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系统  行业  参数  教师  中国  机械  设备  基金 

《曾国藩家书》让人幡然醒悟的20句话

   日期:2024-12-25     移动:http://mip.tpjde.com/quote/6327.html

1.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曾国藩家书》让人幡然醒悟的20句话

2.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气,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

有志气就绝不甘居下游。有见识就明白学问永无止境,不敢以一得之见而自满自足,像何伯观海、井蛙窥天,都是缺乏见识的。有恒心就绝没有做不成的事。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3.万万不可以什么都学,心有旁骛。样样都学,一定会一无所长。千万牢记!千万千万!

万不可以兼营并骛。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切嘱切嘱!千万千万!

4.想要精通经学,一定要专心搞懂一经,不能贪多。读经有一个诀窍,便是“耐”字:一句读不通,不看下一句;今天读不通,明天继续读;今年读不精,明年继续读。这便是耐宇功夫。

读史书的方法,最妙的法子是能设身处地,每看一处,仿佛我便和那时的人应酬往来,谈笑于其中。不必人人都能记得,但记得其中一人,便好像和他有接触一样;不必事事都能记得,但记得其中一桩事,就好像自己亲身经历过一样。

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骛。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

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与当时之人酬酢笑语于其间。不必人人皆能记也,但记一人,则恍如接其人;不必事事皆能记也,但记一事,则恍如亲其事。

5.我们每天所看的书,句句都是物。将书中说的落实到自己身上,细细体会,深究其中的道理,就是格物。这都是致知方面的事。

所谓诚意,就是根据自己领悟的道理努力去做,不自欺欺人。领悟了一句的道理,便按这一句的道理去做,这是力行的事。

每日所看之书,句句皆物也。切己体察,穷究其理,即格物也。此致知之事也。所谓诚意者,即其所知而力行之,是不欺也。知一句便行一句,此力行之事也。

6.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君子的修养水平之所以非常人所及,就在于君子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有所作为”。

所谓“君子之所不可及,在人之所不可见也”。

7.凡是事后后悔自己的疏忽,与事后议论他人的过失,都是阅历太浅。

凡事后而悔己之隙,与事后而议人之隙,皆阅历浅耳。

8.要想去掉“骄”字,以不轻易讥笑别人为第一要义。

要想去掉“惰”字,以不晚起为第一要义。

欲去“骄”字,总以不轻非笑人为第一义。欲去“惰”字,总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9.凡是和人接触周旋,如果不能以诚相待,那就不能打动人家。但如果仅仅只有诚意,而没有面子上的客套来表现,那么诚意也无从表达。

这就是《礼记》里所说的“没有文饰行不通”。我生平不讲究文饰客套,到处行不通,近来大彻大悟,明白自己以前的过失。

凡与人晋接周旋,若无真意,则不足以感人。然徒有真意而无文饰以将之,则真意亦无所托之以出,《礼》所称“无文不行”也。余生平不讲文饰,到处行不动,近来大悟前非。

10.至于“倔强”二字,却是必不可少的。功业文章,都须要有这两个字贯注其中,否则就会柔糜软弱不能成就一事。孟子所说的“至刚”,孔子所说的“贞固”,都从“倔强”二字做出。

至于“倔强”二字,却不可少。功业文章,皆须有此二字贯注其中,否则柔靡不能成一事。孟子所谓“至刚”,孔子所谓“贞固”,皆从“倔强”二字做出。

11.天下的道理,太过圆满就会招致损失,位子太高容易招致败亡,太阳当顶便会西落,月亮圆了就会缺,这是绝对不会改变的道理。

盖天下之理,满则招损,亢则有悔,日中则昃,月盈则亏,至当不易之理也。

12.凡危急之时,只有在己者靠得住,其在人者皆不可靠。

13.相互嫉妒倾轧,从古以来在一起做事的人,都在所难免。我们应当多反省自己而不必苛责别人。

媢嫉倾轧,从古以来共事者,皆所不免。吾辈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耳。

14.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15.越是想快,内心反而越发禁锢蔽塞。

愈欲速,则愈锢蔽矣。

16.君子处于顺境的时候,战战兢兢,时时觉得老天爷对自己太过宽厚了,我应该拿自己有余的去补他人的不足。

君子处于逆境,也战战兢兢,时时觉得老天对我宽厚;并不是说真的有多宽厚,但比那些境况更不如的人,对我就还算宽厚了。

古人常说的境遇要跟不如自己的人比,就是这个道理。

君子之处顺境,兢兢焉常觉天之过厚于我,我当以所余补人之不足。君子之处啬境,亦兢兢焉常觉天之厚于我;非果厚也,以为较之尤啬者,而我固已厚矣。古人所谓境地须看不如我者,此之谓也。

17.精神越用就会越强,不可因为向来体弱而过于爱惜;境遇越苦,人会越明智,不要因为偶遇逆境而突然沮丧。

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智慧愈苦而愈明,不可因境遇偶拂,遽尔催沮。

18.身处困境百般忧虑,正是磨练英雄,锻炼和成就你的好机会。

李申夫曾经说我怄气从不说出口,只是一味忍耐,慢慢地想法让自己强大起来,于是引谚说我是:“好汉打脱牙,和血吞。”这两句话,是我生平咬牙立志的心法口诀。

然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

19.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我生平坐犯无恒的弊病,实在受害不小。

20.天下的道理,太过圆满就会招致损失,位子太高容易招致败亡,太阳当顶便会西落,月亮圆了就会缺,这是绝对不会改变的道理。

盖天下之理,满则招损,亢则有悔,日中则昃,月盈则亏,至当不易之理也。

本文地址:http://www.tpjde.com/quote/6327.html    推平第 http://www.tpjde.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行业动态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3001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