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从呱呱坠地开始,就在升级打怪,经历许多阶段后,最终归于虚无。
当然了每个阶段会有每个阶段不同的感受和认知。但是许多人一生也没搞明白在什么阶段过什么样的生活,所以一辈子也就这样糊糊涂涂过了,难有大的成就。
曾国藩精辟的总结了人生三境,告诉我们什么才是人生阶段最好的过法。
曾国藩说人生有三境,在少年时最是经不得顺境,中年时最经不得是闲境,而到了晚年最经不得的就是逆境。
这和孔子讲的人生三段式不谋而合,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在曾国藩眼中,少年时期太顺,那可不是好事情,是一大不幸。
这句话很多人不理解啊,现在我们都是再苦不能苦孩子,要让孩子过得特别幸福才行啊。所以家长们倾其所能,不让孩子吃一丁点苦。
这样培养出的孩子走入社会后会怎么样呢?他们经不起事,稍一不如意,就会炒老板鱿鱼,换个工作,没能在一个岗位定下来好好打磨,白白浪费青年大好时光,什么也没学精。
其实哪有顺心好干的工作啊,美玉都是从顽石中打磨出来的,你要有价值,首先自己就得沉得下心,静得下气,将自己变成美玉啊。
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母亲改嫁,他寄人篱下,经常还会受到同龄人的嘲笑欺负,这让他决心要自立门户,非得挣个功名出来,所以日夜苦读,最终成为了北宋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所以古人才会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少年时期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这里并非让大家就要让孩子吃苦,是指教育孩子要让他内心感受到爱和安全感,但是在行为上不能让他太顺,不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想要什么就得有什么,什么都顺着他。要知道,在家里太顺的话,出去大多不顺。
培养孩子的逆境思维,在少年时期经历世事磨练,长大后才能遇事不慌,做事才顺。
中年经不得闲境
人到中年,往往是事业和家庭压力最大的时期。
很多中年人会感叹,太累了。
可是现在大环境,年轻人就业机会都不容易,何况体力、精力都在下降的中年人。
所以说能忙能累也是种资格,说明你在被需要。
中年人,哪个不是一手牵着未成年的孩子 ,一手搀着年迈的父母。
我们哪头都不能丢下,我们需要工作,需要打拼,需要金钱的支持。
人到中年,也是我们知识,人脉,能力上升的时期,所以不能太闲了,闲下来就会被边缘化了,闲下来可能就会闲出病来。
哪个中年人的生活不是一地鸡毛呢,但是再颠簸的生活,我们也要闪亮地过啊,为了依靠你的人也要将日子过得忙碌起来。
晚年,我们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就如乘坐滑梯,在支撑也会迅速地往下滑。
本来就是血雨腥风的晚年了,可再经不起逆境了。
所以我们要避免逆境的出现。如果少时太顺,中年太闲,那晚年到了是不是逆境就容易出来呢,毕竟能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万物能量都是恒定的,所以宁可在身强力壮时,多吃点苦,也不要在老年,能量弱时吃,那时候估计就难抗过去了。
晚年时,就用淡然平和的心去看世界,好好享受生命的美好,不要苦苦挣扎,虚耗身心。
本文地址:http://www.tpjde.com/quote/6234.html 推平第 http://www.tpjde.com/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