业,这时的曹德旺有了“野心”,他打算到美国建厂。

曹德旺在俄亥俄州,投资了5亿美元,买下一个废弃的旧工厂,开始创建福耀汽车玻璃美国公司。

对此,有人曾说他是要到美国去,当一个真正的资本家。但曹德旺对此嗤之以鼻,大方回应自己是个实业家,并且是个堂堂正正地中国人,他甚至把美国绿卡都退掉。

曹德旺解释道,在美国建厂是因为可以大幅度降低制造成本,自己永远是中国人,福耀集团永远是中国企业。

早在2001年,福耀集团的汽车玻璃就遭到过美国商务部反倾销调查,美国有关部门曾开出高额税单打算搞垮福耀集团。

然而曹德旺却一纸诉状将美国商务部告上联邦巡回法庭,花费了上亿元才打赢了官司,曹德旺由此成为“中国反倾销胜诉第一人”。

曹德旺一直觉得,自己到美国办企业,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要让美国人,甚至是全世界都改变对中国人的看法,对中国的看法。

05

曹德旺做到了,他不仅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还把中国名字留在了美国地图上。2019年3月,美国政府把福耀美国公司门前的马路直接改名为“福耀大道”。

还有美国导演为曹德旺和福耀集团拍了一部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甚至还有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投资。

最后,曹德旺本人不仅在2009年拿下了企业界的奥斯卡,“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还真正地获得了电影界的奥斯卡。

关于他的纪录片一举夺得了第92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名字是《美国工厂》。

在曹德旺身上,我们总会看到这样三个词,“国家”、“民族”、“责任”。他也很少把自己当做一个纯粹的商人去看待,他总说自己是个实业家,是个中国实业家。

曹德旺所做的一切,很多都是出于爱国和民族自尊。有记者曾问过他,为什么他总是把国家利益挂在嘴边,而曹德旺是这样回答的:

“我考虑的不是个人问题,因为我从一个小老板变成人物,将来可能是历史人物,为国家负责。”

这不是因为他自大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实际上,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样的意识,我们都代表了中国的形象,我们是独立的人,但我们更是中国人,有国才有家,有国才有我们。

从今天起,让我们记住,中国还有很多的企业家,而其中一位有责任感的、有国家意识的、造福人民行大善的,他的名字叫做曹德旺。

本文地址:http://www.tpjde.com/quote/16897.html    推平第 http://www.tpjde.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行业动态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3001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