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人民币不断被推广和使用
不法分子趁广大群众
对数字人民币了解不全面之际
将诈骗手段升级
利用“数字人民币”对群众实施新型诈骗
01
假短信
假冒数字人民币活动链接诈骗
不法分子向公众发送“数字人民币预约登记”的短信,同时附带诈骗网址链接。点击链接后,系统提示转入资金即可体验数字人民币,转账成功后却也无法提现。
假短信
02
假理财
冒用数字人民币名义
在资产平台开展交易活动
有个别机构冒用人民银行名义,将相关数字产品冠以“DC/EP”或“DCEP”在数字资产交易平台上进行交易。
假理财
03
假推广
借数字人民币推广之名
开展传销诈骗活动
不法分子建立所谓的“数字货币DCEP学习群”,在群里宣传数字货币由“商业银行和私人机构同时推广”,使用其提供的“E-CNY”收款码就可以参与推广,只要推广成功,就可以获得双倍收益。
假推广
04
假账户
冒充公检法
借“数字人民币”自证清白
冒充政府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以信息泄露、涉嫌犯罪等为由,要求进行“资金核查”,从而诱导个人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转账至“安全账户”;还会利用各类视频会议、远程控制、木马软件等方式,获取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信息或操作权限,实施远程转账。
假账户
05
假收购
高价收购数字人民币钱包账户
以支付费用等为利,诱使个人出租、出借、出售数字人民币钱包,或借钱包进行刷流水等操作,实则以此实施涉诈资金的存转等操作。
假收购
1.除官方链接外,不要相信和下载其他来源的所谓“数字人民币APP”。
2.不要轻易告知他人自己数字人民币的注册账号、登录、支付密码及交易信息,谨防不法分子冒充银行和公安机关工作人员骗取密码。
3.不要轻易访问或回复带“数字人民币”字样的陌生网站、电子邮件及短信,避免感染病毒或泄露个人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