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系统  行业  参数  教师  中国  机械  设备  基金 

李鸿章三首好诗!20岁诗文惊艳天下!78岁临终诗慨叹雄浑!

   日期:2024-12-25     移动:http://mip.tpjde.com/quote/6345.html
李鸿章这三首诗放在一起看真的是让人感慨!二十岁的豪情万丈和七十八岁的临终叹息,一代人杰!风云激荡中的绝对好诗!

李鸿章三首好诗!20岁诗文惊艳天下!78岁临终诗慨叹雄浑!

⼆⼗⾃述并序 四⾸选⼀ 蹉跎往事付东流,弹指光阴⼆⼗秋。 青眼时邀名⼠赏,⾚⼼聊为故⼈酬。 胸中⾃命真千古,世外浮沉只⼀沤。 久愧蓬莱仙岛客,簪花多在少年头。 【背景】这⾸诗于清道光⼆⼗年(1840)庚⼦正⽉作于上海城南草堂。这⼀年李鸿章虚岁⼆⼗。 【赏析】这是⼀个⼆⼗岁热⾎青年⼼语。“簪花多在少年头”是“⾃古英雄出少年”的另⼀种说法。 赴试途中有感 其⼀ 丈夫只⼿把吴钩,意⽓⾼于百尺楼。 ⼀万年来谁著史?⼋千⾥外觅封侯。 定将捷⾜随途骥,那有闲情逐⽔鸥! 笑指泸沟桥畔⽉,⼏⼈从此到瀛洲? 【背景】道光⼆⼗三年(1843),⼆⼗⼀岁的李鸿章在庐州府学被选为优贡。时任京官的⽗亲望⼦成龙,函催鸿章⼊北京,准备来年顺天府的乡试。这是李鸿章谨遵⽗命,毅然北上,时作的《赴试途中有感》(或作《⼊都》)诗⼗⾸。 【赏析】这⾸诗是本组诗中流⾏最⼴者。它以酣畅的笔调表达了青年学⼦⼊京赶考,志在必得的豪情壮志。“⼀万年来谁著史?⼋千⾥外觅封侯”两句⽓势磅礴”,⽽“笑指”的结尾有表达了踌躇满志的淡定情怀。因此⼴为热⾎青年⽤来励志。 临终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知⼀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千⾥路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泪,落⽇旌旗⼤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已,诸君莫作等闲看。 【背景】1862年,秉承曾国藩意旨,李鸿章回到安徽,招募组建“淮军”,配合曾国藩的湘军和洋枪队镇压太平军始。从此李鸿章迎来了“隆隆直上”的⼤发展时期。此后他在晚清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了四⼗年。其中也不乏⼏经沉浮。 1900年6⽉,⼋国联军⼊侵,朝廷电催各省封疆⼤⾂率兵北上共同灭洋。李鸿章由两⼴总督重新调任为⼤清国封疆⼤⾂中的最⾼职位:直⾪总督兼北洋⼤⾂。8⽉15⽇,北京城沦陷,朝廷逃亡。10⽉11⽇,李鸿章到达北京。由于⼼理压⼒巨⼤,李鸿章病倒了。经过艰苦的谈判, 1901年9⽉7⽇,李鸿章代表⼤清国与11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不平等条约《⾟丑条约》。 李鸿章在签字回来后⼤⼝⼤⼝地吐⾎。医⽣诊断为:胃⾎管破裂。11⽉7⽇,这位⼤清重⾂已处在油尽灯枯之际,带着⽆尽的遗憾,离开了⼈世,享年78岁。 此诗是李鸿章临终之前由其⼦李经述代为笔录的。但有不同版本。李鸿章所处时代正是⼤清帝国⾛向衰亡,⾯对外强的⼊侵,中国社会发⽣剧烈动荡的时代,⽽李鸿章本⼈⼜处在风⼝浪尖之上,徒有兴邦⼤志,却完全⽆法挽救颓局。因此在临终前不免感慨万千。 【赏析】读罢掩卷,感慨万千。⼤概只有像李鸿章这样叱诧风云于乱世,⽂治武功震惊世界的 本文地址:http://www.tpjde.com/quote/6345.html    推平第 http://www.tpjde.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行业动态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3001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