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系统  行业  参数  教师  中国  机械  设备  基金 

曾国藩是左宗棠的“恩人”,为什么两人最后闹到绝交?

   日期:2024-12-26     移动:http://mip.tpjde.com/quote/6585.html

文章作者:琢磨君

曾国藩是左宗棠的“恩人”,为什么两人最后闹到绝交?

曾国藩,晚清中兴第一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他一生知人善任,推荐和保举的下属有千人之多;这些人中,官至总督巡抚者就有40余人。胡林翼对曾的评价是"曾公素有知人之鉴,所识拔多贤将",石达开则评价曾"虽不以善战名,而能识拔贤将"。

与曾国藩关系最为密切的8位著名幕僚分别是:李鸿章、彭玉麟、郭嵩焘、左宗棠、刘蓉、罗泽南、李元度、丁日昌,而这些人也都成了晚清的栋梁之才!于是民间有人总结说:"国之重臣,悉出曾门"。

然而,今天我们主要来说说曾国藩和左宗棠之间的恩与仇!

曾国藩,27岁中进士,入翰林院,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十年七迁,40岁就官至二品大员,真所谓官运亨通!

左宗棠,20岁便中举,但在会试中屡试不第,直到40岁才以湖南巡抚张亮基幕僚的身份正式入仕。因为成功抵御太平军,保卫长沙有功,以及帮助湘军搞好后勤工作,时忍称赞左宗棠是"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左宗棠和曾国藩

后因樊燮京控案,左宗棠遭人诽谤和构陷,被咸丰帝骂为"劣幕",险些性命不保,幸得胡林翼、郭嵩焘等人鼎力相助,才使得这场轩然大波得以平息。不得已,左宗棠结束了近8年的幕僚生涯,辗转反侧,投奔到湘军统帅曾国藩帐下,帮办军务。

曾国藩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大胆放权给左宗棠,出钱出物,让他在湖南招募5000人,组成"楚军",开赴江西、安徽等地与太平军正面作战。左宗棠也是不负所望,能征善战,捷报频传。

咸丰十一年,曾国藩疏荐左宗棠任浙江巡抚,没多久,清廷便正式补授左宗棠为浙江巡抚。同治二年,左宗棠升闽浙总督;同治三年3月,左宗棠收复杭州,加太子少保衔,赐黄马褂。

此时的左宗棠和曾国藩差不多平起平坐,甚至有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味道。左宗棠从48岁开始带兵打仗,仅花了4年时间便快速弯道超车,追赶上了湘军统帅曾国藩,成为了清朝的九大封疆大吏之一--闽浙总督(曾国藩是两江总督)。

同治三年之前,曾国藩和左宗棠两人关系和睦,常有书信来往;但因为一件小事,曾左两人彻底闹翻了,关系破裂,老死不相往来。究竟是为何呢?严格意义说,曾国藩是左宗棠的"恩人",为什么两人最后闹到绝交?

原来,湘军攻破天京后,曾国藩向朝廷报告说洪秀全儿子已死,而左宗棠却打小报告说洪幼主逃跑了。慈禧太后因此对曾国藩严厉评判了一番,这就使曾国藩对左宗棠大为恼火。因为曾国藩一生最看重的就是"诚信"二字,而左宗棠说他撒谎,就是侮辱他的人格,于是两人正式绝交,之后便无书信来往。

虽然两人不再来往了,但是左宗棠还是不想就此罢休,他在军营中、衙门里当着幕僚和客人的面,动不动就大骂曾国藩是个伪君子,说他是假道学、做人虚伪,并以此来取乐大家。

后来,曾国藩和左宗棠的共同朋友郭嵩焘写信将此事告诉了曾国藩,说道:"退庵言:在营一日两食,与左君同席。未尝一饭忘公,动至狂诟。"意思是说:只和左宗棠吃了两次饭,他就次次都提到你曾国藩,而且是狂言污蔑嘲笑你。

但是曾国藩宰相肚里能撑船,听到了就当没有听见,不和左宗棠一般见识。

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日,曾国藩积劳成疾,因病在金陵(现南京)去世。而后,百姓巷哭,朝廷闻讯,辍朝三日。上至皇帝下至曾国藩的学生和部属,都送来了挽联,而"老冤家"左宗棠的挽联最为引人注目: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这对挽联是何意呢?即:左宗棠谦称为国家谋划之忠诚、识拔人才之英明,不如曾国藩,但两人同心同德,一起做大事,如金子一般坚固,纵使是直言不讳挑对方的毛病,但这也不辜负两人一生的交情。

通过这副挽联,我们也可以看出,左宗棠对曾国藩的愚忠以及才能还是比较钦佩的,但内心对曾国藩的人品依然不敢恭维。

直到多年后,发生在曾国藩小儿子曾纪泽身上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左宗棠的想法,也使得左宗棠对曾国藩的人品佩服得五体投地!

曾国藩去世后的第5年,次子曾纪鸿因家人病重无钱治病,便向父亲的嫡系老部下刘锦棠借钱。左宗棠知道此事后,大为感慨,堂堂一品大员的儿子,竟然无钱看病,于是派人送去曾家三百两银子,并且写了封信给曾纪鸿,说道:"吾与文正交谊,非同泛常。所争者国家公事,而彼此性情相与,固无丝毫芥蒂,岂以死生而异乎?以中兴元老之子,而不免饥困,可以见文正之清节足为后世法矣。"

左宗棠首先强调和曾国藩的交情很深,即便是互相争执也都是为了国家公事,不是个人恩怨;然后感叹道,作为一代中兴元老的儿子,生活过得如此清贫,可见曾国藩为官之清廉,以及他高尚的节操。从此之后,左宗棠打内心里钦佩曾国藩的人品,并尽力支持或接济曾国藩的后人,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比如,左宗棠向光绪皇帝保举曾国藩大儿子曾纪泽当两江总督(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左宗棠当上两江总督后,把曾国藩小女儿曾纪芬接到总督府上久住,还开玩笑说:"满小姐已认吾家为其外家矣",即让曾国藩女儿把左家当成自己的娘家。

庄子曰:"不如相忘于江湖",左宗棠就是这么做的,他将自己与曾国藩之间的所有恩怨情仇都彻底放下,相忘于江湖,最后就只剩下尊敬和认可了!

金庸先生说:"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 ;恨不知所终,一笑而泯",我们做人,又何尝不该如此呢?

琢磨君--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传播国学经典智慧。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

朋友们,您更欣赏左宗棠还是曾国藩呢?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互动!

您的每一次转发、收藏、点赞就是对作者的最大支持!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本文地址:http://www.tpjde.com/quote/6585.html    推平第 http://www.tpjde.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行业动态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3001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