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系统  行业  参数  教师  中国  机械  设备  基金 

曾国藩:人生成于勤,毁于惰;成于敬,毁于傲

   日期:2024-12-25     移动:http://mip.tpjde.com/quote/6295.html

导读:曾国藩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资质一般的人,他一生最强调就是“勤”,也因此才能闻达于晚清年间。

曾国藩:人生成于勤,毁于惰;成于敬,毁于傲

文正公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其实不论“庸人”还是“才人”,生命之火都经不起“惰”的湿柴,也受不住“傲”的雨落。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了解曾国藩生平的人大都知道,曾国藩不是一个“聪明人”,甚至可以说他是个“笨”人。梁启超在评价曾文正公时也说:“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

曾国藩也承认自己并非天资出众之人,他对自己的评价也多是“生平短于才”“性鲁钝”。以“钝拙之材”闻达于晚清年间,曾国藩靠的是一个“勤”字。

曾国藩年幼时,父亲便教育其要勤奋。

传说在曾国藩刻苦读书的过程中还发生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有一天曾国藩在家中背书,遇到一篇文章死活背不下来。恰巧此时有个贼正藏在他的屋檐下,准备等曾国藩、背完书睡觉后再行窃。可曾国藩反反复复背这篇文章很多遍,背不过就一直不肯去睡觉。后来,贼等不及了跳出来说:“你这个笨蛋,背了这么多遍还背不下来,我都听会了。”说着,背诵一遍后扬长而去。

这个故事虽存在夸大的成分,不一定真实,但这也在一个侧面反映了,勤奋已成为曾国藩的信条,努力已经成为了他的一种习惯。

不聪明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自己天资不够还四体不勤。

伤仲永的故事我们都听过,方仲永可谓天生奇才,生而会作诗,文采斐然。然而仅靠一点“天赋”,人生之路终究走不远,曾经天资聪颖的少年最终泯然众人。

时间是最公正合理的,它从不偏袒。对于勤劳者,时间留给他们串串果实。对于懒惰者,时间给予他们的只有一头白发。

曾国藩年轻时心高气盛,锋芒毕露,为此得罪了不少人。后其父亲去世,咸丰帝褫夺了曾国藩的兵权,令其回家守孝。在守孝的两年间,曾国藩的思想发生了不小变化。他开始反思自己,开始看到别人的长处,明白了谦逊的重要性。

曾国藩在写给弟弟曾国荃的信中说“吾人为学,最要虚心。傲气既长,终不进功,所以潦倒一生,而无寸进也。”郭嵩焘评价曾国藩说:“自古以来,人才只有两种,一种是狂傲的,一种是谦虚的。曾文正公,属于后者。”

咸丰三年(1853年)曾国藩写信给左宗棠,邀请左宗棠前来帮助自己训练乡勇,他在信中称“弟(曾国藩)智虑短浅,独立难搘,欲乞左右,野服黄冠,翩然过我,专讲练勇一事。”这一年左宗棠初露锋芒,而曾国藩已是二品大员。

满招损,谦受益。王阳明也曾告诫门人“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从恶之魁。人不可无傲骨,不可有傲气。骄傲的人像是一盆塑料花,初见惊艳,时间越久花色越暗淡,且这盆花永远结不出丰硕的果。莎士比亚曾说: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勤”与“敬”如鸟之双翼,二者合力,方成大器。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室九空。把心放低,多看自己的不足,多看别人的优点,让傲慢的心变得恭敬。人的能力在勤奋中可以增加,人的学问在虚心下可以进步。

人生,需得避得开“惰”“骄”,守得住“勤”“敬”,才能走得好征程,看得清风景。

本文地址:http://www.tpjde.com/quote/6295.html    推平第 http://www.tpjde.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行业动态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3001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