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系统  行业  参数  教师  中国  机械  设备  基金 

曾国藩唯一一篇正式遗书

   日期:2024-12-26     移动:http://mip.tpjde.com/quote/6447.html

按:这是同治九年直隶总督曾国藩去处理天津教案前留下的遗书。我在《曾国藩的干货》里有一节讲《曾国藩的三篇遗书》,另外那两篇都不如这篇“正式”,因为,从他当时的日记里,我们可以看到,他是明确记着“写遗令”的。这篇文字,我看过很多遍了,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触,今天的感触点在于他的“过日子”,他对钱财的精打细算。相关的两句话,我给加粗标出来了。

曾国藩唯一一篇正式遗书

现在的世风浮华,似乎很多人都不屑于节俭了,节俭也成了一件丢人的事。甚至很多人要打肿脸充胖子,装富。谚语云:真穷好过,假富难当。何苦呢?

在古人来讲,节俭一直都是一种美德,它与贫富无关。曾国藩日记里有这样一则:

中饭,请万篪轩、程尚斋小宴,申初散。与篪轩谈家常,渠家百万之富,而日用极俭。其内眷终年不办荤菜,每日书房先生所吃之荤菜余剩者撤下,则内室吃之。其母过六十后,篪轩苦求,始准添荤菜一样。今乱后而家不甚破,子孙俱好,皆省俭所惜之福也。余有俭之名而无俭之实,深为愧惧。(同治六年十一月十七日日记)

我在《曾国藩实学》里给此则日记做的评注是:节俭本于敬畏之心,本于信仰。

八年前,我在《吃透曾国藩》里则专门写过一篇《节俭是一种价值观》,全文如下:

极俭以奉身,极勤以救民。

--《曾国藩家书》同治九年十一月初二日与纪泽纪鸿书

【谷园解读】

这里我们主要说一下俭。几年前出了“拉动消费”这么个词,就有问题,崔永元的一个节目中一个小伙写了一本《走出节俭的误区》,被老崔表扬。而且,什么美国老太太贷款过“好”日子,到死还清;中国老太太一辈子节俭,到死才过上好日子,说中国老太太太傻了。不过,现在这种价值判断不那么一边倒了。

其实,节俭是一种价值观,是一种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即便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节俭也并不仅仅是一种被动选择。从做官的角度,非节俭无以养廉,骄奢则必贪。从经济学的角度,节俭意味着对长远利益的追求,而不是提高短期的生活质量;从现代养生的角度,少吃,吃粗粮,控制饮食有利健康;从企业运营的角度,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专注一点,可能会走得更远;从美学的角度,简约永远是一种时尚,从超短裙到比基尼,然后到人体艺术。

很多大人物把节俭作为人生信条。2011年王雪红女士以68亿美元资产新晋台湾首富。她从被称为“台湾经营之神”的父亲王永庆身上继承的两大品质之一,就是节俭,另一个是勤奋。王永庆一条毛巾用十几年,他喝咖啡时都要把咖啡倒回装奶精的小盒子,将残留奶精涮出来再喝。他们一家住着三十年前买的房子,王雪红则一辆凯美瑞开了十几年。我读股神巴菲特自传,有一段让我大跌眼镜,他竟然因为妻子给他父亲老巴菲特的棺材买贵了而与妻子争吵。

更多人的节俭是从贫穷苦难生活中养成的习惯。一般情况下,我们这一代不如父辈节俭,而他们则不如爷爷那一代节俭。因为往上数,一代比一代苦。国内著名餐饮企业俏江南的老板张兰女士,童年与母亲下放农村,吃尽了苦。她说吃饭时,经常会不经意地把一张餐巾纸撕开,分两次用。

曾国藩还经常强调节俭是惜福之道。这话怎么理解呢?

农村有一个说法,人这一辈子好比都是吃一袋子面,有的人省着吃,就可以吃得长久,因此寿数就高。有的人不知节省,吃完了,人就死了。富贵人节俭是自求其缺,利于持盈保泰。

不过,孔子在两千年前就对节俭有反思,认为“奢则不逊,俭则固”。节俭有一个度,因节俭而吝啬、财迷、小气、小农意识的人很多。所谓“极俭以奉身”强调的是对己节俭,而对人应慷慨,投资事业也要大气。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信誉楼集团的创始人张洪瑞是我们黄骅的名人,可能也是首富,我是亲眼看他,把喝奶的吸管拿水冲一下留着下次再用的。曾国藩和这些人都如此节俭,我们为什么要反其道而行之呢?

明天很多单位都开工了,希望与大家,与“谷园国学社”的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以“极俭极勤”共勉。

谷园国学社倡导做有信仰的学习者,以勤俭为美德,这是信仰的一部分。

谷园

己亥年正月初六

同治九年六月初三日【日记】

中饭后阅本日文件。将赴天津,恐有不测,拟写数条以示二子。未申间,写二三百字。

夜又写四五百字,有似于遗令者。

同治九年六月初四日【日记】

又写遗令四百余字,至午刻写毕。

同治九年六月初四日【家书谕儿纪泽纪鸿】

余即日前赴天津,查办殴斃洋官焚毁教堂一案。外国性情凶悍,津民习气浮嚣,俱难和叶。将来构怨兴兵,恐致激成大变。余此行反复筹思,殊无良策。

余自咸丰三年募勇以来,即自誓效命疆场;今老年病躯,危难之际,断不肯吝于一死,以自负其初心。恐邂逅及难,而尔等诸事无所禀承,兹略示一二,以备不虞。

余若长逝,灵柩自以运河搬回江南归乡为便。中间虽有临清至张秋一节须改陆路,较之全行陆路者差易。去年由海船送来之书籍、木器等,过于繁重,断不可全行带回,须细心分别去留。可送者分送,可毁者焚毁。其必不可弃者,乃行带归。毋贪琐物而花途费。其在保定自制之木器,全行分送。沿途谢绝一切,概不收礼;但水陆略求兵勇护送而已。

余历年奏折,令夏吏择要抄录,今已抄一多半,自须全行择抄。抄毕后存之家中,留于子孙观览,不可发刻送人,以其间可存者绝少也。余所作古文,黎莼斋抄录颇多,顷渠已抄一分寄余处存稿。此外黎所未抄之文,寥寥无几。尤不可发刻送人。不特篇帙太少,且少壮不克努力,志亢而才不足以副之,刻出适以彰其陋耳。如有知旧劝刻余集者,婉言谢之可也。切嘱切嘱。

余生平略涉先儒之书,见圣贤教人修身,千言万语,而要以不忮不求为重。忮者,嫉贤 害能,妒功争宠,所谓“怠者不能修,忌者畏人修”之类也。求者,贪利贪名,怀土怀惠, 所谓“未得患得,既得患失”之类也。忮不常见,每发露于名业相侔、势位相埒之人;求不 常见,每发露于货财相接、仕进相妨之际。将欲造福,先去忮心,所谓“人能充无欲害人之 心,而义不可胜用也”。将欲立品,先去求心,所谓“人能充无穿窬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 。 忮不去,满怀皆是荆棘;求不去,满腔日即卑污。余于此二者常加克治,恨尚未能扫除净尽。 尔等欲心地干净,宜于此二者痛下工夫,并愿子孙世世戒之。附作《忮求诗二首》录右。

历览有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其衰也则反是。余生平亦颇以勤字自励,而实 不能勤,故读书无手钞之册,居官无可存之牍。生平亦好以俭字教人,而自问实不能俭,今 置中内外服役之人,厨房日用之数,亦云奢矣。其故由于前在军营,规模宏阔,相沿未改; 近因多病,医药之资,漫无限制。由俭入奢,易于下水;由奢反俭,难于登天。在两江交卸时,尚存养廉二万金,在余初意不料有此,然似此放手用去,转瞬即已立尽。尔辈以后居家,须学陆梭山之法,每月用银若干两,限一成数,另封秤出,本月用毕,只准赢馀,不准亏欠。 衙门奢侈之习,不能不彻底痛改。余初带兵之时,立志不取军营之钱以自肥其私,今日差幸不负始愿。然亦不愿子孙过于贫困,低颜求人,惟在尔辈力崇俭德,善持其后而已。

孝友为家庭之祥瑞,凡所称因果报应,他事或不尽验,独孝友则立获吉庆,反是则立获 殃祸,无不验者。吾早岁久宦京师,于教养之道多疏,后来展转兵间,多获诸弟之助,而吾毫无裨益于诸弟。余兄弟姊妹各家,均有田宅之安,大抵皆沅叔扶助之力。我身殁之后,尔等事两叔如父,事叔母如母,视堂兄弟如手足。凡事皆从省啬,独待诸叔之家则处处从厚,待堂兄弟以德业相劝、过失相规,期于彼此有成,为第一要义。其次则亲之欲其贵,爱之欲其富,常常以吉祥善事代诸昆季默为祷祝,自当神人共钦。温甫、季洪两叔之死,余内省觉有惭德。澄候、沅甫两叔渐老,余此生不审能否相见。尔辈若能从孝友二字切实讲求,亦足为我弥缝缺憾耳。

附:忮求诗二首

不忮

善莫大于恕,德莫凶于妒。妒者妾妇行,琐琐奚比数。己拙忌人能,己塞忌人遇。己若无事功,忌人得成务。己若无党援,忌人得多助,势位苟相敌,畏逼又相恶。己无好闻望,忌入文名著。己无贤子孙,忌人后嗣裕。争名日夜奔,争利东西骛。但期一身荣,不惜他人污。闻灾或欣幸,闻祸或悦豫。问渠何以然,不自知其故。尔室神来格,高明鬼所顾。天道常好还,嫉人还自误。幽明丛诟忌,乖气相回互。重者灾汝躬,轻亦减汝怍。我今告后生,悚然大觉悟。终身让人道,曾不失寸步。终身祝人善,曾不损尺布。消除嫉妒心,普天零甘露。家家获吉祥,我亦无恐怖。

不求

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岂无过人姿,多欲为患害。在约每思丰,居困常求泰。 富求千乘车,贵求万钉带。未得求速偿,既得求勿坏。芬馨比椒兰,磐固方泰岱。求荣不知厌,志亢神愈忲。岁燠有时寒,日明有时晦。时来多善缘,运去生灾怪。诸福不可期,百殃纷来会。片言动招尤,举足便有碍。戚戚抱殷忧,精爽日凋瘵。矫首望八荒,乾坤一何大。安荣无遽欣,患难无遽憝。君看十人中,八九无倚赖。人穷多过我,我穷犹可耐。而况处夷途,奚事生嗟忾?于世少所求,俯仰有馀快。俟命堪终古,曾不愿乎外。

(兹录全文。)

本文地址:http://www.tpjde.com/quote/6447.html    推平第 http://www.tpjde.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行业动态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3001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