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败下风”还是“甘拜下风”?“世外桃源”还是“世外桃园”?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孩子是不是会经常混淆呢?《人民日报》公布的最常见的100个错别字,快给孩子自测一下,能写对多少个?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总称,错字指写得不正确的字,即写成不成其为字的字,而别字则是用其他字代替应写的字。
为什么错别字需要被重视?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小朋友经常因为错别字就与满分100失之交臂,在作业的时候被老师圈圈点点,都是错别字。在高考作文中,一个错别字可能会被扣1分……
错别字可以说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常见病”、“疑难病”,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原因。
1.汉字本身的特点
(1)结构复杂。汉字结构差别大,仅《新华字典》就收集了8000多个汉字,不同的结构成分约有1000个笔画之多。
(2)同音字多。在普通话中,有1000多个单音节同音字。如果不计声调,汉字仅有418音节,每个音节平均有同音异形常用字733个,存在一字多音(调)、一音多字的现象。例如,“纪念——纪年”,“业绩——业迹”等,都是因为音义相同或相近造成的。
2.小学生的心理原因
(1)感知不精确,辨析不准确。小学生的知觉还比较笼统,未形成精确的分化能力。如“荆棘”写成“荆刺”,由于孩子空间知觉特别是左右方位知觉不完善,常常将字写的左右颠倒。
(2)注意不稳定,粗心大意。学生的注意力还不稳定,往往容易被那些与学习无关的外部因素所吸引从而导致出现错别字,但这些错别字大多数在注意检查的条件下自已能发现并纠正的。
(3)记忆不清,似是而非地臆想。由于汉字的音和形分离,有时学生能够读出字音,却记不清字形,于是有的学生进行似是而非的类推,从而造成错误,如“苹”字上面的“艹”;结果把“苹果”错写成“平果”,这类错别字在连用的双音节词中经常出现。
(4)思维的定势影响。定势又称心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在识字过程中表现之一是,前一个字的字型影响后一个字。例如:批评——批抨,眼镜——眼目竟。这种情况也出现在双音节词中。表现之二是先学的字影响后学的字。“一般”受“船”的影响写成“一船 ”。
上面我们对小学生错别字形成的原因作了简单的分析,下面我们将有针对性地指出解决小学生错别字的几条具体办法。
对错别字进行分析,目的在于“防患于未然”,着眼点应放在预防上,防重于纠。那么,怎样防止学生少写或不写错别字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个方法。
1.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记字形
汉字中的形声字由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构成,而形旁、声旁大都是原来就有的单字。
如果孩子懂得汉字的构字规律,老师把形声字的有关规律知识教给他们,别字就会大大减少。
例如 “急躁”的“躁”和“干燥”的“燥”字的区别:“躁”是足字旁,当人脾气急躁时常要顿足跳脚的,而“燥”则是火字旁,火烤了当然要干燥。
又如,对一些字的偏旁,如果能说出其标义,理解其释义,错误就会减少,例如:“冫”与“氵”常常混淆,我们要讲清楚,凡用“两点水”(冫)作偏旁的字,大都同冰有关系,如“冻、冷、凛、冽、凝”等,而用“三点水”(氵)作偏旁的字,大多同水有关系,如“江、河、湖、海、洪”等。
2.发挥想象记字形
孩子的想象是丰富的,一个圆圈,他们可以认为它是一张嘴,一只饼,一个球,甚至是男孩用手推的一个铁环。
因此,根据孩子对汉字的感知特点,对于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如在比较隐蔽的部位中的点、横、钩等,除用彩笔加以标明外,还可让孩子合理地想象,使这个隐蔽的弱成分变成强刺激。
如“鸟”字中的“点”像什么?有的孩子说像一条吃到肚里的虫子,有的说像啄木鸟尖尖的嘴巴,还有的说像啄木鸟的心。又如“奶”字,有的孩子说“横折折钩”像奶奶的“驼背”,“撇”像她拄着的拐杖。
3.采用螺旋式复习法
小学低年段的孩子还缺乏精细的分析能力,短时记忆占优势。为了减少错别字,必须经常性地复习巩固,以便达到长时记忆的效果。
研究发现,螺旋式的识字复习法是较有成效的识字巩固方法,其做法是在相对的时间内,复习前面教过的生字,如今天复习昨天的,下周复习上周的。
1、按装(安)2、甘败下风(拜)3、自抱自弃(暴)
4、针贬(砭)5、泊来品(舶) 6、脉膊(搏)
7、一愁莫展(筹)8、穿流不息(川)9、松驰(弛)
10、精萃(粹)11、重迭(叠)12、渡假(度)
13、防碍(妨)14、幅射(辐)15、一幅对联(副)
16、天翻地复(覆)17、言简意骇(赅)18、气慨(概)
19、一股作气(鼓)20、悬梁刺骨(股)21、粗旷(犷)
22、食不裹腹(果)23、震憾(撼)24、凑和(合)
25、侯车室(候)26、迫不急待(及)27、既使(即)
28、一如继往(既)29、草管人命(菅)30、娇揉造作(矫)
31、挖墙角(脚)32、一诺千斤(金)33、不径而走(胫)
34、峻工(竣)35、不落巢臼(窠)36、烩炙人口(脍)
37、打腊(猎)38、死皮癞脸(赖)39、兰天白云(蓝)
40、鼎立相助(力)41、再接再励(厉)42、老俩口(两)
43、黄粮美梦(梁)44、燎望(瞭)45、水笼头(龙)
46、杀戳(戮)47、痉孪(挛)48、美仑美奂(轮)
49、蛛丝蚂迹(马)50、罗唆(啰)51、萎糜不振(靡)
52、沉缅(湎)53、名信片(明)54、默守成规(墨)
55、大姆指(拇)56、沤心沥血(呕)57、凭添(平)
58、出奇不意(其)59、修茸(葺)60、亲睐(青)
61、磬竹难书(罄)62、入场卷(券)63、声名雀起(鹊)
64、发韧(轫)65、搔痒病(瘙)66、欣尝(赏)
67、谈笑风声(生)68、人情事故(世)69、有持无恐(恃)
70、额首称庆(手)71、追朔(溯)72、鬼鬼崇崇(祟)
73、金榜提名(题)74、走头无路(投)75、趋之若骛(鹜)
76、迁徒(徙)77、洁白无暇(瑕)78、九宵云外(霄)
79、渲泄(宣)80、寒喧(暄)81、弦律(旋)
82、膺品(赝)83、不能自己(已)84、尤如(犹)
85、竭泽而鱼(渔)86、烂芋充数(滥竽)87、世外桃园(源)
88、脏款(赃)89、醮水(蘸)90、蜇伏(蛰)
91、装祯(帧)92、饮鸠止渴(鸩)93、坐阵(镇)
94、旁证博引(征)95、灸手可热(炙)96、床第之私(笫)
97、姿意妄为(恣)98、编篡(纂)99、做月子(坐)
100、朗颂(诵)101、金钢钻(刚)102、坐右铭(座)
103、讲意气(义)104、一霎那(刹)105、决对(绝)
106、陷井(阱)107、喝采(彩)108、馋言(谗)
109、藉贯(籍)110、鼓厉(励)111、欧打(殴)
112、帐蓬(篷)113、融恰(洽)114、嘻戏(嬉)
115、安祥(详)116、事绩(迹)117、暴燥(躁)
118、鬼辩(诡)119、震奋(振)120、布署(部)
121、针炙(灸)122、誉写(誊)123、密诀(秘)
124、不记其数(计)125、污告(诬)126、报歉(抱)
127、报怨(抱)128、各届人士(界)129、必竟(毕)
130、通霄(宵)131、元霄节(宵)132、既往不究(咎)
133、消毁(销)134、金璧辉煌(碧)135、家俱(具)
136、歪门斜道(邪)137、形势严竣(峻)138、赌博(搏)
139、水泻不通(泄)140、同仇敌慨(忾)141、克苦(刻)
142、大才小用(材)143、令人辛酸(心)144、欢心鼓舞(欣)
145、兴高彩烈(采)146、气式汹汹(势)147、旅客需知(须)
148、泻露(泄)149、准备就序(绪)150、查颜观色(察)
151、仔细寻问(询)152、常年累月(长)153、清彻见底(澈)
154、必须品(需)155、浪废(费)156、一桥不通(窍)
157、无可耐何(奈)158、举世振惊(震)161、诩诩如生(栩)
162、坚苦奋斗(艰)163、遵敬(尊)164、知到(道)
165、一在强调(再)166、跑的快(得)167、如此而以(已)
168、艰决完成(坚)169、动做优美(作)170、宣布做废(作)
171、尊照指示(遵)172、通讯报到(道)173、坐无虚席(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