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系统  行业  参数  教师  中国  机械  设备  基金 

张宏杰的两部曾国藩传记

   日期:2024-12-25     移动:http://mip.tpjde.com/quote/6273.html

【作者简介】

张宏杰的两部曾国藩传记

张宏杰,蒙古族,1972年生于辽宁。知名历史学者,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就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著有《曾国藩传》《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坐天下》《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等。曾在《百家讲坛》主讲《成败论乾隆》,任大型纪录片《孔子》《楚国八百年》《戊戌变法》总撰稿。

【内容简介】

曾国藩,没有显赫的家世,天赋堪称晚清同时代大人物当中最差,却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在复杂的时代变局中超越众人,成就最大,被誉为大清“中兴第一名臣”,且最后全身而退。他的人生经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给人以特别的启示。

他出身平常,家族五六百年没出过秀才,可谓典型的小镇青年。

他智商平常,考了7次才中秀才,却以笨功夫成功打通了科举之路,顺利进入翰林院。他一生崇尚笨拙,以扎实而非机巧取胜。

他踌躇满志进京,面对全国精英,发现自己见识狭隘、观念鄙俗,陷入自卑和焦虑。三十而立,他立志学做圣人,研读经典,广交朋友,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在京期间飞速升迁。

他善于把握机会和创造机会,天下大乱之际,一介书生独创湘军,统率群雄。对抗太平天国,屡战屡败,甚至两次投江自尽,多次深陷绝境。47岁时更被皇帝弃用,陷入人生低谷。

蛰居老家两年,他反思自我,最终大悔大悟。重新出山后,为人处世脱胎换骨,不仅清除了政治敌人,而且以“结硬寨、打呆仗”战胜了军事宿敌太平天国,位极人臣。

他眼光长远,审时度势,面对与洋人的差距,率先抛弃落后观念,倡导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

他走过的每一步都成为人生精进的基石,最终从笨人到圣人,成为大清王朝的最后领航者和儒家文化的最后一个偶像。

翻开本书,看曾国藩如何以一种笨拙的精神,诠释一个持续奋斗者的升级之道。

【目录】

第一章 曾国藩的七次科举之痛

1. 父子双双去“赶考”

2. 老曾家有个科举梦

3. 生平第一大挫折

4. 越笨拙越努力

第二章 为什么要“学做圣人”

1. 京官曾国藩的自卑与焦虑

2. 三十而立,学做圣人

3. 脱胎换骨的开始:写日记

第三章 惊人的进阶之道

1. 自我管理的十二条军规

2. 把择友当作人生第一大事

3. 深得道光皇帝欣赏

第四章 从前的官场愣头青

1. 郁闷的“副部长”

2. 开罪咸丰皇帝

3. 北京,生命最艰难的时刻

第五章 “曾剃头”的长沙之辱

1. 赴任江西遭遇家庭变故

2. 为什么出山?

3. 在长沙,成为众矢之的

4. 遭遇真正挫折:差点儿被兵痞杀了

第六章 湘军为什么牛气

1. 创建湘军的苦心与良心

2. 与咸丰帝的博弈

3. 曾国藩的第一次自杀和湘潭大捷

4. 湘军团队是这样设计出来的

第七章 得而复失的湖北巡抚

1. 把保卫长官当作一项制度

2. 这句话改变了曾国藩命运

3. 曾国藩的敌人

4. 湘军的整体计划为何被打乱?

第八章 江西困境与“大悔大悟”

1. 九江大败后差点儿自杀

2. 曾国藩与胡林翼

3. 被皇帝拿掉兵权

4. 蛰伏两年,完成“脱胎换骨”

第九章 安庆这块难啃的骨头

1. 曾国藩的二次出山

2. 和胡林翼联手攻占安庆

3. 湘军的战术:“结硬寨、打呆仗”

4. 命运之战

第十章 与何桂清的恩怨纠葛

1. 成为大清帝国最有权势的人

2. 慈禧与奕訢发动宫廷政变

3. 清除何桂清集团党羽

第十一章 太平天国最后的战役

1. 著名的“天京”攻坚战

2. 曾国藩人生最焦灼的四十六天

3. 恩将仇报的沈葆桢

第十二章 “将权位二字,推让少许”

1. 朝廷的两记闷棍

2. 曾国荃的“经济问题”

3. 自剪羽毛,让曾老九离职

4. 与左宗棠的恩怨情仇

第十三章 两江总督的清与浊

1. 不准大排场,只收小礼物

2. 总督的“养廉银”与“裁撤陋规”

3. 曾国藩的“小金库”

第十四章 洋人也是人

1. 蛮夷之人,居然也有信义

2. 师夷长技以制夷

3. 三个与众不同的外交观念

第十五章 与接班人李鸿章共同“剿”捻

1. 妙手:裁湘留淮

2. 曾国藩的人才大计:塑造李鸿章

3. 将河墙战法进行到底

第十六章 天津教案:曾国藩是怎么成为“卖国贼”的

1. 升任直隶总督,对官场痛加整顿

2. 导火线:武兰珍迷拐案

3. 曾国藩调查“挖眼剜心”事件

4. 疆臣新领袖李鸿章

第十七章 大清王朝最后的领航者

1. 这个王朝已经不可挽救了

2. 为国家办最后一件大事

3. 虽油尽灯枯,仍然勤奋有恒

4.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后一个偶像

【内容简介】

知名学者张宏杰继畅销书《曾国藩传》后重磅力作,经济版《曾国藩传》。曾国藩的一生,起点极低而抵达的高度极高。他从笨人到圣人,经历五次耻辱,在步步升级、脱胎换骨的持续奋斗过程中,有着怎样独特的经济生活?

他怎样筹集学费、赶考路费和进京做官的经费?他做京官期间为什么会欠下巨债?开销都花在了哪里?他一生总收入是多少?哪些来自工资收入,哪些来自灰色收入?湘军创业的财政密码何在?他做了怎样的制度设计?他为什么要给户部行贿八万两?他如何处理官场上复杂的人情世故?他立志学做圣人,为什么却又不愿意成为海瑞式的清官?

本书首次解读曾国藩的私人账簿和湘军创业的财政密码,详解“最后一个圣人”的收入与支出。从经济角度描摹出曾国藩持续奋斗的升级之道,最终他通过不懈的个人努力,从一个天资平庸的普通人成长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完成人生逆袭。

这既是一部曾国藩的个人生活史,也是一部晚清政治、社会史。不仅是全面了解曾国藩,也是了解中国传统社会政治运转规律的必读之作。

【目录】

自序:为什么要研究曾国藩的收入与支出

自序二

第一章 长途拜客“打秋风”:曾国藩筹集“进京资本”

第一节 从普通百姓到官宦之家

第二节 为入京而“集资”

第二章 京官曾国藩的衣食住行

第一节 京官生活的开始

第二节 翰林曾国藩的工资条

第三节 道光二十一年曾国藩的收入与支出

第四节 京官弥补亏空的渠道

第五节 理学磨砺与曾国藩“保持清节”的关系

第三章 四川所获的“巨额灰色收入”和京官后期生活

第一节 从曾国藩看清代乡试主考的收入与支出

第二节 回不起家的“副部长”

第三节 欠下巨债,告别京师

第四章 清代京官群体的生活状况

第一节 京官之穷是大清帝国的常识

第二节 那桐:京官中的巨富

第三节 刘光第:刻骨的清贫

第四节 李慈铭:穷并奢侈着

第五章 湘乡曾氏的乡绅生活

第一节 乡绅家庭的社交簿

第二节 老秀才曾麟书左右湘乡政局

第三节 曾国潢的发财之道

第四节 曾国藩对曾国潢的约束

第六章 “不要钱”的“大帅”

第一节 晚清军营的腐败

第二节 曾国藩的厚饷政策

第三节 曾国藩湘军时期的经济生活

第七章 曾国荃的贪婪和收获

第一节 从眼里揉不得沙子到闭一只眼

第二节 曾国荃的贪婪与收获

第三节 曾国荃在天京到底收获了多少?

第四节 诸将皆富,大帅独贫

第八章 清代督抚的收支结构

第一节 两江总督的权力和职掌

第二节 总督的合法收入与支出

第三节 陋规的性质和边界

第九章 整顿官风与裁撤陋规

第一节 两江总督的新作风

第二节 管理身边工作人员

第三节 赋税改革与裁撤陋规

第四节 清除劣员,整顿官风

第十章 既清又浊的总督生涯

第一节 总督的生活水平和对家人的约束

第二节 清与浊:总督生活的具体支出

第三节 小金库的资金来源

第十一章 晚清督抚群体的经济生活概况

第一节 晚清督抚的三种类型

第二节 李鸿章的财富

第三节 左宗棠的经济生活

第十二章 曾国荃的乡绅生活和湘乡曾氏的最终规模

第一节 曾国荃的乡绅生活和经济实力

第二节 曾国藩对两位弟弟的约束和劝诫

第三节 曾氏十堂

第四节 曾国藩的晚年生活及身后事

结论

第一节 清代京官收支的畸形结构

第二节 传统俸禄体系的“补丁机制”

第三节 廉政建设的几块基石

第四节 曾国藩为什么不做海瑞

第五节 湘乡曾氏家族的代表性

附录一:戴逸推荐 367

附录二:葛剑雄推荐 370

附录三:后记

本文地址:http://www.tpjde.com/quote/6273.html    推平第 http://www.tpjde.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行业动态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3001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