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数字经济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数字经济。早上起床打开手机,美团外卖给你推荐最爱小笼包,点完外卖。你点开网课准备摸鱼,在旁边挂着抖音直播,随时准备下单抢好物。外卖,大数据推荐,移动支付,网购,指标~在我们生活中,到处充满了数字经济的影子。
数字经济作为官方定义,是指以数据资源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推动力和一系列经济活动。它数据为生产要素,以载体升级(由软件及硬件技术共同驱动的现代信息网络)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手段。 外卖,大数据推荐,移动支付,网购,直播~我们生活到处充满着数字经济的影子。当下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位居世界前列,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34.8%
二、数字经济有何作用?
为便于理解,我们可以把数字经济划分为两类,数字经济产业化,和产业经济数字化。 数字经济产业化,是基于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商品,包括网剧,淘宝滴滴等应用APP。比如说你现在想打车,但旁边没有空余出租车,但是不远处又有空余车辆想要接客,如果说传统方法可能一直打不到车,完成不了这笔交易。但可以通过滴滴把打车需求和出租产能对接,从而创造价值。淘宝可以实现消费者和商家对接,消费者买到当下买不到的商品,商家可以对接显示生活中不可能见到的客户。 数字经济产业化可以更好匹配社会资源的供需关系,达到社会资料合理化和成本最低化配置,既避免社会资源闲置和空转,也可以让社会各种需求大到满足。从而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第二类是产业经济数字化,把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注入传统企业,通过降低产业成本和提高产量,提升传统产业生产效率。比如特斯拉工厂,通过建立数字化和自动化工厂,提升产能同时通过规模化降低产品成本,进而更具有成本优势和降价空间,进而推升企业效率和利润。
当下数字经济是实体经济一部分甚至半壁江山,近些年数字经济在实体经济作用越来越重要。 三、数字经济当下发展如何?
根据中国信通院的白皮书,2021 年我国数字经 济产业规模达到 45.5 万亿,同比增长 16.2%,高于名义 GDP 增速 3.4 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占 GDP 的比重达到 39.80%,较“十三五”初期提升了 9.6 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新的增长动能,成为宏观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稳定器”。但美国和德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为60%以上,未来数字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数字经济结构来看,中国数字经济中数字产业化占有较高比例,数字产
业化本质是数字化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即互联网行业。而产业数字化是利用各类信息化技术, 对产业赋能中产生的附加价值。随着数字产业化的投入有望带动产业数字化的快速发展。 四、政府大力扶持数字经济
近几年,我国政府为了发展数字经济,可谓是不断加码。
2023 年 3 月 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自此数字中国形成了完整的政策框架 体系。 如何理解数字中国建设框架?
“两大基础”主要聚焦发展建设,通过构建偏硬性的数字基础设施和偏软性的数据要素制度 和数据资源体系,来为数字中国的发展提供基础支撑。数字基础设施涵盖 5G 网络与千兆光网、东数西算等算力基础设施、通用数据中心、超算中心、智能计算中心、边缘数据中心等。坦率说加聚焦于大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为后续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土壤。 数据资源体系涵盖国家数据管理体制机制、数据产权制度,数据资产计价、数据要素价值分配机制等制度,以及公共卫生、科技、教育等重要领域国家数据资源库。数字经济中关键是数据,数据是可以创造价值的,重点对数据关注的和数据产权的确认,有利于为数字经济发展扫清障碍。 “两大能力”主要聚焦安全可控,通过构建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来为数字中 国的发展提供安全可控的底座。数字技术创新体系涵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数字安全屏障涵盖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基础制度,健全网络数据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体系。 “两大能力”主要聚焦安全可控,通过构建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来为数字中 国的发展提供安全可控的底座。“五位一体”涵盖了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
五、为何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从传统经济学来看,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取决于人口增长、技术水平、和资本。但随着经济发展,经济内部出现了新的变化。 人口方面,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人口增速整体放缓,中国新增人口逐年萎缩,未来有望进入老龄化时代,也就意味着未来经济很难依靠人口带来新的增长。
资本方面前期美联储大放水,疯狂印钞票,一度给世界经济带来虚假的繁荣,但随后随着货币大量发行,往往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商品大幅升值,引发生产端和消费端成本暴涨,最终反噬经济;当下美国正处于防通胀和防经济衰落的困境。也就侧面印证依靠资本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长期不可行。
中国经济疫情期间经济衰退很严重,但疫情只是表象,疫情前期中国经济就出现颓势,其实从2015年开始,经济增速就逐渐放缓。根本原因是人口红利逐渐减弱,和投资端城市化推升的房地产时代步入尾声,投资拉动受限。出口端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叠加中国人口红利优势减弱,人力成本提升,造成整体出口乏力。曾经依靠投资和出口为驱动拉动的经济增长步入尾声。
曾经一度希望消费引领增长,但消费端受制于疫情后叠加后房地产时代,造成居民普遍负债率较高,房贷压力大。居民刚从疫情阴影走出,风险意识提升,并不敢放心消费,储蓄率高位。居民不管从收入端还是未来信心方面消费不足,短期很难成为经济的新动能。当下经济处于转型的关键期,要想经济持续增长,需要寻找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随着互联网普及和社会时代发展,数字世界相对模拟化,相对实体来说交易成本更低,更具有规模经济和成本优势。当下对社会组织和治理产生新的变化。未来随着不断探索,社会会出现新的分工和分层。数字经济刚刚开始,仍处于快车道。 数字经济一方面可以创造新场景,推升更高的消费需求,此外可以给传统经济降本增效,未来有望拉动经济进一步增长。从政府角度,数字经济在当下中国经济转型期,具有较高迫切性。
对中国经济来说,当下中美关系矛盾重重。贸易摩擦后,外围市场对中国并不友善。当下中国更注重产业安全,解决卡脖子技术,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数字经济既代表先发优势,和产业安全布局,此外关系自主可控,能源和粮食安全,有利于提高国家长期产业竞争力。 六、数字未来发展空间如何?
数字经济是新世界的展开过程,是开拓无中生有不断探索的过程。未来有望形成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促进社会出现新的分工和分层。 数字经济刚刚开始,中国正赶上这一波列车,未来处在探索过程。当下中国数字经济正处于第二梯队,美德等发达国家数字经济占比60%,中国不及40%,依旧具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建设,对数字经济给予很大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数字经济新基建建设。 2022 年初,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对于未来五年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提出了量化的目标。包括到 2025 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由 2020 年的 7.8%提升 到 10%、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从 2020 年的 8.16 万亿提升到 14 万亿、工业互联网平台 应用普及率从 2020 年 14.7%提升到 45%。 2023年工信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数字经济安全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指出未来五年数字经济年均符合增速30%。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在数字中国大的背景下,科技产业将迎来至少五年的黄金发展期。
本文地址:http://www.tpjde.com/quote/2106.html 推平第 http://www.tpjde.com/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