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2.凡将举事,必先平意清神,清神意平,物乃可正。
3.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4.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5.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6.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7.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8.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9.人要为善,先要明善始得。
10.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
11.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12.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13.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14.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15.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16.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
17.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18.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19.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20.无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21.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22.富贵家宜劝他宽,聪明人宜劝他厚。
23.遇忧患横逆之来,当稍忍以待其定。
24.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25.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26.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27.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28.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29.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30.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31.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32.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33.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34.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35.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36.誉望一损,远近滋疑。
37.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38.当至忙促时,要越加检点。当至急迫时,要越加饬守。当至快竟时,要越加谨慎。
39.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40.见异思迁,欲求长进难矣。
41.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42.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43.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
44.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得到。
45.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愈弱。
46.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47.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48.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49.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50.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51.凡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
52.人各有性,冷者自冷,豪者自豪也。
53.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54.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55.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56.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57.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58.荐贤不可示德,除奸不可示。
59.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
60.不怕打不着,只怕打不胜。
61.小仁者,大仁之贼。
62.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63.有其功,必有其效。
64.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65.人之所学,不可为人所容,为人所容则下矣。
66.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67.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68.知天地万物于一体,则能爱矣。
69.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70.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71.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72.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73.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74.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75.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76.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怀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77.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78.心至苦,事至盛也。
79.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80.有恻隐之心者,必有羞恶。
81.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息,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82.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本文地址:http://www.tpjde.com/quote/6209.html 推平第 http://www.tpjde.com/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