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一共有两个半圣人。
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一半是曾国藩。
曾国藩出身一般,资质一般,但是他却通过自己独有的法门,不断精进。
不仅改变了晚清时局,还深刻地影响了毛泽东与蒋介石:
据说蒋介石的案头只有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书就是《曾文正公全集》。他经常说,“平生只服曾文正公”,毛泽东也曾评价曾国藩“完美无缺”。
曾国藩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和他的处事方式是分不开的。
我精选出九句话,让我们一起感悟先哲智慧。
▼
奢侈不知节俭,慢慢家庭就败落了。
人好逸恶劳,整日吃喝玩乐,慢慢也就废了。
骄傲自满,总自以为是,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很难受人欢迎。
总体来说,勤俭谦虚,才是立身、立业、立家之本。
▼
过去将来都是虚的。
唯有当下是实实在在的。
心理学上认为:人在专注做事的时候,内心会引发一种超然的愉悦感。
这样的人,才能去除杂念,获得内心的安乐与平静。
▼
学会分享利益,就能聚拢人气。 克制欲望,就能规矩下属。
学会宽容错误,就能赢得人心。
学会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就能领导团队。
分享、克制、宽容、表率,这才是一个团队领导必备的素质。
▼
诚信守信,不食言,不妄为。
不打官腔,真诚待人。
做事有节奏,有条理。 平时不吹牛,不夸耀。
这样的人,基本可以断定靠谱。
▼
年少时太顺了,长大了步入社会,一点打击就容易一蹶不振。
中年正是奋发的时候,要是闲下来,这辈子基本就废了。
晚年一切尘埃落定,正是颐养天年的时候,此时心气已弱,再有打击,往往很难善终。
▼
就像是跑步,上来就冲刺的人往往跑不远。
滴水石穿,亦非一日之功。
欲速则不达,每天进步一点,坚持个十年八年,就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
人都愿意听好话。
上来就批评别人,哪怕讲得再对,别人也只能记恨你。
所以要先扬后抑。
先夸赞让对方高兴,然后再指出不足。
别人一高兴,很容易就接受意见了。
要是没有技巧,一旦触怒别人,那就是费力不讨好了。
▼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真正厉害的人,哪怕身边都是人品不端的人,也不影响他进德修身。
归根结底,环境并不能真正决定一个人。
内心的境界,才是一个人最终的高度。
▼
持身太清高的人,往往容易映照着别人污浊。
太过于和顺,就会有失自身正直的行为, 所以为人处世贵在秉持中庸之道。
做人要外圆内方,既要合群,又要有原则、有底线。
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这个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愿我们亦能掌握大智慧,从修身成人开始,成为自己和家人积攒行走世间的底气。
本文地址:http://www.tpjde.com/quote/6225.html 推平第 http://www.tpjde.com/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