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老师最近有个很明显的感觉:
那就是35岁以上,到北大青鸟咨询计算机技术学习的人越来越多了。就像徐峥电影《逆行人生》反映的一样,“中年危机”、失业现象愈发严重,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这一现象不仅关乎个人的生计与未来,更对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构成了挑战。
1. 科技发展的冲击
汽车都能自动驾驶了,中年人就业的遮羞布——滴滴都有可能被AI取代。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纷纷裁员,尤其是那些技能要求较低、重复性高的岗位。而35岁以上的员工,往往在这些岗位上占比较高,因此更容易受到冲击。
2. 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
全球投资紧缩、制造业转型、资本回流、房地产和金融泡沫日益严重。然而,这种变化往往伴随着对人才技能需求的转变。35岁以上的员工,若未能及时适应这种变化,提升自身技能,便容易在就业市场上失去竞争力。
3. 年龄歧视与职场偏见
711的店员招聘,都不要年龄在35岁以上的了。企业更倾向于招聘年轻、有活力、创新能力强的员工,而认为35岁以上的员工缺乏活力、学习能力差、薪资要求高等。这种偏见不仅损害了35岁以上员工的就业权益,也阻碍了企业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发展。
4. 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养老是打工人挥之不去的人生阴影,现在又要逐步实施延迟退休政策,无异于雪上加霜。为了节省成本,企业往往选择用低薪雇佣新人替代高薪雇佣老员工。而老员工一旦失业,由于社保缴纳时间长、再就业难度大等原因,很难再找到合适的工作。
学习计算机技能作为一种转型和提升自我竞争力的途径,其可行性是显著且值得探讨的:
技术门槛的降低:随着在线教育的兴起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学习计算机技能的门槛大大降低。无论年龄大小,只要有足够的兴趣和毅力,都可以通过自学或参加培训课程来掌握相关技能。此外,许多编程语言、软件开发工具和平台都提供了丰富的教程和文档,方便初学者快速入门。
广泛的应用领域: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领域极其广泛,从软件开发、数据分析到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都有大量的就业机会。这意味着35岁以上的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背景选择合适的方向进行深入学习,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出路。
个人能力的提升:学习计算机技能不仅可以提升个人在职场上的竞争力,还可以培养逻辑思维、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这些能力在任何行业都是宝贵的财富,有助于个人在职业生涯中保持领先地位。
35岁以上失业现象的出现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面对这一挑战,我们需要从个人、企业、政府等多个层面出发,采取综合措施加以应对。在出路上,面向技术专家、管理岗位、创业转型等都有相应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