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升“存储算力”为目标,加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建设,加快布局高性能智能计算中心、边缘数据中心 ◆导报记者 王伟 济南报道 数字经济发展正成为近期密集召开的各省两会上的热词。 今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把“抓实抓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2024年的重点任务之一,明确提出要“以数字变革新赛道引领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夯实数字经济底座。 2023年预计全省数字经济总量占GDP比重将超过47%,正在扛起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围绕数字经济新赛道,山东该如何发力,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以数字变革引领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近日,经济导报记者专访了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融资研究所副所长张磊。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经济导报:2024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20项左右的前沿技术攻关项目,推动15个未来产业集群发展。发力数字经济新赛道,在增强数字技术创新能力方面,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张磊:聚焦战略前沿和制高点领域,立足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围绕关键技术领域,部署重大科研专项,加强核心技术攻关,统筹锻长板、补短板,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数字技术体系。 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积极争创一批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构建企业主导、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合打造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形成“清单导向+研发协同+政策支持+转化应用”创新共同体,支持建设关键技术研发平台,繁荣开源生态。 建立数字领域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数据库,编制人才地图,搭建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的数字人才发展制度体系,依托重大人才工程,发挥人才集团作用,加快引进一大批数字经济、数字技术等领域人才,壮大高层次数字人才队伍;创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加大数字应用型人才的培育力度,支持企业开展一线从业人员数字技术及技能培训,探索设立面向数字技能人才的“云大学”“云课堂”。 经济导报:数字经济发展,需要不断提高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基于山东目前在新基建方面的情况,您认为该如何推进? 张磊: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山东在新基建方面的基础优势,深入推进产网融合,增强发展动能。加快创建全国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开展示范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工赋山东”行动,加强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加快产业价值链的数字化渗透,支持企业构建智慧互联的“内链”,打通智慧协作的“外链”。 推进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建设,夯实产业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链条式升级基础。以提升“存储算力”为目标,加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建设,加快布局高性能智能计算中心、边缘数据中心;以提升“网络能力”为目标,加快完善“双千兆”网络系统,积极创建“千兆城市”,尽快实现5G网络全覆盖;以提升“感知能力”为目标,不断完善融合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建设重要基础设施统一感知平台,加快部署物联网终端。消除政策性门槛 经济导报:数字经济具有消费反向决定生产的显著特点,应用场景就是数字经济的“需求侧”。拓展融合应用场景,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张磊:要注重靶向突破。聚焦产业发展需求,从企业运行高频急难的问题难点切入,引导领域的业务环节和业务场景需求,打造更多数字化应用场景。注重标杆引领。持续开展“一市一品牌,一县一特色”建设行动,全方位挖掘、创造、丰富智慧应用场景,形成一批综合性强、带动面广的典型应用场景。注重开放共享。建立“揭榜挂帅”机制,拿出最优质的资源,引导市场主体参与建设运营,为数字经济发展创造更加广阔的舞台。 经济导报: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数据要素价值该如何释放? 张磊:要把数据作为基础性资产、战略性资源,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化,构建采集、标注、存储、汇聚、管理、分析、应用等全流程数据链,让数据“活”起来,挖掘、释放数据价值。全面构建数据采集汇聚体系,推动大中小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单位主动积累数据,加快汇聚数据。建立完善数据共享开放体系。建立“云长制”,建设“数字实验室”,完善数据共享、共用、共连的服务体系,率先在需求强烈的领域推广示范,盘活各类数据资源,激发“点石成金”效应。 经济导报:在优化融合发展生态方面,该怎样给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激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力? 张磊:适应数字经济成长阶段、本质属性及个性化需求,持续改善数字生态,让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与潜力充分涌动、竞相迸发。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态势下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求,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探索创新“沙盒监管”、触发式监管、柔性监管等模式,给予一定的成长包容期,提供更大的创新空间;秉持“法无禁止皆可为”,消除政策性门槛,真正做到“非禁即入”。 加强数字经济领域的地方立法,做好相关法律规章的“立改废释”,研究制定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公共数据条例、数据产权制度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围绕特色优势领域,支持企业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为健全数字经济标准体系贡献山东力量。 延伸阅读山东每年谋划推出100个重大数字产业项目 导报讯 山东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大数据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措施》),提出7个方面共18条工作举措,增强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塑强我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力争三年内,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10%。 近年来,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措施》强调,要强化数字技术突破,提升数字技术供给能力。每年实施一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鼓励长周期支持模式,提升数字技术原创策源能力。实施数字技术攻关工程,聚焦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关键领域,以“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新型科研组织模式,每年部署不少于20项关键技术攻关任务;建立省级数字产业重点项目库,每年谋划推出100个重大数字产业项目。 将加快构建数字技术梯次实验室体系,建强用好高水平创新平台。加快量子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建设,建强高端智能家电、虚拟现实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工业大脑、基础计算架构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共享平台,聚焦高端工业软件、未来网络、虚拟现实等重点方向,打造“5351”数字经济创新平台体系。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育强数字经济主力军。《措施》提出,3年内新培育数字经济领域高新技术企业3000家以上、数据要素型重点企业100家以上,全国电子百强、软件百强企业达到10家左右。每年新培育10家左右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10家左右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实施300项左右企业技术创新项目。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打造数字产业新增长点。省市联动高水平建设山东科技大市场,为数字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一站式”“生态化”服务。加快概念验证中心、中试示范基地等布局,推动数字领域科技成果“边研发、边转化”。加大数字领域科技成果奖励力度。 抓住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实施数字强省重点人才引育工程,建立“数字工匠”培育库,在细分领域设置泰山学者申报专项,每年支持引育数字领域紧缺型、引领型高端人才不少于30名。支持数字经济领域重大创新平台中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的人才团队以“特聘专家+青年专家”方式组团申报泰山学者。创新推行CDO(总数据师)制度。 实施科技示范赋能行动,加快培育壮大数字产业集群。开展产业数字化提质增效行动,推动超过2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环节全面数字化率达到70%,“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率达到80%左右。 (信文)

本文地址:http://www.tpjde.com/quote/2734.html
推平第 http://www.tpjde.com/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