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系统  行业  参数  教师  中国  机械  设备  基金 

2024高考志愿:专业、大学、城市选择的思考和建议

   日期:2024-12-27     移动:http://mip.tpjde.com/quote/6792.html

高考志愿填报选什么专业好?什么专业今后工作轻松赚钱又多?选什么专业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这些是每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学生和家长询问的最多的问题。一些问题没有答案,一些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2024高考志愿:专业、大学、城市选择的思考和建议

一、高考志愿是一次重要的生涯规划

填报志愿是做人生规划,家长和学生自己是主体。

高考填报志愿是学生和家长的事情没有谁可以替代。学生和家长在搞清楚志愿填报规则和自己需求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高考分数、家庭条件、兴趣爱好等),做出匹配自己的选择。有条件的家庭,学生和家长可以请专业的生涯规划师给自己出谋划策。如果只是简单出一笔钱,委托一些不专业的人做出一个方案就完事,别人不了解你的家庭情况和具体需求,最后的结果不如人意可能性很大。

做出一个匹配学生现状和未来发展需求的规划不简单。这需要思考更加深层次的三个问题:专业、大学、城市的选择。

高考志愿填报,最重要的是能够进行个性化的专业选择。没有那个专业能够对所有的考生都是最好的专业,适合考生需求和家庭现状的,才是最好的。

二、盛行的推荐专业的两种逻辑具有局限性

逻辑一:陈述当下一个就业好赚钱多的行业→基于当下的延续→建议选择相应的专业。这个逻辑当下有很大的市场。

这种观点在当下肯定对,短期内可能也会对,未来更长时间对错都有可能。所有的行业都有周期性,没有哪个专业或行业能永远热门。最有斗志的青春岁月,赌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所谓“热门”专业,当该专业预冷后,大概率会放弃的。

基于当下的热门专业,认为后续依然如此发展的逻辑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例1:2019-2021年房地产企业校招给的工资非常高,985、211普遍给到30W+。如果2019年报考房地产相关专业,2023年刚好毕业,毕业就等于失业。

例2:2019年高三学生如果对师范类感兴趣,理科生基本上不会选择物理(师范),因为前几年高中学生逃离物理现象比较严重,2019年物理师范毕业生就业非常艰难。那几年学生选考生物较多,生物学(师范)比物理(师范)热门很多,大多数高中生物老师缺口很大。随着2021年年底公布新的高校专业选课要求(2024版高校专业选课要求),高中学校物理、化学选课人数大增,生物选课人数跌到低谷。2023年毕业的时候,物理(师范)毕业生就业迎来了春天,生物(师范)就业进入了寒冬。

例3:这几年新能源、互联网、计算机就业都较好,但是这些好的行业也会有周期性。如果你在这些行业的巅峰时期进入,未来也可能变化很大,期望不能过高。

选择专业的时候如果太过功利,如果时代发生变化,你选择了一个你不喜欢的现在的所谓热门专业,若干年后该专业如果变冷,你可能就失去了所有的付出。

热门专业,随时代变化。人的一生很漫长,你还真不知道,什么时候原来冷门的专业一下子成为了热门的选择;你也真很难保证,还有什么铁饭碗能捧一辈子!

逻辑二:专业壁垒强的专业(“高门槛”专业)有前途,专业壁垒弱的专业没前途。

专业的“高门槛”没法与“好就业”挂钩,世界一直在变,若干年前,同声翻译是一个“高门槛”的专业,这几年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个行业的就业也逐渐变得艰难。

“高门槛”也意味着严格的筛选淘汰。很多人可能分数够上某校某专业,但不一定能学好该专业。应付高考的学习方法,不一定适用于大学,更不一定适合工作。

没有足够的兴趣、智商、行动力和意志力,有些高门槛专业可能会读不下来。勉强坚持可能也会身心俱疲转行,白辛苦一场。

做好任何一个行业,努力很重要,天赋更重要在一般人的眼中,临床医学一定是高门槛专业,也是热门专业;但每年总会有一些人选择临床医学就读一年后,不得不选择退学。

结论:选择专业,你需要思考未来:任何产业都有周期性,当下好不代表你毕业时候好,更不代表永远好。了解当下是必须的,但是对于未来要有自己的思考。

三、专业、大学、城市选择的几个思考

北森教育研究院对6万多大学生的调查:57.8%对所学专业不满意;78.9%表示希望改变专业。选好专业,是高考志愿填报的核心技能。

1、专业选择要细:匹配自己的爱好和家庭状况

选择专业,对很多数人来说就是选择职业道路。“男怕入错行

条件越好的家庭,选择的容错率越强,选错一次,可以重来;条件越差的家庭,选择的容错率越弱,这次选错,就错失了一个提升自己的最佳机会。

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每一位考生和家长都要思考这个问题,但没有标准答案,只盯着现在赚钱多工作还轻松的岗位那是很危险的,世界变化很快售票员、高速公路收费员、同声翻译等岗位消失得很快

自己喜欢,而且有一定的职业背景的,可以优先考虑

2、大学选择要粗:匹配自己的分数和城市

不同的分数匹配不同层次的大学;充分利用好分数资源,尽可能的录取更层次的高校,但没有必要把追求分数最大化利用作为志愿填报的最高目标。

名校层次一些有特殊身份或者特有优势的高校,需要优先考虑。如985、211、省重点,以及一些特殊的部委直属高校。

◆相同层次大学的差异主要是地理位置,而不是办学水平。

◆普通本科层次填报志愿浪费5-10分,大多不会影响大学的整体层次。普通家庭的孩子专业一旦选错,影响的可能是一辈子。

3、读书的城市选择很重要

在哪个城市读书,对一些方向的学生来说,很多时候比学校和专业都重要,一定程度上可以摆在优先位置。中国目前东西部差距较大,这不仅仅是硬件差距问题,还是意识文化等软环境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发展机会的问题

选择到大城市去读书,选择在东部沿海地区读书,成为了很多家庭的共识。

世界观很重要,眼界很重要:在发达的城市,你可以见到更广阔的的世界,自我认知、发展定位也会随之变化。甚至可以说,见多大世面,做多大事情。

大城市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一线城市更加开放,机会很多,有能力的也很多,所以大家互相制衡,所以彼此只能遵守规则;竞争比较规范,公平公正,大型企业一般会去大城市招生。

本地有资源的不排斥回来:二三线城市更加封闭,拼爹和潜规则会更多些,更讲究人情世故,关系比能力重要。

4、没有最好的专业,只有最匹配的选择

没有哪个专业对所有人都是最好的,一些人的热门专业可能是另一些人的“天坑专业”。只有匹配学生兴趣爱好、能力层次和家庭需求的选择,才是最好未来!

行业周期性:没有哪个专业或行业能永远热门。

很多行业每10年就有一个轮回或者波动。几乎没有一个行业一直是蒸蒸日上的,今天的热门可能就是明天的冷门。2018年金融危机,随后财经院校录取分数和就业情况全面下行。上世纪90年代,能源行业大萧条,高校毕业生对中石油、中石化避之不及。10年后能源行业中石油、中石化又再次成了香饽饽。

不同分数的考生,专业选择的方向不一样:

不同性别的考生,专业选择的侧重点不同:

不同家庭条件的考生,专业选择的目标不同,具体见后面表述。

5、你的努力才是你最大的机会

没有哪所学校,能够无条件给你带来人脉,只有当足够优秀你成为别人的资源,别人才会成为你的有效人脉。在名校里读残的学生也不在少数,普通高校里走出大神也大有人在。

医学一直会有需求:不管社会怎么发展,医学类专业在这个社会永远会有需求;随着中国社会的人口老龄化,医学类专业的需求会越来越旺。如果你不急于赚钱,如果你对医学类有兴趣,学医依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一个优秀的医生,可以让你实现阶层的跨越。

管理类岗位不会消失:有一些人反对孩子选择管理类专业,甚至说,专业名称中有“管理”两个字的都不能选,持有这个观点的人,把“管理”两个字等同于“领导”。管理类专业毕业的学生,所从事的管理主要是管理事务,并做好服务工作,大多数只能从事基础工作岗位。比如“会计”“财务管理”等主要在单位里管钱管账;“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参与员工的招聘、培训等工作。管理学是12个学科门类中招生人数第二多的专业类,有很多分支,没有管理类毕业的学生参与社会工作,工学、医学、农学相关的技术人员,他们的工作也是很难顺利开展的

语言类专业永远会有需求:政府部门的外交部、外经贸,对外联络,企业的国际贸易,科学研究,文学翻译等,语言会永远有用。

不管哪个专业,社会需求都是有的;如果我们的条件不如别人,但只要在针尖大的领域里做到极致,你就会获得机会。

◆匹配最重要:高校的每一个招生计划,都会有人去选择,很难说哪种选择一定是错误的。

选择很重要,你的努力才是你最大的机会!

四、专业选择需要考虑的三个维度:

填报志愿的时候,选择什么学校,其实你的自主权是很少的。高考分数达到那一层次,你才有可能录取这个层次的高校。所以学校的选择,更多的是分数的匹配。而专业的选择,考生和家长有很大的自主权。专业选择,需要专注未来,规划当下。

到底选什么专业比较好?需要我们思考两个问题: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什么专业容易被淘汰或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这些很难有标准答案,但我们可以提供一些思考的方向。

1、专业发展前景:

哪些专业需求量大?薪酬高?哪些专业有发展前景?需要综合社会发展进行判断。未来充满不确定,将来什么专业好就业,谁都无法给你准确的答案。高考专业的选择,考生可将国家的需求作为自己的目标。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考生可关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等科技前沿领域相关专业;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相关专业;关注与高端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关键算法、传感器等相关的专业关注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相关的专业。

另一方面,一般来说,招生人数多的专业,社会需求量也大,就业稳定性相对要大。这些专业,可能不一定找到高薪的工作,但找到工作相对容易。招生人数少的专业,社会需求相对也小。如果遇到合适的机会能够就业,可能就业待遇会不错。但如果机会不合适,可能就业难度会大很多。

如果我们看不清未来的发展,那学生的个人优势和家庭优势要作为专业选择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2、考生的个人能力优势

认识自我是生涯规划的重要前提。怎么了解自己?学术界一些成熟的测评,可让学生更加科学的了解自己。不同家庭条件的孩子,在选择专业时,兴趣特长能够考虑的比重也不一样。

建议做一个霍兰德测试,然后排除自己不适合是专业领域。

3、考生的家庭资源优势

分析家庭职业背景,选择适合学生家庭现状的专业,用好自己家庭的最优发展区很重要。

父母从事的职业,特别是父母干的很好的职业,应该也是子女可以优先选择的职业。从遗传角度分析,你有做好相关工作的遗传优势。

父母等长辈等能够提供就业帮助的专业,是考生可以优先考虑的选择。从另一角度分析,你有做好相关工作的专业背景和社会资源。

有人说“十年寒窗不如三代经商”,一个人10年的努力,竞争不过别人三代人近60-100年的努力,那是很普遍的现象。

一个孩子站在父母打拼的基础上才会有更好的发展,因为你有遗传优势,也有更多的人脉和资源。选专业的时候,学生自己和父母的意见才是最重要的,任何他人的意见,都仅供参考。

4、新增专业,谨慎选择

2024年增设24种新专业,这些专业要不要选?

近11年新增的309个专业2023年招生计划数超过100人的专业只有16个。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两个专业招生人数超过1000人,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两个专业招生人数在500-1000之间,新专业设置比较成功。11年来的新增专业大多数专业依然是小众专业,而且近一半新增专业在浙江省都没有招生了。

所以对于新增专业,考生在选择的时候需要谨慎。

新增的本科专业,考生要不要选择?

5、高校专业学科评估情况也是专业选择一个考虑因素,不要把这一因素看得太重

优势的学科,大多数集中在985、211等名校,普通类高校里学科评估很好的专业数量不多。

在高考出分前,考生和家长要静下心来不断学习,互相之间充分交流。一定能够规划好适合自己孩子的未来。

本文地址:http://www.tpjde.com/quote/6792.html    推平第 http://www.tpjde.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行业动态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3001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