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毕业季,就业成了绕不开的话题。
2022届和2023届部分毕业生还没找到工作,2024届大学生马上又要毕业了。
据《政府工作报告》数据显示,2024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117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今年就业形势更难了。
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安稳的工作显得格外珍贵,即便是那些曾被视为铁饭碗的岗位,如今也成了万人空巷的竞争目标。
甚至顶尖大学毕业的学生,为了一个基层公务员职位,也要展开激烈竞争。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的公务员考试,竞争比例已达历史新高,为200:1。
大学生就业难,真的是因为人数太多吗?
其实,人数多只是表象,真正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8个:
1、理论大于实践,学生普遍缺乏实战经验
70%以上的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更看重候选人的综合素质,而大学生往往更侧重于理论学习,缺乏系统性理解和深度思考,导致所学知识难以有效应用于实际工作。
2、大环境不好,经济下行
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国际局势的紧张,贸易战,经济制裁等,这些因素给全球经济按下了暂停键。
市场波动、企业经营困难导致招聘需求下降、传统岗位被机器替代、政策调整……很多公司都扛不过去,更别说毕业生了。
3、大学生职业规划不清晰,对社会缺乏基本认知
调研显示,中国大学生中仅有37%的人拥有较为清晰的职业规划,应届毕业生初入社会,对行业认知模糊,面临行业细分和岗位职责不明确的挑战。更是对行业前景和职业前途没有太多感知,就是我们常说的“很迷茫,没感觉”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办”。
4、全新的择业观,注重个人喜好
现在大学生对于“就业”有了全新认识:难道只有给别的公司打工,有一份正式的工作,才叫就业吗?
做短视频、当主播、写剧本、搞创作、当博主、开网店……这些为什么不能叫做就业?灵活就业也是就业呀!
所以,很多毕业生不愿意去公司上班了,反而选择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5、脱不下“孔乙己的长衫”
之前小云老师跟很多毕业生聊过,问他们:“为什么不就业呢?”回答除了工作难找之外,基本就是:
“工资太低了”、“没有双休”、“经常加班”、“离家太远了”、“没有五险一金”、“没前途”“干得不开心”……
时代变化的太快,很多毕业生还沉浸在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的幻觉中,不可能脱下“孔乙己的长衫”,要求“钱多事少离家近”,可是哪还有这样的工作呢?即便有,又有多少机会?能轮到你吗?
6、高校教育方式与现实脱节
现在很多学校,特别是普通的本科院校,课程设置、专业设置、师资力量等方面,都与社会越来越脱节。
他们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播,却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很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发现:大学学的完全没用,有用的都没学。
7、父母辈就业观的影响
现在的家长对大学生期望值都很高,心里想着培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怎么着也得找一个体面的工作,这种过高的期望值也会给毕业生带来压力。
如果不找到一个高薪、体面的工作,似乎就对不起父母,这种思维让他们感到焦虑,甚至会逃避和退缩。
8、大学生实习机会少,影响就业
统计显示,近16%的低年级学生获得实习offer,企业更青睐有实习经验的人。
有过实习经历的学生获得offer的概率是无经验者的400%。
智联招聘发布《2024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32.7%的应届毕业生有过两次及以上实习经历,45.7%有过一次实习经历,共计达78.4%,高于去年的72.5%。
当被问及实习经历是否有助于找工作时,38.7%认为实习经历对找工作“比较有用”,23.1%认为“非常有用”,两者合计为61.8%。
当然,以上只是列举了8个主要原因,还有其他原因,就不再赘述。
对多数普通人而言,我们能做的可能就是默默努力,等待时机。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时代,持续的自我提升和耐心等待,似乎成了我们的唯一选择。其中,更有不少大学生为了“救急”,选择职业教育,回到学校学习高薪技能,希望通过提高技术壁垒和实战经验来提升就业竞争力。
积云教育坚持“CBE教学模式”,注重学员能力培养,特别是在实训教学中锤炼学员三大就业能力(专业能力、面试能力、发展能力)。主张“快乐教学”,挖掘学生潜在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助力三高就业(高就业率、高对口就业率、高就业薪资)。
紧贴互联网大厂数字类岗位需求的实战教学,以成功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设计,通过3个月高密度高容量的企业级项目开发和高新面试准备工作,为毕业生求职打下坚实基础,护航每一位学员快速、稳定、高薪、高质量、满意就业。
尽管今年的就业难给大学生们带来了深深的寒意,但生活还得继续。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只能咬紧牙关,踏实地一步一步向前走,毕竟,生活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奋斗的人。
本文地址:http://www.tpjde.com/quote/5072.html 推平第 http://www.tpjde.com/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